至今跟特朗普聊过5分钟,马上赴美焦头烂额的石破茂,要打台湾牌

吕璐观世界 2025-02-10 10:16:08

根据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最近公布的日程安排,日本首相石破茂将于7日启程,前往美国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首次峰会,据称,台湾问题是其中一项议题。

日媒《日经亚洲》预计,石破茂的议程将包括确认台湾海峡稳定的重要性。但如今他自己的处境实在不乐观,要是再妄议台湾问题,只会在中国这边,把自己的人缘败光。

石破茂

石破茂最近正被国会预算案逼到墙角——按照日本财政制度,新财年预算必须在4月1日前落地。但如今在野党捏着预算委员会主席的位置,直接开出条件:

要么接受他们的立法提案,要么等着预算难产。现在距离必须达成协议的3月2日底线,只剩不到十天窗口期。

按政坛惯例,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刻,首相就应该坐镇东京灭火。但石破茂偏偏要去美国见特朗普。

反对派现在两眼放光:要是首相出国期间预算案黄了,正好发动不信任投票,搞不好还能触发提前大选。

要知道自民党现在支持率,才勉强撑着30%的红线,七月要是真来场闪电选举,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

安倍妻子安倍昭惠与特朗普夫妇共进晚餐

更糟的是,这场会面本身就是个"迟到者"的尴尬表演。特朗普胜选四个多月来,日本政商界头面人物,都快把海湖庄园门槛踏平了。

安倍昭惠去年12月,就拜访了特朗普夫妇,今年1月还作为特殊嘉宾出席就职典礼;麻生太郎带着财阀们刷脸,软银孙正义更是在新政府布局里早早下注。

相比之下,石破茂至今只有一通五分钟的客套电话,这本外交账簿实在寒酸。

特朗普会见安倍

现在全世界都在盯着看:这个被戏称为"反安倍"的首相,要怎么接续安倍晋三与特朗普的"高尔夫外交"?

安倍生前与特朗普保持着每月通话的亲密节奏,连夫人都能直通第一家庭。这种私人纽带,在美日领导人史上堪称特例,石破茂想复制这种化学反应,简直像让水火相容。

政坛老油条们早看出苗头不对。去年12月石破茂见完特朗普后,转头就去找麻生和孙正义取经。两位大佬给的锦囊妙计相当直白:"见特朗普要单刀直入,别搞弯弯绕。"

这话简直戳中石破茂死穴——这位以"政策通"自居的首相,在国会答辩时,能就某个数据点,展开半小时论述。要他学会特朗普式的快节奏交易话术,就像让大学教授改行说单口相声。

拜登上台后的首次日美2+2会谈

更危险的雷区,藏在议题设置里。石破茂团队准备的会谈策略,堪称教科书式的日式严谨:要强调日本在美投资额,要重申安保承诺,要摆数据讲道理。

可他们似乎忘了,对面坐着的正是把"交易的艺术"刻进DNA的谈判高手。当你说"日本车企在美投资200亿美元",特朗普想的可能是"怎么逼他们再加100亿";当你展示防卫费占比提升到1.7%,对方可能直接甩出北约的2%标准卡脖子。

这不,美国媒体已经开始吹风特朗普的要价清单:把日本在北美汽车产能全搬回美国本土;每年多买300亿美元阿拉斯加油气;防卫费三年内翻倍到占GDP的3%。

这些要价个个都能要了自民党的命——汽车产业牵动着经团联的神经,能源采购关联着电力财阀的利益,军费增长更要动各省厅的奶酪。石破茂要真敢松口,别说在野党,自家派阀都能把他生吞活剥。

拜登与岸田会晤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刀光剑影的戏码,实际对美日同盟的影响可能远小于表象。从吉田茂时代开始,两国早就在官僚体系、军事层级、产业界筑起了防波堤。

举个实例:防卫省和美国印太司令部的热线,每天要通十几个电话;日本经产省与美国商务部的技术协议,签了上百份合作备忘录。这些毛细血管级别的联系,根本不是换个首相就能动摇的。

真正危险的,倒是石破茂自己的相位。现在东京政界流传着两个致命时间点:要是周五会谈搞砸,在野党可能借机拉长预算审议;要是会谈意外顺利做出让步,自民党大佬们随时可能"清君侧"。这场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对石破茂来说,正在变成走钢丝般的政治赌局。

历史总是充满黑色幽默。当年安倍用"特朗普疗法"成功稳住日美关系,如今石破茂想用同样药方却可能毒发身亡。

或许正如防卫省某官员私下吐槽:"现在最该担心的不是美国狮子大开口,而是日本首相别在记者会上又絮叨三小时。"

这场注定充满违和感的会面,最终可能验证那句谚语——不合身的锦袍,不如朴素的羽织来得自在。

0 阅读:4

吕璐观世界

简介:【唯有观世界 才有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