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江卿曻
编辑|江卿昇
前言自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以来,战火已持续1113天,这场战争不仅重塑了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也成为现代战争技术的试验场。
如今随着俄乌战场形势的变化,一则令人震惊的数据浮出水面:乌克兰军队的总伤亡人数已接近110万,而俄罗斯的损失却出人意料。

过去三年里,双方多次陷入拉锯战,俄军稳步推进,乌军节节败退,但让人疑惑的是,乌克兰的官方伤亡数字一直低于外媒估算,那么俄罗斯的伤亡人数呢?

乌克兰军队
110万伤亡的代价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的军事行动让乌克兰战局骤变,大规模炮击、导弹袭击,以及紧随其后的地面攻势,使乌克兰措手不及。
在战争的头几个月,乌克兰士兵凭借顽强抵抗和西方提供的武器,成功守住了一些关键地区,然而随着战线拉长,俄军调整策略,乌克兰的防线逐渐承受不住。
三年过去,乌克兰战场的情况愈发不乐观,根据俄罗斯国防部的统计,乌克兰军队的总伤亡人数已逼近110万。

其中2022年损失11.85万人,2023年激增至40.54万人,而2024年仅三个月就损失了近8万人。
战前乌克兰正规军人数不过20多万,意味着绝大多数士兵都是在战争中被征召的,而新兵的快速训练难以弥补战场的经验不足。
更糟糕的是,乌克兰的军事装备损失同样巨大,自战争爆发以来,乌军已损失656架飞机、283架直升机、44,263架无人机,21,713辆坦克及装甲车,21,980门火炮以及32,059台特种车辆。

这些数据不仅表明乌克兰的战斗力在迅速衰退,也意味着乌军在战场上的防御能力不断下降,尤其是防空体系的瓦解,使俄军能够更加频繁地发动空袭。
除了正面战场的损失,乌克兰还面临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西方的支持开始动摇。
在战争初期,美国和欧洲国家对乌克兰的支持毫不犹豫,不仅提供先进武器,还分享情报信息,让乌军在战术上占据一定优势。

然而在进入2024年,美国开始削减对乌克兰的援助,不仅暂停了军事情报支持,甚至限制了乌克兰对星链系统的使用。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曾多次公开强调,如果没有美国的军事支持,乌克兰的处境将变得“极其危险”。
战损数据的变化表明,乌军即便有美欧的支援,仍难以扭转局势,尤其是俄军在战术上的转变,使得乌军即使装备了西方武器,也无法形成有效反击。

无人机战争成为这场冲突的关键因素,起初,乌克兰利用无人机对俄军阵地发动袭击,但很快,俄军研发并部署了大量自杀式无人机,对乌军防御工事和前线部队造成毁灭性打击。
甚至在黑海战场,乌克兰无人艇对俄军舰艇进行袭击的策略,也未能改变战局,反而让俄军加强了对海上防御的控制。
乌克兰的伤亡不仅仅是士兵,平民也成为战争的受害者,三年战火不断,乌克兰已经有超过500万难民逃往欧洲,国内经济几近崩溃。

债务高企的乌克兰政府,甚至不得不以本国的资源作为抵押,试图换取更多援助。
美国和欧洲国家对乌克兰的支持已经出现分歧,尤其是美国方面,越来越多的声音质疑“无休止援助”是否值得。
目前,乌克兰在前线的控制区已经大幅缩小,库尔斯克前线的“大溃败”更是让战局雪上加霜,曾经乌军控制的1300平方公里战区,如今仅剩不足200平方公里,这意味着乌克兰不仅损失了大量士兵,还失去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在惨烈的战损数据面前,乌克兰官方公布的阵亡数字却相对“温和”,泽连斯基在近期的讲话中提到,自战争爆发以来,乌军阵亡士兵约4.3万人,受伤人数为37万人。
外媒的估算却远高于这一数字,甚至认为乌军的实际死亡人数可能在5-10万之间。
那么乌克兰的战损如此惊人,俄罗斯的情况又如何?是否像乌克兰官方公布的那样,俄军伤亡远超乌军?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关于双方的伤亡数据一直众说纷纭,乌克兰方面对外公布的数据称,俄军在这场战争中已经阵亡19.8万人,受伤55万人,加起来超过70万。
这一数字被外界广泛质疑,尤其是与俄军在战场上的表现相比,乌克兰官方的统计似乎存在夸大成分。
俄罗斯方面在2022年9月曾官方公布过战损数据,称俄军死亡人数“少于6000人”,此后,俄罗斯再未正式更新过官方伤亡统计。

这种长期的沉默,使得外界对俄军的真实损失产生了更多猜测,根据乌克兰参谋部的估算,俄军阵亡人数可能接近9-10万。
而一些外媒给出的统计数据则显示,自战争爆发以来,俄军的实际伤亡可能在9.5万人以上。
从目前公开的情报来看,俄军在战争初期确实遭遇了一系列挫折,由于战前准备不足,加上乌克兰获得西方援助的先进武器。

俄军的推进速度远低于预期,甚至在2022年下半年被乌军反攻至本土部分边境地区,那一时期,俄军的伤亡无疑达到了一个高峰。
但随着战争进入长期化,俄罗斯迅速调整了作战策略,2023年起,俄军强化了兵员征召,并在战术上进行了大幅度改进。
除了传统的地面推进,俄罗斯开始大量使用远程导弹打击乌军的基础设施,同时在战场上部署了大量无人机,这些变化使得俄军的伤亡率逐渐下降,而乌克兰的伤亡数字却不断攀升。

