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国会演讲遭现实打脸,乌克兰危机暴露美国霸权局限

欣瑶谈国际 2025-03-07 16:46:28

特朗普在国会高调宣扬"美国优先"政策之际,一封来自乌克兰的求和信,却意外揭露了华盛顿政治操弄的虚伪本质。泽连斯基政府表面示弱的外交辞令下,暗藏着小国在强权夹缝中求存的生存智慧,而美国政客沉迷于制造"中国威胁"的谎言,正遭遇全球觉醒力量的反噬。

泽连斯基的公开信虽以谦卑姿态示人,实则暗含多重战略考量:首先强调"在特朗普领导下实现和平",实则为获取美国安全承诺埋下伏笔;其次提出签署"矿产与安全协议",试图将资源开发与安全保障捆绑,避免重蹈克里米亚危机覆辙。这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凸显基辅当局在美俄欧三角博弈中的求生之道。

特朗普政府加征的10%对华关税甫一落地,即刻遭遇精准反制。中国对美产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加征50%关税,直击密歇根、俄亥俄等摇摆州核心产业。欧盟的报复清单更是涵盖波本威士忌、哈雷摩托等标志性产品,价值120亿美元。多边贸易监测数据显示,美国出口商品已遭遇53国反制措施,涉及全球贸易量的38%。

美国务院炮制"中国控制运河论"遭事实打脸:巴拿马运河管理局明确表示从未有中资参与核心运营,中国仅在科隆自贸区参与商业港口建设。中巴联合声明重申"运河永久中立原则",白宫试图离间中巴关系的图谋落空。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在巴拿马设立的12个军事基地,才是运河区最大的安全隐患。

特朗普叫嚣"24小时停战"的豪言沦为国际笑柄。俄军加强顿巴斯攻势,日均导弹打击频次提升至300次,乌军防线多处告急。五角大楼承认,由于军火库存见底,对乌援助已削减至每周不足1亿美元。北约内部文件显示,欧洲国家拒绝为特朗普的"速胜计划"买单,美德在"金牛座"导弹供应问题上的分歧公开化。

中国外交部以中英双语回击美方诬蔑,揭穿"中国产能威胁论"的谎言: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市场份额不足8%,且80%产自当地工厂;光伏组件出口均价同比下降23%,让利全球减碳事业。这种坦荡与美国的霸凌形成鲜明对比,第三世界国家学者评价:"当白宫还在用19世纪的殖民思维看待世界,中国正用共享发展重新定义全球化。"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当特朗普在国会沉醉于"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幻梦,当欧洲政客为军火商的股票欢呼,发展中国家正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气候正义、数字治理等领域携手破局。霸权主义强加的世界注定难以维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曙光已然显现。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