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异类,千年难遇

历史的今日啊 2025-02-08 15:48:34
历史异类,千年难遇

在历史的长河里总有那么几个人物,他们没留下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迹,可就是因为做了点实在事,反倒让后人记住了很久,比如说这个吴越王钱镠,他就是个挺有意思的主。

钱镠刚开始不过是个贩盐的小商人,但他看得很透彻,知道在乱世里一个小商人想活命就得抱个大腿,所以他就投靠了朱温,这一步走得挺准。

朱温当了皇帝后就想拉拢钱镠,给他封了个吴越王还加了个淮南节度使的头衔,其实这淮南节度使就是个虚职,因为那地方根本不归朱温管。

钱镠身边的人都劝他别接受这个封号,说这样会失去独立性,但钱镠却想得更远,他说自己要学孙权那样玩游戏。

这种做法确实挺高明,表面上臣服朱温,实际上该干啥干啥,既不得罪人又保住了自己的地盘。

后来很多人劝钱镠也称帝,但他觉得这些人就是想把他也拉下水,他说这些人自己都坐在火上了还想拉别人一起。

钱镠不是不想当皇帝,但他觉得与其争这个虚名,不如干点实在事,这种想法在当时那些争权夺利的人中间挺特别。

他把精力都放在治理地方上,不像其他军阀整天想着怎么扩张地盘,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很多人都记住他。

钱镠看到杭州老被钱塘江的潮水折腾,就决定要修个堤坝,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

他组织了二十多万人,用石头木头竹子去修石塘,就是往江里一点点填,最后真把这堤坝给修好了。

这石塘不是随便修修就完事,而是用竹笼装石头沉到江里,外面还打木桩,所以特别结实,一直到清朝还能看到。

后来还传出个钱王射潮的故事,说是修堤坝的时候总塌,钱镠就带人去射箭,把潮水给吓跑了,这故事听着挺玄幻。

虽然这故事听着像神话,但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钱镠治水的敬佩,觉得他能跟自然抗衡。

这堤坝修好后,不仅解决了潮水的问题,还让杭州的城市格局有了变化,算是给后人留了个大礼。

而且这堤坝特别结实,后来的南宋时期杭州做了首都,这堤坝还在用,可以说是真正的利在千秋。

这事让我们看到钱镠不是那种只想着自己享受的统治者,而是真心想为老百姓做点事的人。

说起钱镠的生活习惯,那真是够特别的,他睡觉不用枕头,就用个圆木头垫着,就为了睡不踏实随时能醒。

他半夜醒了还不好好休息,拿个弹弓去吓唬守城的士兵,就是想考验一下他们够不够警觉。

这种习惯传着传着,后来就变成了说钱镠从不睡觉島号,虽然这肯定是夸张的。

钱镠对自己家人的要求也特别严格,留下了很多家训,教育子孙该怎么做人做事。

他临死前还留下十条遗训,虽然现在看有些老套,但确实帮助钱氏家族延续了很久。

这些家训不光管用,还让钱氏家族在后来出了不少人才,真成了个名门望族。

钱镠活着的时候,很多人夸他治理杭州有功,但他自己倒是很淡然,说后人可能会因为这个城市而记住他,也可能会因为这个城市而骂他。

这种态度挺难得,说明他知道功过自有后人评说,不会因为别人的夸奖就得意忘形。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