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场景里,绿植的种植有着各种各样的情况。就拿办公室来说,很多人喜欢在办公桌上摆上一盆小绿植,像绿萝之类的。绿萝好养活,可也有痛点,比如容易黄叶,而且生长速度比较慢,过段时间就没什么观赏价值了。还有在家里的阳台上,种些月季是不少人想尝试的,月季花朵艳丽,能给阳台增添不少生机,但月季的养护也有一定难度。
月季在不同地区的种植差异就比较大。在华北地区,气候相对比较干燥,光照充足,月季生长速度可能比较快,但容易出现病虫害,尤其是蚜虫。我有个华北地区的朋友,他在自家院子里种了几株大花香水月季。刚种下的时候,满心期待,可没过多久就发现叶子开始发卷,仔细一看,全是蚜虫。他就只能隔三岔五地喷药,可这样月季的生长也会受到影响。他说,每个月在这几株月季上的花费,光是买药就得几十块。
而在华南地区,气候湿润,温度比较高,月季可能会因为湿度大而出现黑斑病。华南的一个网友分享说,他种了一批微型月季在自家阳台。刚开始的时候长得特别好,花朵一朵接一朵地开。可是一到梅雨季节,那些小小的黑斑就开始出现在叶子上,慢慢地整株月季看起来都没了精神。他就尝试了各种方法,又是换土,又是调整浇水的频率,才慢慢让月季恢复健康。
现在有很多人回乡创业,选择种植月季就是一个方向。这里面涉及到很多种植的细节,其中矮化药剂的使用就是很关键的一部分。矮化药剂能让月季的植株更加紧凑,花朵也会更加硕大。比如说,在山东的一些月季种植基地,种植户们会在月季生长的早期,大概3天左右的时候,就开始观察苗的生长情况。如果发现苗长得比较高的,就会适量使用矮化药剂。一般使用后7天左右就能看到效果,苗的高度明显得到了控制。
那投入产出是怎样的呢?就拿种植普通藤本月季和微型月季来做对比。普通藤本月季生长速度快,但是如果任由其生长,藤蔓杂乱,观赏效果不好。用矮化药剂后,一株藤本月季在一个月内可以多生长出3 - 5个饱满的花芽。它每次开花的数量也更多,一次花期大概能持续一个月左右,花朵直径能达到8 - 10厘米。微型月季相对来说生长较慢,不过使用矮化药剂后,在半个月内就能让植株变得更加匀称。微型月季开花比较频繁,一个月能开两三次花,花朵直径虽然只有3 - 5厘米,但胜在一盆里能开很多朵。
除了月季,还有一些比较冷门的绿植品种。比如蓝雪花,这个在很多家庭的阳台上都能看到。蓝雪花开花的时候是蓝色的小花,特别清新。在华中地区的一些网友分享中,他们在自家的小花园里种了蓝雪花。蓝雪花的生长不需要太多的水分,大概3天浇一次水就可以了。但是它在夏季高温的时候,花朵容易凋谢,而且枝条比较脆,容易折断。对比月季,月季的花期长,花朵也大,就是养护起来更费心。
还有角堇,这是一种很可爱的冷门小绿植。在华南地区的室内种植很受欢迎。角堇的花朵颜色很丰富,有粉色、黄色、紫色等多种颜色。它的花期从11月左右开始,如果能持续到次年3月左右。角堇的生长比较缓慢,大概15天左右才会看到明显的变化。它不需要太多的光照,散光就能满足生长需求。和月季比起来,角堇不需要什么矮化药剂,也不需要太多的修剪。月季则需要定期修剪来保持造型和健康。
再看矾根,它在华北地区的一些庭院里有种植。矾根的叶片色彩斑斓,有绿色、红色、橙色等。它的生长速度比较慢,在华北寒冷的冬季,矾根可能会进入休眠期,大概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如果不做好保暖措施,矾根可能就会冻伤。而月季在华北冬季也需要做好防护措施,不然很容易遭受冻害,尤其是在花期前后,冻害可能会导致花朵掉落,花朵质量下降,影响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回乡创业种月季,前期的投入可不少。就拿购买月季苗来说,优质的月季苗一株可能要几块钱到十几块钱不等。如果在华北地区,土地租赁费用可能相对低一些,一亩地大概每年几百元。但是在华南地区,土地成本就会高很多,一亩地可能每年要上千元。在种植过程中,除了矮化药剂的投入,还有肥料的花费。种植初期,大概每周需要施一次稀薄的液肥,一次肥料的花费可能在几十元左右。
在销售方面,如果是在本地的一些集市上销售,比如华北地区的一些小镇,每逢节假日,集市上会有一些人摆摊卖花。但是如果要把月季销售到更远的地方,像一些大城市的花店,运输成本就得考虑了。从华南运输到华北,在运输过程中要保证月季的新鲜度,可能需要冷链运输,这又会增加一笔不少的费用。
而且月季的养护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时间段,养护方式要有所调整。比如在春季,这是月季生长的旺盛期,大概每隔3 - 5天就需要浇一次水,同时还要追肥,让月季茁壮成长。到了夏季,在华北地区气温较高,可能需要每天都浇水,避免月季缺水干枯;而在华南地区,由于湿度较大,浇水要适当减少,大概一周2 - 3次就可以了。同时,夏季还要注意遮荫,防止月季被烈日灼伤。
