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火锅局里的蓝黄骑士:这口热饭,吃出了多少心酸?

小颖谈时尚文化 2025-04-23 11:42:17

昨晚刷到一张照片,京东的火锅局里,红衣服的京东人围坐,中间却挤着俩显眼的蓝黄身影——美团骑手和饿了么小哥,帽子没摘,工服没换,筷子抡得比电动车还快。

这画面看着可乐,细想却扎心:外卖骑手坐进竞品的饭局涮毛肚,到底是巧合,还是某种无声的抗议?

一场火锅局,撕开外卖骑手的生存真相

这场被网友调侃为“外卖界无间道”的火锅局,发生在京东入局外卖的关键节点。

2025年2月,京东宣布启动“京东外卖”,以“全年0佣金”和“品质堂食餐厅”为卖点,正式向美团、饿了么的“双寡头”格局宣战。

而就在行业大佬们讨论市场份额时,两位蓝黄骑士的出现,意外成了最鲜活的注脚——他们是300万外卖骑手中的普通一员,每天在街头狂奔1.1亿单(去年即时配送总订单超400亿),见过凌晨三点的烧烤摊,却很少能坐下来吃口热乎饭。

网友截图标红圈:“瞧这俩兄弟筷子抡得比电动车还快!”这哪是抢毛肚?

分明是在抢“不用看手机接单”的1小时。

去年冬天北京零下十五度,有骑手送餐路上猝死,手机里还留着五个未派送订单;系统里的超时罚款像悬着的刀,等餐的分钟数都要从收入里扣……这些被算法困住的“城市红细胞”,终于在竞品的火锅局里,找到了片刻喘息的尊严。

行业“三国杀”背后,骑手成了最被忽视的“棋子”

京东入局外卖,表面是资本的“三国杀”,实则暴露了行业长期被掩盖的痛点。

目前美团以67.4%、饿了么以29.6%的份额垄断近97%的外卖市场,两家平台靠“商家佣金”(通常6%-8%)和“骑手配送费”赚得盆满钵满。

京东的“0佣金”政策虽能吸引中高端餐饮品牌,但面对美团745万骑手、饿了么400万运力的“护城河”,短期内难撼格局。

可最讽刺的是,当平台忙着抢商家、抢用户时,骑手成了“可替换零件”。

有专家直言:“外卖平台需在商家、运力、用户间找平衡,但配送体系、算法考核的投入,最终都转嫁到了骑手身上。”就像火锅沸腾的泡沫,行业的浮躁下,骑手的权益成了最容易被忽略的“边角料”——他们穿的是工服,可脱下那身黄蓝马甲,不过是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是给老家装空调的孝顺儿子,是孩子等爸爸回家的普通人。

这口热饭,该成为行业改变的起点

评论区有人调侃“美团饿了么血赚”,更多人在问:“穿工服就不能吃饭?”这不是矫情,是职业尊严的觉醒。

看看海底捞怎么对员工:包吃包住、宿舍有洗衣机、火锅随便吃;再看看某些平台:等餐时间扣钱、超时罚款、系统算法把人当“永动机”。

骑手在京东饭局上大快朵颐,吃下去的何止是牛羊肉?

是压抑太久的“被尊重”的渴求。

行业壁垒早该打破了。

快递员、外卖员、跑腿小哥,本质都是城市运转的“毛细血管”。

与其让他们在算法里内卷,不如建个真正的配送联盟——下次火锅局,红黄蓝三色混搭,谁抢到肥牛算谁的;更重要的是,让每个骑手都能随时停下电动车,坐进温暖的店里,吃口不看手机的热饭。

这口热饭,不该是“当月唯一”,而该是“每天都有”。

当我们在温暖的房间里刷催单按钮时,或许该想想:那些颜色鲜艳的制服里,裹着的不只是血肉之躯,更是和我们一样,渴望被看见、被尊重的普通人。

0 阅读:0

小颖谈时尚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