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贡献了无数热搜和讨论热度的《再见爱人》不仅芒果台赢麻了,还让全中国都被一个叫做麦林的家庭主妇耍的团团转。随着《再见爱人》新一季的播出,全网热搜评论区里全都是他。楼下的保洁大妈都在说,律师事务所开会都在说,据说出现了60个律师坐在一起就在讨论这两口子这档子离婚官司。
麦林凭借一己之力将这个节目带到了原本都不属于他的高度。为什么节目里你永远琢磨不透麦林,为什么?他和李行亮的一言一行随时都可能让观众瞳孔地震。而且所有人都发现了,其实麦林对于现实的讽刺程度远远大于他在节目里的抽象。因为她和李行亮就是东亚式婚姻的一面照妖镜,他们将东亚婚姻中的窘迫荒唐展现的淋漓尽致。
人人都憎恶麦林,但是却又在麦琳身上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开始前,我们先回答一个问题,就是东亚婚姻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贝克尔曾经说过,婚姻是一种经济,什么意思呢?
从传统婚姻到东亚婚姻在远古时期,统治者为了能够确保自己的国家能够有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于是开始推广婚姻制度。统治者要求在自己国家的这些男男女女,你们都得结婚成家,都得生娃养娃,不断增加新的人口劳动力兵源,为我打仗种田创造经济价值。
为了确保制度能够顺利推行下去,一些朝代甚至向没有结婚的这些人征收高额的赋税,但其实古代也不用催婚。那个时候生产和经济水平都是太低了,可以这么说,你一个人的话根本生存不下来,所以就必须得组建家庭,男女各司其职生娃增加劳动力才可以活。
那这么乍一看,再见爱人里面的这个杨子和黄圣依,好像是更符合这种传统的婚姻模式。女人在家里负责貌美如花带孩子,而男人就负责赚钱养家。所以在古代的婚姻里,统治者是甲方,夫妻双方其实是作为乙方为甲方生孩子,当然了,甲方也会给乙方提供一些基础的物质保障。
“东亚式婚姻”:既要又要还要国学大师费孝通先生也曾经说过,说婚姻制度本质上就是生育制度。这种制度自诞生那天开始,其实就没有考虑什么爱情、浪漫,他考虑的只有养娃这一件事。
但是今天你打开短视频可不一样了,满屏幕都是说什么婚姻爱情电视剧,人人都在高呼没有爱情就不要结婚。那究竟是什么让我们今天的婚姻想法发生了如此之大的转变呢?
这就不得不提最近30年东亚三国、中日韩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和经济的飞速增长。随之而来来的就是人们陷入了在婚姻上的巨大撕裂感,东亚婚姻因此应运而生。
刚摆脱了农业社会,进入到工业社会,其实咱们东亚人也没有多少年。一方面咱们依旧想要维系着传统的农业社会里面的这种婚姻关系,但是另外一方面又渴求工业化西方社会当中的这种追求着浪漫的婚姻形式。现在就出现了一种奇怪的情况,就是一边是要着农业婚姻体系当中的彩礼,一边又要着工业体系当中的男女平等的这种事,本身就很矛盾。
目前东亚其实就是这样一个究极的缝合怪,既要又要还要。麦林身上就有着这种影子:你看她明明就像是一个农业时代的没有收入的家庭主妇,但是却又像是一个工业时代的独立女性一样。
和老公谈离婚的时候提到的是什么?麦林经典之问:“假设我们两个离婚孩子跟钱能归我吗?”
他既要李行亮能够像一个农业社会男人一样赚钱养家,要和工业社会的男人比拼浪漫精致,最好还能像儿子一样乖乖听话。所以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婚姻形式和状态。在早就经历完了工业化的欧美,其实还是比较少见的。但是在我们刚刚经历工业化的东亚,其实就并不稀奇了。东亚的婚姻是不是听起来既可悲又抽象、又矛盾又乏味呢?但是没办法,东亚众生不得不迎着这种可悲逆流而上继续结婚。
如何破局?养成这种缝合怪有两大原因。第一就是东亚社会其实是典型的熟人社会,而人们是非常在意这个熟人的评价的。所以很多人结婚的一大原因就是,迫于一种叫做你看看谁家那谁,这种莫名其妙的压力。第二就是工业化确实让经济爆发了,甚至一部分人都实现财务自由了。
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经济还有一大趋势,就是大批的三四线小城市的年轻人奔赴到大城市去生活。那么对于他们来说,能够通过婚姻在大城市立足的话,那就是万幸了。所以如果说欧美是爱情婚姻,那么东亚的婚姻则往往是任务式的婚姻。
因为东亚婚姻带有极强的工具色彩。人们结婚是为了把丈夫当成赚钱的工具,把老婆当成生娃的工具,把孩子当成养老的工具。而一旦这些工具丧失了它的作用的话,那就会被随意丢弃。再见爱人里面留几手夫妇也从侧面验证了这一观点。
你看在节目里留几手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呢?婚姻那就是凑合过了。而他的妻子就反驳道,那既然那么不,你又何必凑合过呢?你看留几手就是典型的把老婆当工具凑合用着。而留几手也好,麦林李行亮也罢,无非就只是人类汹涌工业浪潮之下的一个小小的测试。
那问题来了,事已至此,我们究竟如何能够穿越这种东亚婚姻的寒冬呢?在接下人节目中请了一堆情感专家,可是也没有人能够回答这样的答案。但是讽刺的是,全球资本巨头巴菲特却早早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这位投资天才在总结婚姻的时候是这么说的,想要婚姻持久就要低预期。在这个时代,太多人把婚姻当成是一次股票投资,他们带着的是一夜暴富的这种幻想,将太多的希望和想法强加到另一半的身上。
而或许,我们可以把结婚当成是一次银行存款,每年有稳定的利息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