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王艾冰)近日,“阿尔茨海默病可以手术治疗”引发关注。2月22日,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成功实施荧光定位引导下颈深淋巴-颈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术后14小时查房,患者病后第一次完全正确说出儿子工作单位,眼睛也变得有神了。”2月23日,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周帅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患者4年前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近1年来记忆力明显下降,入院前神经心理学评估表现为中度认知障碍。

2月22日,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医生团队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手术。医院供图
记者发现,除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多家医院均已开展相关手术。
“2月18日,我们医院为一位62岁的患者实施了颈深淋巴-颈静脉吻合术,患者6年前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术前已出现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卧床不起等症状。手术后第3天,患者精神明显变好,并且对于外界的一些刺激也有了反应。”
2月23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文军告诉记者,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组织间液中的A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的沉积与脑淋巴系统堵塞有很大的关联性,而脑淋巴系统的淋巴液绝大部分引流至颈深淋巴管,因此理论上“颈深淋巴管-静脉搭桥分流术”能引流沉积的A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从而能缓解临床症状及逆转疾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施炯告诉记者,“近期该手术才将其应用到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中,国内已经有医院开展了这类手术,我们医院也开展了3例相关手术,处于单中心探索性研究的阶段,很多问题待解决,如:哪些病人适合手术?什么是最好的手术路径,手术是否可以形成统一的范式?这一手术能维持多久?手术效果和现有的药物相比有哪些优劣势?所以,这还不是一个成熟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方式,但值得期待。”
文军同样表示,“淋巴管-静脉搭桥分流术是一项较成熟的手术形式,但是将其应用到颈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仍属于初步探索的阶段,目前,除了一些医院自己探索研究外,国内多个医院也在联合进行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初步观察,该手术更适合处于疾病中早期的患者,对于此类患者,该手术形式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有不错的应用前景,但大规模开展还需等待更多的临床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