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车市是各种卷,卷价格、卷配置、卷流量,国内卷得还不够,还卷到国外去了,卷的国外车企们也叫苦不迭,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运用政策的“大棒”来阻挡国内车企的凶猛攻势。
这不“加关税”这双靴子终于落地了,先是美国政府近期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高达100%的关税,再有就是最近欧盟委员会发布关于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初裁披露,拟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
其中,欧盟准备对比亚迪、吉利汽车和上汽集团将分别加征17.4%、20%和38.1%的关税;对其他汽车制造商将征收21%或38.1%的关税;进口自中国的特斯拉可能适用单独税率。为何欧盟还会差异化对待呢?
因为欧盟表示,特斯拉和宝马等在中国生产、向欧洲出口汽车的生产商被视为合作公司,看来主要针对的就是自主品牌,但其中配合调查的车企征收21%的税率,对未配合调查的车企征收38.1%的税率,看来上汽就是那种未配合调查的。
美国加税虽然呈倍数级增长,但其实相对还好,毕竟国内的车卖到美国的少,但欧洲可就不一样了,很多自主品牌几乎在欧洲就是“第二战场”了。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在欧洲市场,中国汽车品牌上牌数为32.3万辆,同比增长高达79%,市占率达到2.5%。其中,上汽名爵上牌数超23万辆,占比近72%。这也就不奇怪为何上汽被加征的关税最高了。
那为何比亚迪相对较低呢?恐怕不仅是其一定程度上配合调查的缘故,结合今年年初,比亚迪宣布成为2024欧洲杯官方出行合作伙伴这则新闻来看,比亚迪还是在欧洲砸了钱的,而且是挺见响的。
在某咨询公司于4月对欧洲和德国车主所进行的问卷调查中,知名度最高的中国汽车制造商为比亚迪,54%的受访者都提到了该汽车品牌。看来上汽名爵仅仅赞助了法国里昂俱乐部的格局还是小了点。
此外欧盟此举也是希望倒逼国内车企在欧洲开建工厂进行车型生产销售,之前长城关闭了位于慕尼黑的欧洲总部,采取代理模式,但是匈牙利政府与长城汽车为其在欧洲的第一家工厂进行谈判。而零跑汽车将利用法意合作伙伴Stellantis的现有产能,选择波兰蒂黑工厂作为制造基地。
而比亚迪、奇瑞等车企已经考虑在欧洲建立第二生产基地了,比亚迪的欧洲首站就在匈牙利,而奇瑞则在西班牙。这次在加征关税上吃了亏的上汽集团,也计划在欧洲建立两家工厂。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匈牙利都在上汽的选址名单上。
那为何加征的关税这么高,国内的车企们还要卷出海呢?以比亚迪在欧洲的Seal U车型为例,即使在欧盟征收30%关税的情况下,它仍有15%的利润,相当于6300欧元,是国内利润的4.8倍以上,大家明白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