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谁懂啊?
刷到“红旗买下莎莎应援曲《kiss kiss莎莎》版权”的消息时,我手机差点摔地上——车企和运动员的联动能甜成这样?
这哪是商业操作,简直像粉丝给偶像应援!
事儿得从莎莎去年世界杯夺冠说起。
那会儿比赛现场,观众席里“kiss kiss莎莎”的应援声浪能掀翻屋顶,连解说都跟着哼两句。
后来才知道,这首魔性又洗脑的应援曲是粉丝自发创作的,没想到火到连比赛场馆都循环播放。
可最近原唱突然发视频说:“家人们,告诉你们个好消息——红旗把这首歌的使用版权买下来了!以后咱们想咋唱咋唱,不用怕侵权!”
这操作有多“宠”?

往前翻红旗的动态,莎莎夺冠当晚,官微秒速发庆祝海报,配文“冠军值得所有欢呼”;比赛期间,场馆里放《kiss kiss莎莎》的BGM,其实都是红旗提前谈好的授权。
合着人家不是“蹭热度”,是真金白银给莎莎撑场子!
有网友扒了扒,这类应援曲的版权虽不算天价,但买下后意味着红旗主动承担了未来所有公开播放的法律风险——就为让粉丝能痛痛快快给偶像打call,这格局直接拉满。
红旗为啥这么“拼”?
往浅了说,是品牌年轻化的聪明棋。
莎莎作为00后顶流运动员,粉丝里95后、00后占比超70%,正是红旗近年重点瞄准的“Z世代”消费群体。
但往深了看,这更像一场“双向奔赴”的情感共鸣。
红旗作为国产汽车老大哥,这些年一直想撕掉“严肃”标签,而莎莎身上“敢拼、热血、纯粹”的劲儿,和品牌想传递的“中国自信”完美契合。

就像网友说的:“红旗不是在买版权,是在买一份‘真诚’——告诉年轻人,我们懂你们的热爱。”
这事儿最戳人的,是普通人的情感被“看见”了。
多少粉丝为给偶像应援,偷偷做灯牌、剪视频,生怕被说“不务正业”;可红旗直接把粉丝的“野路子”应援曲“转正”,等于大声告诉所有人:“你们的热爱,值得被郑重对待。”评论区全是“破防了”“红旗你是我滴神”,还有粉丝晒出自己存了三年的莎莎周边,说“突然觉得这些不是‘浪费’,是青春被认可的证据”。
连音乐圈的朋友都感慨:“以前品牌买歌都是找明星唱,这次直接宠粉丝原创,这波我给满分。”
我挺想说,这才是品牌该有的样子——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而是蹲下来和年轻人平视。
现在太多广告要么喊口号,要么砸钱请流量,可红旗用“买应援曲版权”这种“不务正业”的操作,反而让大家记住了它的温度。
就像莎莎夺冠时说的“感谢每一声加油”,红旗也在用行动说:“感谢每一份热爱。”
最后突然想到,这些年我们总说“国潮崛起”,可“潮”从来不是靠logo变花哨,而是靠对普通人情感的尊重。
当一个企业愿意为粉丝的应援曲买单,为年轻人的热爱兜底,它卖的就不只是产品,更是一份“我懂你”的默契。
或许这就是最好的启示:真诚永远是必杀技,无论是对偶像,还是对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