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年毛主席问徐文烈“知道徐文长吗”,徐反问:是哪个根据地的?

星空影视菌 2025-02-09 10:41:02
前言

不管是从文还是从武,只要发挥出自己的长处,都会在漫长的历史里留下光彩的一笔。毛主席重视他们,世人也牢记他们,历史也会把他们记载下来。

1951年,中南海里可热闹了,发生了不少有意思的事儿。这一天,那些从朝鲜回来的英雄将领,跟毛主席唠嗑、叙旧。他们说起朝鲜战场上的危险情况,也汇报着在朝鲜战场上取得的功绩,这当中,毛主席的“查户口”可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50军政委徐文烈走到毛主席近前的时候,毛主席先开了口:“徐文烈这名字我早有耳闻,今天可算是见到真人。也不知道你认不认识徐文长?”

徐文烈在紧张之下的回答,让众人笑得不行。他到底回答了啥?

一、徐文烈的回答

逆境出人才这话有几分道理,徐文烈打出生起就为了生存忙个不停。徐文烈小时候是个在田里干活的农夫,乡亲们见了他总会说:“小徐又下地。”

在乡亲们心里,徐文烈是个乖顺又朴实的人。他这份纯真特别难得,而且他对读书的那种渴望,是从里到外自然散发出来的。每次只要看到有人认字或者读书,他都会停住脚步去听一听、看一看。

日子久了,徐文烈的爸妈也察觉到了,可他们没当回事儿,毕竟家里的日子本来就不好过,要是再有这一笔开销,那肯定会过得更艰难。

徐文烈一开始还克制着自己,可慢慢他就发觉,读书能改变当下的状况,当时的社会环境正需要有文化的人。于是,徐文烈就向父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想得到他们的支持。

徐文烈的爸妈特别开明。孩子都提出来了,他们肯定全力支持。虽说也有过思想斗争,可还是打算试一试。他俩省吃俭用,给徐文烈的求学之路提供了保障。

学习的时候,他在班里那可是相当出众的。投身革命之后,在政治工作方面他也特别能干。徐文烈在咱们党的政治工作里开展得很全面,这几十年的革命历程中,他的能力得到大家的认可。

徐文烈做的政治工作重点在教育这块儿,这对投诚、起义的国民党部队来说特别重要。在50军的时候,部队里好多人都不接受起义这事儿,情况那叫一个复杂。徐文烈就用调整、做思想工作之类的办法,让部队里的战士有了新的想法。

在朝鲜战场上,这支部队都发挥了很强的作用。刚入朝的时候,50军的改造工作才完成不久,跟那些战斗了很久的部队相比,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差了不少的。就因为这样,50军的斗志慢慢就没那么高了。

徐文烈发现问题后,立马就去做思想引导工作。最后,50军的战报可把彭老总他们惊到了。彭老总反复询问是不是真的,之后就说:“不愧是咱们中国的军队。”

50军可太出彩!这也让大家看到了,哪怕是经过改造的队伍,一样能表现超棒!

中南海里,毛主席心里明白,50军能有那些功绩,这和徐文烈的关系可大了去了。就因为徐文烈这个名字,毛主席一下子就想到了徐文长,那可是明代特别聪明的一个人,然后就问出了开头那句话。

徐文烈太紧张了,都没过脑子,一下子就脱口说道:“谁?徐文长?我都不知道哪个根据地有叫这个名儿的。”

不一会儿,在场明白怎么回事儿的人都笑得前仰后合的。徐文烈反应过来后,虽然有点难为情,可也跟着笑了起来,还带着战报传来的那种喜悦劲儿。

二、50军

以前的50军,就是曾泽生带领的60军,也能说是滇军,这部队里大部分都是云南人。徐文烈也是云南人,他开展工作的时候就比较顺利,毕竟大家都是老乡,有共同话题嘛。

50军那可真是经历了太多事,在国民党那边是个不被重视的部队。蒋介石看重的那些部队,过得可滋润了,吃香喝辣的。但蒋介石看不上的部队,就只能捡别人剩下的,50军就是这样。

国民党内部问题多多,分给60军的净是些苦活累活。不过这也不影响他们在吃苦的过程里不断积攒经验。在抗日战争的时候,这支军队参加了好多战役,在抗日军队里那也是数得着的。

老蒋不看重的队伍,他肯定不会让人家发展起来。那分给这些队伍的武器,肯定是最差的呗。武器不行,管理还松散,这支军队哪能有啥战斗力。

解放战争时期,曾泽生开始逐渐和我党有了接触。在蒋介石那边看不到的希望,在共产党这儿好像又重新燃烧起来了。我党对待大家都是一视同仁的,就算是杂牌军,我军的将领也会讲:“哪支部队不是一点点打出来的?这肯定得有个过程。”

那时候,军队里这种情况可常见了。徐文烈的工作肯定特别难做。不过,50军在朝鲜战场上取得的战绩就是最有力的证明,这证明了徐文烈的政治工作是有成效的。

三、毛主席文学能力

徐文烈打小就自觉地读了好多书,尤其是文史类的书。毛主席提到的“徐文长”,他肯定知道,要不然他咋能把我党的政治工作干得那么出色?

毛主席从小就像徐文烈那样对书本充满向往,而且他才华横溢,出口就能成章。毛主席的许多思想启蒙都是从书本和报纸里得来的。

毛主席年少时在韶山,就跟普通人家的孩子没啥两样。有空的时候,他会看会儿书,认认字儿,不过能读到的书不多,大多是《三字经》之类的。当然,传奇小说这类读物也是必不可少的。

毛主席能把学到的这些东西运用起来,在之后的言谈举止里有所体现,甚至用到作战策略当中。

革命的征程中,毛主席总是书不离手。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的菊香书屋满是文化的氛围。在那众多的书籍里,每一本都有被翻得很旧的迹象,勾勾画画之处彰显着毛主席重视学习和读书教育的实际行动。

在各种各样的读物里,读史可是占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中南海的好多人读书都受其带动。毛主席写了好多著作,里面引用了大量历史典故,这些都是他用笔记下来的。

在毛主席的报告词里,这类内容到处都有。毛主席还会根据不同的人群,改变说话的方式,让大家听得更明白,这样就能顾及到更多的人。

周总理讲过:“毛主席,这辈子读得最多的书就是古书,古书也是毛主席最爱的。毛主席熟练运用古书里的知识,既提升了自己,又让自己更加伟大。”

很多将领都会碰到徐文烈遇到的那种情况。徐文烈跟毛主席交流的时候,感触特别深,这也表明他坚持学习是对的。

结语

徐文烈是咱们国家的开国少将。在革命时期,他积极地用实际行动开展党的工作,在党的宣传、教育等工作方面都作出了贡献。就拿50军来说吧,经过他的改造,这对提高我军的军队质量可有着很大的好处。

革命工作有很多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干得特别棒。哪怕道路弯弯曲曲的,他们还是一直守着最初的信念,等着胜利到来的那一天。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