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纪的蒙古人无疑是整个农耕民族的噩梦,来去如风的蒙古骑兵在短时间内横扫大半个欧亚大陆,一个个农耕文明国家被这种近乎无解的战术快速征服。
但是,蒙古帝国的军事能力与社会治理能力是严重不匹配的,强大的军事能力令其能快速打下大片土地,而领土越多,统治区人口越多,所需要的社会治理能力也越强,一个大国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治理制度,很容易滋生尾大不掉的地方势力,而地方势力力量进一步膨胀就会带来割据或分裂。
于是,一个尴尬悖论便摆在蒙古帝国的统治者面前了:他们打下的领土越大,帝国分裂的风险也就越大。
站在上帝视角,我们当然可以轻飘飘地说一句:军事实力与社会治理能力的严重不匹配导致蒙古帝国的结局必定是走向分裂。
但是一个庞然大物,尤其还是一个武力值爆棚庞然大物,其分崩离析的过程必定会像其凭借快马弯刀扩张的过程一样充满了血与火。
蒙古帝国内部势力太多,这让其分裂的过程显得很复杂,但是在细读蒙古帝国分裂的那段历史时,我们又会发现又一个人,他的一生完美贯穿了这部帝国分裂史的主线,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讲,蒙古帝国的分裂就是由他推动甚至主导的。
这个信奉快马弯刀才是真正蒙古人的标配的奇人、轴人、狠人,将如宿命般成为忽必烈真正的一生之敌。
他的一次次卷土重来,虽未能动摇忽必烈在元朝的统治根基,但却也让忽必烈这个理论上的大蒙古国大汗的权力名存实亡;他的一次次卷土重来,重构了中亚、西亚、乃至东欧的社会秩序;他的一次次卷土重来,将化身为忽必烈在无数个午夜梦回时刻追问自己的那个问题:我到底还是不是蒙古人?
蒙古帝国的早期权力之争集中在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系与托雷系之间的汗位之争,这场斗争看似以托雷长子蒙哥的继位而告终,但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且不说蒙哥继位时过份依赖拔都本身就是钦察汗国脱离蒙古大汗廷的根源,曾得到成吉思汗许诺汗位只能出自其子孙的窝阔台系后人们又岂会善罢甘休。
不得不说,窝阔台死后,他走到台前的儿孙的水平实在让人不敢恭维,但偌大的窝阔台系又怎会不涌现出几个敢想敢干的英雄?
孛儿只斤·海都,这个最初并未引起蒙哥注意的窝阔台之孙,将向忽必烈和他的子孙们掀起一场长达半个世纪的复仇。
这场被称为“海都之乱”的蒙古帝国内部的权力斗争史,将如何影响历史的走向?
救命的酒酒,对于蒙古这个民族来说,绝对有着非凡的意义,我们今天所饮用的高度白酒属于蒸馏酒,而蒸馏酒在中国大规模推广正是在元朝。
蒙古人普遍好饮酒,而酒对于被史书详细记载的两位窝阔台系大汗来说,都是一种“负资产”,窝阔台汗晚年豪饮无度,即便耶律楚材多次劝谏也不管用,贵由汗早年因拔都在酒宴上先饮了几杯而出口讽刺他,并因此与拔都交恶,为日后拔都与蒙哥联手对付窝阔台系埋下伏笔。
但是,对于窝阔台的子孙来说,酒所带来的也并非全是麻烦,我们今天要说的孛儿只斤·海都,某种程度上讲,正是被酒救了一命。
1251年,蒙哥在拔都的全力支持下正式登上汗位,作为托雷的长子,他的继位势必导致窝阔台系诸王的不服,毕竟他们才是成吉思汗授权的合法的汗位接班人。
但权力问题从来都是实力说话,你们窝阔台系诸王服不服不重要,你有没有能力去动摇蒙哥的统治才重要,蒙古是靠着托雷系加上盟友拔都的绝对实力才登上汗位的,窝阔台系的人敢有非分之想,遭到的必定是残酷的镇压。
蒙古继位之初,确实有一波窝阔台系的小规模反扑,参与这次反扑的是贵由汗的两个儿子忽察和脑忽,以及阔出之子失烈门。
三人的叛乱毫无疑问地被蒙哥轻松化解,肉体消灭忽察、脑忽和失烈门后,蒙哥将原本窝阔台系的封地平均分给了一些没有威胁的窝阔台系宗王。
元太宗窝阔台,成吉思汗第三子,因“深沉有大略”而被成吉思汗选定为汗位接班人,且成吉思汗承诺,只要窝阔台的子孙中还有一个人就比其他人有更高的继承权。
窝阔台共有7子,长子贵由后来继承汗位;次子阔端,因接收了原托雷的一些部众而一直与拖雷系保持着一种友好关系;三子阔出,被认为是最受窝阔台喜爱的孩子,但阔出先于窝阔台去世,窝阔台也一度想将汗位传给其子失烈门,但最终因窝阔台的暴死而没有下文。
