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坛从不缺戏剧性反转。当聚光灯短暂移开,一位82岁的前总统突然杀回。拜登的这场"复出秀",究竟是政治野心未泯,还是无奈之下的自救?答案或许藏在他的每一句话里。


当地时间15日,这位美国前总统在芝加哥发表卸任后的首次重要公开讲话,直言现政府"不到一百天就已造成巨大破坏,速度之快令人震惊"。这番尖锐批评,让沉寂三个月的政坛老将重新回到聚光灯下。
早在讲话前,白宫发言人就以调侃式回应先发制人:"得知拜登今晚讲话,第一反应是震惊,还以为他早该睡了。"看似轻松的玩笑话,实则暗含对这位前总统重返政治舞台的微妙态度。

回顾过去三个月,拜登几乎完全淡出公众视野,多数时间待在特拉华州的家中,每周仅一次前往华盛顿办公室处理事务。对比八年前奥巴马在特朗普就职数月后才公开露面,拜登此次重返政坛的节奏明显更快,也引发各界对其动机的猜测。

在民主党内部,对拜登复出的态度呈现两极分化。
部分党内人士庆幸其卸任后保持低调,甚至希望他彻底淡出政坛,避免因言论或行动引发争议。但也有支持者认为,随着时间推移,民众会愈发怀念拜登执政时期的政策成果,其回归将为民主党注入经验与权威。

而从现实角度看,拜登急于公开露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或许与资金募集密切相关。
建造总统图书馆是历任美国总统卸任后的重要政治工程,既是个人政治遗产的象征,也是影响未来政治走向的重要平台。奥巴马卸任后成功筹集20亿美元,建成规模宏大的总统图书馆。

相比之下,拜登的筹款之路却面临重重困难。他向来与政治大金主关系疏离,直到任期最后几周才完成基金会注册,起步时间已落后许多。
CNN报道指出,不少曾支持拜登竞选的金主,在其任期内感受到明显冷落。他们不仅无缘白宫节日招待会等重要场合,甚至连基本的沟通渠道都不畅通。
尽管拜登在任期尾声试图通过举办晚宴等方式来感谢最忠实的支持者,但这些举动未能完全消除捐款人的不满情绪。
而那些愿意重新考虑资助的潜在支持者,又因当前复杂的政治环境心生顾虑——在特朗普执政的背景下,高调捐款可能使其成为政治报复的目标。


年龄因素也给拜登带来不小压力。82岁的他是美国历史上卸任时最年长的总统,这意味着他用于推进政治项目的时间相当有限。
与克林顿、奥巴马设想的长达50年的基金会运营规划不同,拜登必须在更短时间内实现筹款目标,完成总统图书馆的建设与运营筹备。这种时间上的紧迫感,进一步加剧了他重返政坛的迫切性。

如今的拜登,面对的是一个全然不同的"战场"。没有竞选时期的激昂口号,没有执政时的权力优势,只有紧迫的时间压力、紧张的资金缺口,以及态度摇摆不定的民主党。
但对于拜登来说,在渐渐褪色的掌声中留下最后的印记,也许比他在湖边别墅平静地安享晚年更有价值。
本文来源@王冰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