除了前线伤亡,俄罗斯在经济和外交上的损失同样惨重,西方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制裁,导致俄罗斯海外资产被冻结,许多企业受到影响。
此外俄罗斯被踢出SWIFT国际支付系统,给国际贸易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尽管俄罗斯通过与中国、印度等国家加强合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压力,但制裁的长期影响仍然存在。
即便如此,俄军在战术层面的适应能力依然明显优于乌军,以库尔斯克前线为例,乌克兰军队原本控制着1300平方公里的战区,但在俄军的持续进攻下,如今仅剩下不到200平方公里。

俄军不仅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进展,还不断利用无人机战术摧毁乌军补给线,使乌军的作战能力进一步削弱。
此外俄军在无人作战系统的使用上表现突出,早期战争中,乌克兰无人机袭击俄军阵地曾经占据上风。
但很快,俄军加强了反无人机作战能力,并大规模使用自杀式无人机,对乌克兰的防御工事和军队集结点造成重大打击。

到了2024年,俄罗斯已经掌握了战场上的空中优势,而乌军的防空系统却因装备损失严重而无法有效抵御俄军的空袭。
从战局来看,俄罗斯的伤亡数据虽然高于战前预期,但仍远低于乌克兰。
考虑到俄罗斯拥有更庞大的军队、更深厚的后备兵员以及更强的武器工业能力,俄军的持续作战能力依旧保持稳定。

乌克兰不仅面临严重的战损问题,还遭遇了人口流失、兵员枯竭以及盟友援助减少等多重挑战。
然而战争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对决,更是政治和经济的较量,在前线战局趋于稳定的情况下,俄罗斯与美国却在外交层面展开了一场新的博弈。

就在2月18日,美国与俄罗斯在沙特进行了秘密会谈,探讨停战方案,令人意外的是,乌克兰竟然没有被邀请参会。
为什么这场关于乌克兰战争的会谈,却没有乌克兰的身影?乌克兰的未来,真的还能由自己决定吗?

战争不仅改变了战场上的格局,也在政治和经济层面重塑着各国的利益分配,随着战局发展,乌克兰不仅在战场上节节败退,还在国际政治的角力中,逐渐沦为“被交易的筹码”。
美国的立场,尤其是特朗普政府的态度转变,正让乌克兰的处境变得更加艰难。
2024年2月18日,美国和俄罗斯在沙特举行了一场秘密会谈,核心议题是商讨俄乌停战的可能性。

令人震惊的是,乌克兰并未被邀请参会,这意味着,美国在谈判桌上的首要目标并不是如何帮助乌克兰赢得战争,而是如何调整自己的战略利益,以便更好地掌控局势。
事实上,乌克兰在美俄关系中的地位一直充满不确定性,特朗普政府近期的一系列举动表明,美国已经不再无条件支持乌克兰,而是开始考虑自身的利益得失。
最具争议的事件,便是特朗普团队试图向乌克兰索要50%的矿产资源作为援助交换条件。

这一消息在乌克兰国内引发了轩然大波,如果乌克兰同意这一协议,意味着国家的战略资源将被美国控制,而乌克兰将失去经济独立性。
如果拒绝,美国很可能会切断对乌克兰的援助,导致乌军在战场上失去最后的支撑。
目前乌克兰的经济已经濒临崩溃,战争导致的巨额债务让乌克兰不得不将本国的资源作为抵押。

欧洲国家虽然仍在提供援助,但在面对俄军的持续进攻时,乌克兰急需的不仅仅是经济援助,更是先进的军事装备和情报支持,然而美国的态度变化让乌克兰的未来更加不确定。
除了矿产资源争端,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也在逐步削弱,星链系统的使用权被限制,使得乌军在战场上的指挥和通信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这一举措被外界解读为美国对乌克兰施加压力的一种方式,迫使其在政治谈判中做出让步,对于乌克兰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个战术问题,更关乎国家安全和主权独立。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一直试图通过援助乌克兰来削弱俄罗斯,但随着战争的持久化,美国国内对于“无底洞式的援助”逐渐产生质疑。
如果美俄最终达成某种协议,乌克兰的处境可能会变得更加孤立,欧洲盟友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也开始摇摆。

虽然法国、德国等国仍在提供援助,但他们同样面临经济压力,国内反对继续支持乌克兰的声音越来越大。
尤其是能源问题,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使其在对俄政策上不得不有所保留,一旦美国减少援助,而欧洲也无法填补这一空缺,乌克兰将面临真正的生存危机。

战争已经持续了1113天,乌克兰的伤亡接近110万,而俄罗斯的损失也远超预期。
然而战损数据只是战争残酷现实的一部分,乌克兰正面临着比战场失败更危险的命运,被自己的盟友出卖。
美国与俄罗斯的秘密会谈表明,乌克兰的未来已经不再由自己掌控,而是被当成棋子,被拿来交易。
参考文章UKRINFORM《Russia has lost more than 14,000 troops, 450 tanks and 93》

白罗斯理想社2025-02-24《乌克兰军队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伤亡人数已达108万人》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个“关注”吧!小生在此谢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