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月如初:品读军旅作家韩红月《在驿动的温情中行走》

文化集结号 2019-01-03 11:35:06

作者:毅根

合上书本之后才发觉,《在驿动的温情中行走》中简短的故事情节中所蕴藏的情感在静静淌过心房之时,早已将那些我所熟悉的脸庞投射出来。严肃的父亲、顺和的母亲、温柔的恋人、纯真的同窗、刚强的战友还有一些萍水相逢却深刻铭记的“陌生人”。书中充满温情的文字带着我和他们一一重逢,没有寒暄和拘谨,聊聊过去彼此都熟悉的事,说说眼下各自的生活境遇,谈谈我们都喜欢的话题……原来,无论我走到哪里,那些质朴的眼神传递给我的力量和感动一直就在身边,从未走远。

因为亲情

“我知道,不管我走到哪里,也走不出母亲牵挂的目光,如果我的身影是帆,那母亲的目光就是一条最长的航线,我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她的惦念!”

军旅作家韩红月对于亲情的描写,看似最质朴平实的一部分,却蕴含着最深刻绵长的情愫。男儿纵马家万里,志士吟诗泪千行。军人是刚强和坚毅的代名词,也难以掩饰亲情这份最柔软的情感。我们可以义无反顾地奔向高山海岛,在天涯海角默默扎根,却每每在万家灯火之时望向故乡;可以无所畏惧地接受磨砺考验,在风浪中练就铮铮铁骨,却因为亲人在电话里面一声“孩子”湿了眼眶;可以无怨无悔地奉献青春年华,在充满激情的岁月里甘于平淡,却时时牵挂那渐渐花白的双鬓。因为在这份刚强和坚毅的背后,是他们的无私和勇敢。

亲情是一盏灯。在“怀念父亲”里面,我看到一位在站台上压抑着情感送别儿子的父亲;在“陪母亲去看海”里面,看到一位在村口焦急等待孩子回归的母亲;在“雪地里卖菜的姐姐”里面,看到一位早早辍学支持弟弟的姐姐……他们的凝视和期盼,是一个水兵行走天涯的幸福背囊。在他们的平凡世界里面,想象孩子走的是一条不平凡的路,却不曾亲眼所见,他们能做的只是在日复一日的守望中默默支持。作者用朴实的文笔,描述着一幕幕再平常不过的生活场景,波澜不惊、大爱无痕。我期待有一天也能带着父亲母亲到属于我的海边走一走,去看看他们相伴行走却素未谋面的广阔天地,去感受他们的孩子坚定走着的这条路上的风景。让他们知道,正是因为他们的相伴,孩子才能从蹒跚学步直到逐梦大海!

也许他们终将老去,但信念的灯火不会熄灭。

因为爱情

“海是浪的归宿,孕育着浪花的激情。浪是海是使者,传达着大海的喜怒哀乐。”

书中有月和海之间的轰轰烈烈、海誓山盟,也有修鞋匠夫妇的油盐柴米、相濡以沫;有表妹灿灿的痛彻心扉,也有漂流瓶带去的甜蜜约定;有丁香花花开花谢的凄美,也有大岭山里的那一抹美丽感动。这些爱情有浪漫也有沉重,有朴实也有华丽,或许这就是爱情的本色。但无论怎样,它是人生中最值得珍藏的一部分。对于水兵而言,浪与海的故事才是属于他们的爱情剧本,无论看多少次,都会叫人感动!

在作者的笔下,军人有铁打的筋骨,也有似水的柔肠。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爱的真谛。

那些场景里面,一位风华正茂的女子,结束漫长的等待,不顾坎坷遥远的路途,到千里海疆的一角去追寻自己心中的幸福。柔软的沙滩是他们婚礼的殿堂,婆娑的椰林轻轻为他们咏唱,皎洁的明月见证他们的永恒。在这之后的日子里,没有花前月下、朝夕相伴,更多的是咫尺天涯、守望幸福。理解、信任和等待。她用纤弱的双手担起一个家庭的责任,为他撑起一片晴朗的天,让他放心去追逐自己的梦想。他用伟岸的脊梁守卫一个国家的安宁,待到顺利归航,把她的名字也刻在闪闪的军功章上面。

因为友情

“战友是琴,弹奏一生的美妙;战友是茶,品味一生的清香;战友是笔,书写毕生的乐章;战友是歌,唱出一辈子的快乐。”

友情不一定是人生的主线,但战友情一定是军旅人生的主线。

在讲述友情的“友情公寓”这一部分,作者用浓重的笔墨描写战友之间的喜怒哀乐。在紧张而活泼的新兵连里初识战友,在寂寞而荒凉的海岛上相伴相扶,在火热的训练场上共沐风雨,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互诉衷肠,在离别的那一刻泪眼朦胧、依依惜别。在这些场景里面,我们都能找到一些熟悉的影子,听到一些熟悉的声音。我想,不光是作者,对任何一个有过军旅经历的人而言,“战友情”都是一生的话题。

没有人像我们一样。穿着同样军装、唱着同样的军歌、喊着同样的口号、迈着同样的步伐;为了同一个家园、怀着同一个信念、追逐同一个梦想。我们在最美好的年华里,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彼此的青春。为了一招一式的输赢,可以把彼此当做最凶险的“敌人”,却相互搀扶着走过最坎坷的道路,在跨越终点线的那一刻依然紧握着双手。即使有一天脱下军装,无论走向哪里,“战友”是我们之间永远的标签,“战友情”永远是那根连着共同梦想的线。

此生愿结忘年好,与子同袍报太平。

掩卷暇思,温情涌流。在傍晚的海滩上,我仿佛看到一个年轻的水兵,微笑中流露出稚气和倔强,勇敢地奔向大海。

韩红月简介:军旅作家、诗人,中国新闻图片社特聘记者、喜欢书法。现任人民海军报社记者、副刊主编,海军上校军衔。

多次随海军编队出海训练、出国访问。其作品有:《现代家庭平安宝典》《每天读点礼仪学》《在驿动的温情中行走》《在驿动的诗行中行走》《在驿动的大洋中行走》《在驿动的城市中行走》《大国力量》《散文艺术新论》《中国军人礼仪》《我是自由行走的月》,主编《影像人物》《永远的连队》等。

二十多年来笔耕不辍,在军内外报纸杂志发表大量文章,多篇文章获奖,个人两次荣立三等功。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