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今本竹书纪年》为基本框架,以现代天文学日食计算及古代“旻天降丧”为理论依据,结合四十多件年、月、月相、干支日俱全的青铜器铭文历谱,严格按王国维“月相四分法”推排验证出最新的西周年表。

其中加入了鲜为人知的休王(有周新宫),般王(有周般宫)及询和三个短期在位的周王及和政王。其中文王“受殷命”称王确定在公元前1033年,文王“受大命”作灵台号天下确定在公元前1026年,武王伐纣年代确定在公元前1014年,天再旦确定在公元前871年,且周懿王实际在位只一年!共和在公元前848年就已和政而非传统的公元前841年,宣王元年确定在公元前826年也非传统的前827年。更多详细材料在整理中……
现提供西周年表如下:
帝辛 公元前1065-1015 51
文王 公元前1073-1025 49
武王 公元前1025-1009 17
(公元前1014年2月1日甲子牧野之战)
周公 公元前1008-1002 7
成王 公元前1001-972 30
休(新)王?前 971-969 3
康王 公元前969-944 26
昭王 公元前944-926 19
穆王 公元前925-887 39
共王 公元前886-875 12
般王 ?公元前874-874 1
询和? 公元前873-872 2
懿王 公元前871-870 1
孝王 公元前870-861 10
夷王 公元前861-854 8
历王 公元前853-849 5
共和 公元前848-827 22
宣王 公元前826-782 45
幽王 公元前781-771 11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今本竹书纪年》不但不是传统认为的伪书,更是开启华夏文明的一把“神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