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单边主义倒逼亚洲结成“命运方阵”

流夏聊 2025-03-30 10:33:52

当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史忠俊在闭门圆桌会上说出“美国不玩了,我们更需团结”时,会场响起长达12秒的掌声。这场持续4天的思想交锋,最终凝聚成亚洲国家对抗单边主义的行动纲领,3月28日发布的《博鳌共识》显示,32个参与国在数字经济、供应链安全等12个领域达成79项具体合作意向。

史忠俊特别提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爆发力:2024年区域内贸易额突破12万亿美元,较协定生效时增长27%。更关键的是,数字经济条款激活跨境数据流动,中老铁路数字口岸实现通关时间压缩70%,马来西亚榴莲通过直播电商3小时售罄万吨库存。

这些成果刺激越南、印尼加速推进自贸协定3.0版谈判,将数字货币结算纳入新框架。面对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的封锁,亚洲国家正构建半导体产业“备胎链”。

日本提供先进制程技术、中国保障稀土供应、马来西亚扩建封装基地的三角体系,使RCEP区域芯片自给率从18%提升至34%。这种“去美元化”产业链,被新加坡总理黄循财称为“21世纪经济主权保卫战”。

中国—东盟中心的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东盟国家对中国投资信任指数达82.3分,较2019年提升23个百分点。这种信任源于“舒适度外交”,在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中,中国主动将油气开发争议区域缩小40%;数字经济合作中,华为帮助柬埔寨建立首个5G智慧农业试验区,却不要求数据主权。

史忠俊透露关键细节:在自贸协定3.0版谈判时,中方代表主动提出增设“中小微企业保护条款”,承诺向东盟国家转让跨境电商运营技术。这种“让利式合作”促使菲律宾放弃在数字关税问题上的强硬立场,最终促成协定提前8个月签署。

美国商务部3月对东盟光伏产品加征47%关税的行动,成为博鳌会场的反面教材。史忠俊用数据揭示单边主义代价:若东南亚光伏产能萎缩30%,全球清洁能源转型将延迟5-8年。这种“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策略,反而加速亚洲国家构建本币结算体系,人民币在东盟跨境支付占比已达29%,首次超越美元。

中马“和平友谊-2025”联合军演首次纳入网络战科目,泰国向中国采购的039C潜艇配备水下数据链,可与东盟国家共享南海态势。这些动作被《联合早报》解读为“亚洲版集体安全机制的雏形”。

当史忠俊结束专访走向会场时,大屏幕正播放东盟智慧城市群的实时画面:雅加达的自动驾驶公交、曼谷的AI医疗诊断、新加坡的量子通信基站。这些由亚洲自主技术构建的未来图景,或许正是对“美国不玩了”最有力的回应。

0 阅读:62

流夏聊

简介:分享国际领域的见闻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