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你刚刚退休,正准备享受人生的后半段,却突然得知自己身患绝症,你会怎么办?
退休之后的突如其来:与命运抗争的五个月2017年的春节刚过,央视著名主持人肖晓琳举办了一场退休演讲,正式和她热爱的工作岗位告别。
辛勤工作了近三十年的她,原本满怀期待地迎接退休生活。
不到五个月后,这位“一代名嘴”却在美国儿子家中离世,为她的辉煌职业生涯画上了一个悲情的句点。
她去世时年仅55岁。
而且是在家庭团聚的美国,远离了她曾奋斗一生的故土。
这样突如其来的离世,让人不由得感叹命运的无情。
她临终前留下的一段话,只有26个字,但深刻而发人深省:“要宣传,不要像我一样忽视健康。你们健康、长寿,我就在。感谢你们!”
肖晓琳从小梦想当一名教师,延续父母的事业。
上了初中后,她发现自己更喜欢听广播,并决定报考播音专业。
尽管父母一开始并不完全赞同,但他们最终还是尊重了她的选择。
1977年,肖晓琳顺利考入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让她成长迅速。
毕业后,她进入长沙广播站,成为那里最早的一批播音员。
但她并未停下追梦的步伐,不久后她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最终在1988年成功进入央视,成为《观察与思考》节目的新闻评论员。
肖晓琳凭借着过硬的专业素养和严谨的态度,迅速赢得了观众和领导的认可。
幕后故事:创立《今日说法》的艰辛历程说起《今日说法》,很多人都会想到同样知名的撒贝宁。
但少有人知道,这档节目的创始人正是肖晓琳。
1999年,她偶然间注意到了法治栏目的重要性,开始筹备《今日说法》。
当时的环境并不理想,无论是节目制作还是主持人选拔,都充满了挑战。
肖晓琳不仅要出镜主持,还要为节目的各个环节操心费力。
撒贝宁就是在那时候被选拔进来的。
当时正值炎热的夏天,撒贝宁穿得并不正式,以至于肖晓琳一见到他,戏称他为“外面来了一只猴子”。
正是这只在别人眼中不起眼的“猴子”,在肖晓琳的支持和培养下,逐渐在节目中崭露头角,成为观众喜爱的主持人。
未竟的亲情和身心疲惫后的警示肖晓琳在央视工作多年,对观众无愧、对事业尽责,但对家人,她始终感到亏欠。
她的丈夫是她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恋人,一直默默支持她的每一个决定。
无论是主持节目,还是出国进修,丈夫都无怨无悔地在背后支持她。
儿子是她的另一牵挂,忙碌的工作让她无法像普通母亲那样时时陪伴儿子身边。
她总是试着通过一些小事来弥补,如给儿子洗脚这件小事,成了她心中对儿子关爱的寄托。
退休后的肖晓琳原本计划好好陪伴家人,却因为健康问题戛然而止。
她的身体亮了红灯,被查出患有直肠癌,而且已是晚期。
在国内求医无果后,她随家人赴美国治疗,但遗憾的是,病魔最终夺走了她的生命。
结尾:生活的意义在于健康与陪伴肖晓琳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无常,健康最为重要。
无论事业多么辉煌,成就多么高,忽视健康都是得不偿失的。
肖晓琳留给这个世界的不仅是她精湛的主持技巧和敬业的职业精神,还有那深刻的26字遗言。
“要宣传,不要像我一样忽视健康。” 这是她用生命换来的教训。
我们常常在追求梦想和目标的路上忘记了停下来照顾自己。
肖晓琳的一生亮丽且努力,但她的故事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失去健康,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
愿我们都能记住她的这句遗言,好好爱惜自己,也祝愿每一个读到这篇文章的人,都能健康、长寿,满怀爱与感恩地走完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