相比于以上三个儿子,窝阔台的第五子合失,则显得非常不起眼,合失嗜酒如命,且早早因暴饮而亡,这样的履历自然不会引起手握大权者的重视。
正因为合失的嗜酒和早亡,导致托雷在清理窝阔台时,不但没有对合失一家“重点照顾”,反而因为其“不成器”而被蒙哥随意分封了事。
窝阔台系的封地本就不多,如今这些封地又被蒙哥拆分为多份,但很多事情是事在人为的,同样的资源,在一个庸碌之辈之手可能平平无奇,但是在一个野心勃勃且能力出众的人手中则可能发挥出十倍百倍的作用。
很遗憾,合失有一个叫海都的儿子,就是这样的人。
西北王孛儿只斤·海都,合失之子,窝阔台之孙,蒙哥继位后被分封至海押立。
对于一个没有政治野心的人来说,这个地方可以接入中原-中亚贸易线,做做生意赚点小钱,维持一个富足的生活不成问题。
但是对于一个有志于争天下的人来说,海押立就有另外一番意义了:海押立在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境内,按照中原文明的视角,其地处西北,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西北之于中原王朝的意义,西北是黄河上游,由西北地区向东向南进发很容易形成泰山压顶之势。
而如果把目光进一步放大,西北的意义还有一重:其地处中亚,与钦察汗国接壤,可以阻隔中华与中亚文明的交流。以蒙古人视角,这个地方进可以逼近蒙古人都成哈拉和林,退可以阻断蒙古大汗廷与其他三个汗国之间的联系。
明白了这点,海都问鼎天下的总战略也就呼之欲出:
进则占据西北挥师南下让中原汉地这块忽必烈最重要的领地成为自己的牧场,退则阻断忽必烈的影响力向西方扩张,自己则可以做一个蒙古人的西北盟主。
计划虽好,但海都面临一个尴尬的问题:他所拥有的海押力不过是西北的一部分,远非整个西北,因此,要想成就霸业,他所走的第一步棋一定是先成为真正的西北王。
领土扩张,总体上讲只有两种方法:抢和换。
天下风云变换时,可以找机会去抢,这样也比较容易成功,而在局势整体稳定时,最好别做那个明抢的出头鸟,因为这样会导致你变成众矢之的,还是老老实实的跟别人谈,或者交换,或者联合来得更靠谱。
在蒙哥在世,托雷系诸王牢牢控制着蒙古帝国权柄的时候,海都还是比较老实的,只是通过联合的方式团结窝阔台系诸王,但等到蒙哥逝世,忽必烈与阿里不哥陷入内战之时,海都立刻变得活跃起来,他率领窝阔台系诸王站队阿里不哥,待到1264年阿里不哥在与忽必烈的汗位竞争中败北时,海都已经完成了对窝阔台系的整合并占领了一部分察合台汗国领土,成为了西北地区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海都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乱世是能人的舞台,他利用了阿里不哥。
纵横捭阖在1260年阿里不哥刚刚起事时,被他寄予厚望的西北代言人不是海都,而是察合台之孙阿鲁忽。
阿鲁忽利用阿里不哥的势力迅速占领了中亚的大片土地,然而,这个阿鲁忽在夺取中亚大片土地后,竟脱离了阿里不哥转而支持忽必烈。
阿鲁忽想的挺好,忽必烈的势力在东边的汉地,在这个节骨眼上,根本不可能真派人来实际接管他阿鲁忽的势力,阿里不哥与忽必烈激战正酣,也没力量去管他了,他就地割据,当一个西北王。
但是阿里不哥深知,他与忽必烈争夺汗位的重点就在西北,西北在他手中,他就可以以漠北和西北对忽必烈形成半包围之势,且即便失去了汉地农耕区的物质供养,也可以去中亚的农耕区获得补给;而如果西北在忽必烈手中,则漠北与中亚的联系就会被切断,失去了农耕区的物资供养,他阿里不哥很难在对抗中战胜忽必烈。
于是,阿里不哥决定先回军解决阿鲁忽。
阿鲁忽是借助阿里不哥力量崛起的,面对亲自赶来的阿里不哥他自然不是对手,几番交手便被阿里不哥赶出中亚。
但是对阿鲁忽的征伐也导致了阿里不哥客观上陷入了两线作战,这加快了他被忽必烈击败的速度。
阿里不哥击败阿鲁忽后迅速离开,这就造成了中亚地区出现了真空地带,而海都就在这个时候填补了这个权力真空,窝阔台汗国的雏形就此建立。
乱世之中,天上有时确实会掉馅饼,但能接住“馅饼”的人身上往往也有着一些独一无二的特质,海都的特质是什么呢?
