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年代,给主席当警卫人员,这可是很多人打破脑袋都想干的工作。可就有这么一个人,中央三次邀请他来保卫毛主席的安全,他都给拒绝了。
主席晓得这事儿之后就讲:“人家要是不愿意来,那就算,可别勉强人家!”
这人是谁?他怎么三次都拒绝主席?到底是为啥?
一、不愿意来就算了吧1949年9月的时候,开国大典马上就要开始。这时候中央忙得很,主席就更忙得不可开交。
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处理文件,这时候,中央面前还有个更严重的事儿,就是保护主席的生命安全。
这任务可是极其重要的,开国大典马上就要开始了,全世界都晓得新中国就要成立了。可这时候,老蒋和美国还没打消他们那些小心思。
以前,老蒋就老是派特务到大陆来捣乱。眼瞅着现在这是关键时候,说不定老蒋会和美国那边勾结起来,做出啥没法挽回的事来。
这个时候,主席的安全那可太重要。就当下这局势,李克农,按照主席的想法,在东北找到了陈龙。
盼着他能到北京来,保卫主席的安全。李克农接到主席的命令后,马上就去找了身在东北的陈龙。
听到这个消息时,陈龙兴奋极了,他压根儿没想到,都过去这么多年了,主席居然还记挂着他。
但这时候,面对主席的调令,陈龙却委婉地拒绝了。
为啥?当时,战争都已经打完了,可敌人的活动还没停。这时候陈龙就想留在这儿,凭借自己的本事在隐蔽的战场上发挥作用,打击那些敌人。
陈龙在给主席的信里,认认真真地写下自己的想法,然后把信交给了主席。说真的,信交出去之后,陈龙心里可忐忑了。
之后,陈龙就一直在那等着主席的回信,左等右等,可就是迟迟都没收到。
之后,陈龙把东西收拾好,马上就动身去南京上任了。在途经北京的时候,陈龙还专门到他的老上级李克农家去拜访了一下。
寒暄了一阵后,陈龙就说起之前给主席回信的事儿。李克农讲:“主席已经看过那封信了,看完之后主席不太高兴地说,既然人家不想来,那就算了呗!”
听了老上级李克农讲的话,陈龙心里特别沉重。回去那天晚上,他在床上翻来覆去,一整晚都没睡着,一直在寻思自己拒绝主席是不是不对?
天渐渐蒙蒙亮了,陈龙总算想通了。主席爱惜人才,这是自己的幸运。不过现在自己选了更适合的工作,能做更多事,主席肯定会理解自己的。
第二天,陈龙就拾掇拾掇打算去见主席了。后来,在汪东兴的引荐下,陈龙可算是见到主席了。
好多年没见了,这可是陈龙头一回见到主席。不过主席还跟当年在重庆的时候一个样儿。
热情地问陈龙工作干得咋样,现在的工作情况是啥样的。陈龙就自己的工作向主席一项一项地汇报了。
当说到拒绝主席到中央当警卫这件事的时候,陈龙着重地讲了自己的想法。
他跟主席讲,新中国这才刚成立,海外的特务那是相当猖狂。他要是在基层工作的话,就能马上察觉敌人的进攻,然后做好防范。
很快就到了1954年,当时中国的外交事业特别兴旺,这也意味着外交工作很多。
汪东兴到这时候觉得有点力不从心了,可主席的安全是相当重要的。这时候主席又想起了陈龙,结果一问才晓得,陈龙因为心脏病正在家里休息。
主席邀请陈龙,可陈龙又一次拒绝了。为啥?这一回,就是他身体实在太差了,保护主席这个任务,他真的干不了。
实际上,这可不是陈龙第二次拒绝主席了,而是第三次。那第一次拒绝是啥时候?
时间退回到1945年,抗日战争刚结束那会儿。那时候抗战是打完了,可中国国内,并没有平静下来,反倒有一种暴风雨来临前那种安静的感觉。
老蒋那家伙心怀鬼胎,三次邀请主席到重庆谈判。还打着“今后中国的走向”的幌子,拿民族大义来要挟主席过去。
要是主席不去,那别人就会觉得主席不想和平;可要是主席去了,又根本不清楚在重庆有啥在等着主席。
但是主席心怀天下,仍然毅然决然地决定前往重庆。
主席决定要去就任了,那接下来最重要的事儿,就是找人为主席在重庆时期的安全保驾护航。负责安保工作的李克农刚一离开,就立马开始筹备起来了。
就在这时候,主席找到李克农问:“你那儿是不是有个叫陈龙的?”
李克农听了主席的话后,颇有些为难地回答道:“有倒是有,只是这人……脾气不咋样,我担心他会得罪……”
李克农说完话,主席哈哈一笑,回应道:“哪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就选他吧。”
就这么着,在主席亲自挑选下,陈龙就当上毛主席在重庆那时候的警卫员了。在陈龙上任之前,李克农是千嘱咐万叮咛:“保卫主席的安全那可是天大的事儿,你得随时做好牺牲的准备!”
陈龙十分坚定地回答道:“任务肯定能完成!”
主席在重庆下飞机之后,现场有好多人来接机。看到这么多人,陈龙可紧张了,他一下子就把主席紧紧护在身后。
就担心人群里出啥变故,随后主席和老蒋就到晚宴上去了。在场的人都满脸带笑,不过陈龙可不一样,他一直死死盯着四周,把周围每个角落都扫视个遍。
晚宴上,国民党的警卫一个劲儿地拉着陈龙喝酒,就盼着把陈龙给灌醉了,好从他嘴里套出主席的事儿。哪知道,陈龙是东北来的,那酒量可大了去了。
到了晚上该睡觉的时候,陈龙特别警觉。他装作睡得很熟,可手里却紧紧握着把手枪。
一整晚陈龙都没怎么睡踏实,就这么着,主席在重庆的第一个夜晚平安度过了。
一转眼,一个月就过去了,可那时候谈判一直没什么进展。所以我们党就建议让主席先回去。
10月11日,在陈龙等人的护送下,主席平安回到了延安。至此,陈龙的工作就完成了。李克农询问陈龙的表现时,主席就回答了四个字——“忠心耿耿”!
后来,主席想让陈龙到自己身旁工作。陈龙知道这个消息后,兴奋得不得了。可是,经过一整晚的思考,陈龙最终还是拒绝了。
那时候东北正在打仗,陈龙就想上战场,为自己的家乡出份力。
主席知道陈龙的选择后特别欣慰,说道:“真棒!盼着你在东北干出成绩来!”
结语实际上,中央最后一次调陈龙过去的时候,陈龙心里特别想去。可那时候他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允许他去了,要知道主席的安危可是非常重要的!
1958年的时候,陈龙因为心脏病去世了,当时他才48岁。主席一知道陈龙去世的消息,那可伤心极了,还让人送花圈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