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企和机器人产业是工科生的两大福音,相关学校专业推荐

月下寒霜静 2025-02-06 15:11:12

近几年最烧钱的行业应该就是新能源车企了,一波倒下一波又起,虽然就业的稳定性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人才的缺口金额薪资待遇绝对的值得大家追捧,另外机器人首次走上春晚就几乎以一己之力挽救了春晚节目组,可见机器人正在从高大上走向百姓的生活,未来十年二十年绝对的机器人的发展高峰期,相信很多企业都会把他当作风口,相关的人才需求一定是井喷式的。因此新能源车企和机器人产业必将成为工科类学生的福音。下面具体和大家聊聊。

新能源车企

- 岗位需求丰富:在汽车的概念设计、详细设计、性能仿真、系统集成、原型制作、试验与验证等环节,都需要机械类学生发挥专业知识。例如在底盘、车身等机械结构设计,以及电池包结构设计、电机散热系统设计等方面,机械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都至关重要。

- 技术融合机遇:新能源汽车融合了机械、电子、控制、材料等多学科技术,为机械类学生提供了跨学科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有利于拓宽知识面和提升综合能力。比如在智能驾驶领域,机械类学生可以与电子、计算机等专业人员合作,参与自动驾驶系统的机械结构设计和集成。

- 行业发展潜力大:全球都在推动能源转型和汽车产业升级,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未来几十年市场空间广阔,为机械类学生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

机器人产业

- 专业契合度高: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设计、传动系统设计、运动控制等核心环节,都与机械类专业的知识紧密相关。机械类学生可以从事机器人本体设计、零部件选型、精度分析与控制等工作,将所学的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力学等知识直接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 创新空间广阔:机器人产业处于快速发展和创新的阶段,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结构形式、材料应用和设计理念,以提高机器人的性能、灵活性和适应性。机械类学生可以在这个领域发挥创新思维,参与到前沿技术的研发中,为推动机器人技术的进步做出贡献。

- 应用领域广泛:机器人在工业制造、物流仓储、医疗康复、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众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不同应用场景对机器人的功能和性能有不同的需求,为机械类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就业选择和发展方向。

因为行业壁垒比较高,所以大家想进入相关的产业那就必须在高考时提前做出选择,如果大家想进新能源车企那就尽量报考相关的大学及专业:

- 电气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可从事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设计等工作,推荐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可参与整车电子控制系统等研发,推荐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支撑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推荐东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助力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推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 机械类:车辆工程专业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石,推荐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可从事零部件研发等,湖南大学、吉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该专业实力不错。

-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电池材料研发等方面作用重大,推荐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化学专业也与电池等材料研发相关,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该专业实力较强。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可负责软件开发等工作,推荐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同样在软件系统开发方面有重要作用,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该专业优势明显。

- 能源动力类: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研发有独特优势,推荐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 自动化类:自动化专业可参与自动化生产线设计等工作,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的该专业值得报考。

相关大学推荐:

- 综合强校: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C9高校,学科综合实力强劲,在新能源汽车多个专业领域都有深厚积淀和前沿研究。

- 工科强校: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在车辆工程等相关专业优势突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在电子信息类专业实力超群;武汉理工大学在材料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方面实力强劲。

- 行业特色高校:合肥工业大学在汽车工程相关专业有特色;江苏大学在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领域有一定优势;长春理工大学在光电技术与新能源汽车电子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和教学成果。

同样的,机器人产业方向值得报考的大学及专业推荐如下:

- 顶尖综合名校: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综合实力强劲,在机器人相关的多学科领域都有深厚积淀与前沿研究,为机器人学习研究提供全面资源支持。

- 工科优势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无人机等领域国际知名。哈尔滨工业大学在空间机器人等领域成果突出,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在控制与智能仿生、软体机器人等方面实力领先。西北工业大学在水下机器人等方面有较强实力,为国防和工业领域培养机器人人才。

- 行业特色高校: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机器人操作等方面成绩优异,曾获2020年世界杯机器人中国赛灵巧操作单项冠军。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海洋机器人专业特色鲜明,在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中获世界杯冠军。

相关专业

- 机器人工程:是专门针对机器人研发等开设的专业,课程涵盖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推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

- 机械电子工程:融合机械、电子、控制等技术,为机器人提供机械结构设计和运动控制等支持,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该专业实力不错。

- 自动化:侧重于自动控制理论和技术,可使机器人实现自主决策和运动控制,东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自动化专业在机器人控制方面优势明显。

- 人工智能:为机器人赋予智能,涉及机器学习等技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研究领先,有助于培养机器人智能方向人才。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负责机器人软件系统开发等,如算法设计等,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该专业实力强劲。

- 电子信息工程:为机器人提供硬件电路设计等支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在电子信息领域优势突出。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