是他总能对各方势力的诉求有一个最为清晰的认知,并能很好地利用它。
在海都做大的过程中,阿里不哥并不是唯一的“贵人”,早在获得阿里不哥的支持之前,海都就已经拥有了不俗的实力,而在获得阿里不哥的助力前,海都的另一个力量来源是:钦察汗国。
有人可能看出了问题:不对呀,钦察汗国的建立者是拔都,他是托雷系的最重要盟友呀,作为窝阔台系的海都怎么可能从钦察汗国获得能量呢?
其实原因无他,利益使然,不得不说,海都是一个人性大师。
裂痕之前的文章说过,大蒙古国事实上的分裂开端恰恰是蒙哥在拔都的支持下成为大汗,由于蒙哥的继位与拔都有着莫大的关系,所以他在事实上也失去了实际控制拔都的能力。
而钦察汗国又远离大汗廷,这就导致了钦察汗国在蒙哥时期完成了事实上独立。
而让钦察汗国与蒙古大汗廷关系进一步疏远的是另一件事:旭烈兀西征。
旭烈兀,托雷第六子,蒙哥与忽必烈的弟弟。
蒙哥继位后,也效仿祖辈发动大规模西征,此次西征的主要地区是呼罗珊地区,灭亡阿拉伯帝国,蒙哥将西征获得土地大量分给旭烈兀,并册封其为伊尔汗,伊尔汗国就此建立。
至此,除大汗廷外,被正式承认的大汗国共有三个,拔都建立的钦察汗国、察合台建立的察合台汗国和旭烈兀建立的伊尔汗国。
新建的伊尔汗国与钦察汗国之间有大量领土接壤,双方之间有很多领土纠纷。
1255年,拔都逝世,钦察汗国与蒙古大汗廷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疏远,继任的拔都之弟别尔哥与伊尔汗国不慕,且双方在高加索地区有领土纠纷,伊尔汗国背靠蒙古大汗廷,这让别尔哥感觉如芒刺在背,他需要一股力量去阻断蒙古大汗廷向西施加影响的能力,最好的办法是在西方设置屏障,窝阔台系诸王则成为了可以联合的对象。
而窝阔台系诸王中,海都的封地海押立又与钦察汗国接壤,就这样,海都这个窝阔台系的代言人与别尔哥顺理成章地结成了同盟。
阿鲁忽崛起后,直接侵吞了部分钦察汗国领地,这让别尔哥感受到的威胁感进一步上升,为了对抗来势汹汹的阿鲁忽,别尔哥对海都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是不是感觉很讽刺,昔日的察合台与窝阔台一派,术赤系与托雷系一派的格局被彻底打破了。
术赤系的别尔哥与窝阔台系的海都成为了盟友,而察合台系的阿鲁忽与拖雷系的阿里不哥和旭烈兀是盟友。
利益在变化,盟友关系自然也在变化。
风起云涌随着阿里不哥在与忽必烈的汗位争夺战中失败,中亚局势再度洗牌,昔日曾支持阿里不哥的旭烈兀转而支持忽必烈。
彼时,海都势力已然初具规模,成为了忽必烈在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威胁,在击败阿里不哥后,忽必烈曾致信各大汗国的宗王,希望他们一同参加忽里勒台大会,钦察汗国的忙哥帖木儿,伊尔汗国的旭烈兀,以及察合台汗国的阿鲁忽都来了,已经成为西北实力派的海都也收到了忽必烈的邀请,但他并没有前来参加忽里勒台大会。
海都给出的理由有些可笑:我们的牲畜瘦了,待把牲口养肥,就去见大汗。
等到牲口真养肥了,海都会去见忽必烈吗?这句话还有一个更阴暗的解读:在海都心中,到底谁才是要被宰杀的“牲口”?