从网友的分享来看,有一个华东地区的网友,他在自家的屋顶花园种植了一批月季。他一开始没有使用矮化药剂,结果月季长得特别高,有些枝条都倒伏了。后来他尝试使用矮化药剂,在使用后的10天左右,月季的生长高度得到了控制,并且花朵也变得更加饱满了。他说这个过程虽然有点波折,但是看到最后的效果还是很满意的。
再看一个华北地区的案例,有一户人家在自家院子里种了月季。他们按照网上的教程,定期给月季施肥、浇水、修剪。不过在夏季的时候,由于华北地区的雨水比较多,没有及时做好排水工作,导致月季根部有些积水,有几株月季就烂根了。后来他们重新整理了花盆,换了新的土壤,并且更加注意排水,才让月季慢慢恢复过来。
对于那些想回乡创业种月季的人来说,了解不同品种月季的特点是很重要的。像粉和平月季,花朵大,花期长,在很多家庭庭院和公园的种植都很受欢迎。还有大花香水月季,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花朵香气浓郁,在一些旅游景区的种植可以吸引游客。不同的品种在投入产出上也有差别,像粉和平月季相对来说比较大众,市场价格也比较稳定,投入相对稳定,产出也比较可观;而大花香水月季因为花朵品质高,可能需要更多的投入来保证品质,但是卖出的价格也会更高。
这里面还有一个很多人关心的时间成本问题。从种下月季苗开始,大概一个月左右能看到第一片叶子长出来。然后再过2 - 3个月,就能看到有小花苞出现。如果一切顺利,4 - 5个月就可以开花了。但是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病虫害或者养护不当的情况,这个时间就会延长。而且在不同的地区,这个时间也会受到当地气候和环境的影响。
在种植月季的时候,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点就是土壤的选择。在华南地区,土壤大多比较黏重,透气性不是很好。如果不改良土壤就种植月季,可能会导致月季根部呼吸不畅,影响生长。很多种植户会选择在土壤中添加一些珍珠岩或者蛭石来改善土壤的透气性。而在华北地区,土壤有时候会比较盐碱化,这也会影响月季对养分的吸收。一些种植户会采用施用硫磺粉等方法来改良土壤,这又是一笔投入。
月季和其他绿植相比,在观赏价值上也各有千秋。和绿萝相比,绿萝主要是观叶植物,而月季是观花植物,月季的花朵色彩绚丽,极具观赏性。和吊兰相比,吊兰可以净化空气,但月季除了有一定净化空气的作用外,还能给环境增添不少色彩。而且月季的养护难度也比绿萝和吊兰要高一些,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的投入。
种植月季的过程中,不同的管理方式也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比如在施肥方面,如果只施肥氮肥,月季可能会疯长枝叶,但是花朵会很少。而如果氮肥、磷肥、钾肥搭配合理,大概按照3:2:1的比例,月季就能生长得更加均衡,花多叶茂。而且在不同的生长阶段,肥料的配比也要有所调整。在营养生长阶段,氮肥的比例可以适当高一点;在生殖生长阶段,也就是花芽分化的时候,磷肥和钾肥的比例要高一些。
还有修剪的方式也会影响月季的生长和开花。在华北地区,有些花农习惯在冬季对月季进行重剪,只保留植株的三分之一左右的枝条。这样可以减少植株的养分消耗,让它在来年春天有更多的能量长新枝开花。而在华南地区,由于冬季比较温暖,修剪的幅度可能会小一些,大概只修剪掉枯枝、病枝和过密的枝条。不同的修剪方式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实施,也会给月季带来不同的影响。
回乡创业种植月季,这个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涉及到很多细致的工作。从最初的的土地准备、苗的选择,到日常的浇水、施肥、修剪,再到病虫害的防治,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而且在不同的地区,由于地域、气候、土壤等条件的差异,种植的方法和管理方式也要有所不同。这也体现了农业种植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那你觉得在种植月季的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呢?是品种的选择,还是日常的养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