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姓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血缘纽带,《百家姓》宋朝时成书,先后收录了504个中华姓氏,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本系列文章将按照《百家姓》原文顺序逐讲解姓氏文化。
姓氏由来:伍,Wǔ,多起源、多汉族姓氏,主要源于芈姓,以先祖名字为氏。上古帝王黄帝(本姓公孙,后改姬姓,名轩辕,又称有熊氏、帝鸿氏,少典之子,三皇五帝之一,人文始祖)有一位臣子名伍胥,春秋时期,伍胥的后裔伍参为楚国大夫,辅佐楚庄王芈旅奠定“春秋五霸”地位,封于椒邑(今安徽阜南焦陂镇),伍参的子孙后代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伍氏,伍氏家族为楚国公族,后裔尊伍胥为得姓始祖,流传至今。
春秋楚国大夫伍参
另有源于官吏伍伯、伍长,后代子孙以先祖官职称谓为氏;回族、蒙古族、满族、锡伯族其他少数民族在民族融合汉化过程中改姓为伍氏等。
得姓始祖:伍胥、伍参
发源地:春秋楚国,今湖北等地
迁徙路线:
先秦时期,伍姓活动主要在楚国,即今湖北一带。
秦汉时期,伍姓越过长江向南进入湖南,形成著名的武陵伍氏。
唐宋时期,伍姓向南和向西部继续迁徙,之后进入川黔地区,并向东南迁移,福建、浙江成为伍姓的重要聚集地。
宋朝时期,伍姓人口较少,并未收录在原版《百家姓》中。
明清时期,中国南方各地都有了伍姓的足迹,尤以江西安福多伍姓。
姓氏郡望:伍姓主要郡望为安定郡(今宁夏固原)、武陵郡(今湖南常德)、堂邑郡(今江苏六合)、椒邑郡(今安徽全椒),除以望立堂外,还有孝友堂、明辅堂、敦睦堂、务本堂、恩远堂、肇基堂、忳取堂、树德堂、敦叙堂等。
历史名人:春秋楚国大夫伍奢(今湖北钟祥、宜城一带人,伍举之子,伍子胥之父,任连尹、太子师,被费无极诬陷谋反致死)、春秋吴国大夫伍子胥(名员、贠,字子胥,今湖北监利人,伍奢之子,著名军事家、谋略家,辅佐吴王打败楚国,开挖世界上第一条人工运河胥江,修筑姑苏城)、南北朝南唐官员伍乔(今安徽庐江人,有记载的南唐唯一状元,同时也是庐江县史上唯一状元),艺人伍佰(原名吴俊霖)、伍华、伍咏薇、伍嘉成等。
春秋吴国大夫伍子胥
祠堂: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王英镇大田村伍氏宗祠,又名树德堂,该支伍氏先祖为伍子胥第40世孙伍纶备,南北朝南唐时从今湖南岳阳迁至阳新,遂兴建宗祠,后遭损毁,清朝顺治年间重建,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明清建筑风格,三进院落,抗日战争期间作为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指挥部使用,解放后作为仓库和学校使用,部分建筑遭到破坏,后重修,每年八月初八日宗祠会举行祭祀大典,为当前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伍氏宗祠,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湖北阳新大田村伍氏宗祠
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生于今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付家寨镇,死于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两地均有伍子胥墓,其中一座位于付家寨镇陈家港村委会铁匠沟村,据说为防盗墓,共筑一百座坟,九十九座假坟埋在河西(汉水西边,现属谷城县,古时属光化),真坟埋在河东,并修有一庙,老河口市现还存有历代留下的伍子胥纪念碑。
伍子胥墓
家训家规:
金陵回族伍氏世家祖训:君子慎独,立德向善
川东北《伍氏家训》:
一、孝父母:严父慈母,创业一生,养儿育女,甚是艰辛,期待儿孙,努力奋进,为人子者,孝敬为本。
二、和兄弟:弟兄团结,诚信似铁,贫富职业,莫分差别,遇事忍让,和睦谦虚,大小事务,相互帮助。
三、睦宗族:团结族人,合作共事,既讲原则,更倡风格,敬老尊贤,高风亮节,族风端正,方为美德。
四、重祭祀:缅怀先辈,寄托哀思,启佑后嗣,清明祭祖,继承遗志,保持本色,光大门庭,争创伟业。
五、修坟墓:后辈晚孙,切要用心,刻碑修墓,祖宗象征,若有垮塌,积极培新,树功立德,世代兴盛。
六、究字名:慎重取名,一定认真,按照字辈,名义要新,不犯上下,避免重名,若迁外地,严格执行。
七、正人伦:上下尊卑,君亲师位,传统美德,应当遵循,男女有别,不超原则,讲究伦理,心灵纯洁。
八、慎婚配:婚姻自主,参考父母,一生命运,慎重决策,人品端庄,勤俭为本,互敬互爱,夫妻共荣。
九、倡教育:教育强国,兴家基础,教子读书,老来有福,知识财富,愚昧贫穷,全球经济,时代要求。
现分布:伍姓在全国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湖南、广东、四川,其次分布于湖北、广西、安徽、江西等地,其中湖南分布最多,整体南多北少。
总人口:伍姓约116万人,全国排名第171,在百家姓中位列第89。
伍姓源于芈姓,始祖伍胥为上古帝王黄帝臣子,后裔伍参辅佐楚庄王成就“春秋五霸”大业,伍氏发展为楚国公族。伍参生伍举,伍举生伍奢,伍奢任太子师,少师费无极诬陷伍奢与太子建密谋造反,伍奢与其长子伍尚被楚平王处死,次子伍子胥辗转逃到吴国,辅助公子光,策划刺杀吴王僚和公子庆忌,助公子光登上王位,即吴王阖闾,吴国逐渐国力强盛。伍子胥联合孙武,带领军队攻入楚国都城郢都,对楚平王掘墓鞭尸,以报杀父杀兄之仇,后被新任吴王夫差听信谗言赐死抛江,伍子胥临终预言:“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地。”后果然应验。
伍子胥对仇人楚平王“掘墓鞭尸”
创作不易,喜欢本文章请点赞收藏,欢迎评论转发,关注作者更快获得推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