海都的狼子野心已然显露无遗,但此时的忽必烈正准备集中力量去灭亡南宋,面对弟弟旭烈兀的“幡然悔悟”和野心家海都的虎视眈眈,他也只能去“驱虎吞狼”了,放权给弟弟旭烈兀,并寄希望于旭烈兀成为其西方的助力帮助在完成灭宋大业的这段时间内去压制住虎视眈眈的海都。
权力这个东西一旦放出去就很难再收回,况且此时的旭烈兀已经通过被征服地区的阿拉伯教长重构了伊尔汗国的统治格局,与蒙古大汗廷之间没有多少利益联系了,就这样,旭烈兀的伊尔汗国成为了既钦察汗国后第二个事实上脱离蒙古大汗廷统治的独立汗国。
忽必烈的预期目标达到了吗?
应该说没有达到,旭烈兀唯一做到的就是表面上臣服于大汗廷,至于对抗海都,他是没有多少兴趣的。
旭烈兀更感兴趣的是高加索地区,而这块土地原本是属于钦察汗国的,双方的对抗逐渐演变为兵戎相见。
来自伊尔汗国的压力让别尔哥坚定了巩固与海都之间联盟的决心,忽必烈为了攻灭南宋而走出的缓兵之计在绕了一大圈之后,反而加强了对手海都的实力。
但是没关系,海都的实力与忽必烈相比依旧是天壤之别,忽必烈手上资源众多,可以用的手段也更多,既然此时的自己很难真正控制中亚是一个客观的事实,那么不妨去搅乱它,让对手海都也没有能力去整合它。
忽必烈把重点放在了察合台汗国上,1265年,阿鲁忽病逝,其子木八刺沙继承汗位,但在这个木八刺沙不是忽必烈所立,所以忽必烈派一直效力于大汗廷的察合台系宗王八刺去取而代之。
就能力问题而言,八刺非常出众,很顺利地从木八刺沙手中夺过了汗位,但是当初在阿里不哥身上上演的历史很快在忽必烈身上也上演了一次。
八刺在夺取察合台汗国汗位后,立刻脱离了忽必烈的大汗廷,不但如此,他还公然向西进发,直接侵占忽必烈大汗廷在西北地区的领土。
由于主要矛盾是灭南宋,此时的忽必烈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面对八刺的公然反叛行为,他听之任之,唯一的希望是八刺在夺取大汗廷土地壮大自己后能与日渐野心勃勃的海都陷入持久的战争。
忽必烈的愿望实现了一半,八刺确实与海都打了几仗,但随后,有趣的一幕出现了,八刺与海都之间开始从火拼转为谈判,而且这种谈判进展得还相当顺利,仅仅过去一年多,昔日互相厮杀的八刺与海都居然结为兄弟,表示要共同管理中亚地区。
更让忽必烈无语的还在后面呢,忽必烈把八刺派回察合台汗国的首要目的是希望中亚地区乱起来,但是随着八刺与海都之间达成和解,中亚地区竟迎来了久违的“和平”。
不止八刺于海都和解了,一直以来冲突不断的察合台汗国与钦察汗国竟然也迎来了和解。
1269年,一个令忽必烈无比崩溃的消息传到了他的耳中,窝阔台汗国的海都、察合台汗国的八刺,以及钦察汗国的忙哥帖木儿在塔拉斯河畔会盟,三人代表三大汗国召开了忽里勒台大会。
这次没有大汗忽必烈参加的忽里勒台大会达成共识:
忽必烈已经被严重汉化,已经不能算是真正的蒙古人了,窝阔台、察合台、钦察三大汗国作为真正的蒙古人不能再接受一个被汉化了的蒙古人的领导了,三个结成反忽必烈同盟,日后要“光复”哈喇和林,恢复蒙古人的荣光。
忽必烈惊讶地发现,自己在中亚地区的所有落子全部幽默地被海都吃下,这分明又是一个阿里不哥,也许还不止,阿里不哥无法调动钦察汗国的力量,但是海都却可以。
至此,一个以海都为核心的反忽必烈联盟正式成立,以正统蒙古人自居的海都即将与他口中那个已经被汉人“污染”了的假蒙古人忽必烈展开决战,海都和忽必烈都不会想到,这场战争竟然会持续整整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