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书,读一位当代军人丰富的内心世界;读一卷诗,读一位军旅作家眼中的百态人生——韩红月,一位铁骨丹心的海军上校,一名月色中的行吟者;《我是自由行走的月》,一部笔随心走的诗集,一阙言浅情深的歌。
一册在手,天地辽阔,月影半掩,小路蜿蜒,一往无前——封面设计恰到好处。这部诗集,不应当成一本书来读,宜作一轮月来赏:赏月,赏红月,赏一轮灵魂跃动的月。这轮月,有着军人的情怀与担当,有着诗人的浪漫与柔肠。
卷首语《我是自由行走的月》真情表白,开篇曲《我是自由行走的月》轻松歌唱。当真是自由的行走啊!行到家乡,乡情无改,亲情常在;行到远方,友人絮语,恋人呢喃;行到海上,浪花歌唱,战舰起航。
情丝万缕,哲思千般,儿女心态,家国情怀。生活的感悟,精神的升华,尽在一轮月明中。一百余首以月为题、数倍以计与月相关,是诗行,是心曲,是月的足迹。无法一一细说、唯可读来行行细品。这是一曲四季的歌。东风起时,“铺开春天的信笺,把这个季节的大爱涂满”《春风》;细雨落时,“呼吸着春潮的味道,让心与雨一起舞动起来”《春雨》;夏至之时,“不止有清凉的雨,还有往日的歌”《夏至》;秋意浓时,“灵魂的潜入,竟是如此的刚强”《秋的记忆》……最爱那一场小雪呀!“不做时间的过客,不惹俗世的纤尘”《小雪》。
这是一幅生活的画。一杯清茶“将岁月凝结在柔弱的舌尖之上”《一杯清茶》;一扇轩窗让人“读懂这朦胧的光芒”“一颗心总是向着太阳”《一扇朝北的窗》;一朵玉兰“用爱等待着生命的绽放”;一株小草“于灿烂花丛中写下最美的注脚”……
这是一颗赤子的心。母亲是永远的依恋,“有了你,不管脚下再泥泞的路,我们也能走出一个明媚的春天”《写给妈妈的诗》;父亲是永恒的靠山,“你是一首无言的诗,我的心始终在默默地读”《父爱如山》;无论走出多远,故乡总是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苦苦迷恋着这片贫瘠的土地,总想为她添几件梦的衣裳”《故乡的云》“三十年回趟老家,醉倒在梦中的故乡”《梦回故乡》……
这是一缕军人的魂。青春与海疆共舞,“守望这片海,变成你的迷彩,让使命与生命同在”《守望》;生命与国防同驻,“愿与你为伍,永远屹立在祖国的边防线”《界碑》;一颗心澎湃着大国力量,“远方吹响强军的号角催人奋进,前方迈进新征程的脚步不可阻挡”《我心向海》!情思是自由的,笔势亦是自由的。或反复吟哦圆融似月,如《最美的相遇》《我的月亮我的河》;或一气呵成月华倾泻,如《生命的律动》《生命是一种孤单的跋涉》;或轻盈爽利俏比钩月,如《月的遐想》《风中的精灵》;或婉约悠然轻纱笼月,如《月夜》《暖暖的月光》;或字句铿锵月轮高悬,如《壮志未酬》《月光下的八一舰》;或柔情缱绻月藏柳梢,如《小雨的邂逅》《你悄悄地来到我身边》……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读者,不善研究多么高深的诗艺奇巧。至于阅读诗歌,诡谲深奥者固可思可叹可扶额可拍案,清浅明快者亦可悟可感可畅想可雀跃。《我是自由行走的月》,平凡而不流俗的意象、简明而不浅薄的语言,构织出真幻相谐的意境、曲直相宜的情调。于我而言,是山巅听泉的悠远,是月下品茶的惬意,释怀处会心一笑,感伤处蹙眉一叹,沉思处凝然不语,激越处拍手称道。目之所及,心之所感,如此,便当得一个“好”字。
红月老师人真诗亦真,我始终相信这点,源自两件小事。曾把他亲自诵读的《我是一朵小小的浪花》播放给学习口才的孩子们听,孩子们评价说“这位诵读者好像没用什么技巧,但是真的很有感觉啊!”当把这位“诵读者”的身份告诉他们,“哦”的一声齐齐响起,“海军心里的歌呀!”童言无忌,童言最真。一句“海军心里的歌”,算得最高评价了吧!又记得2017年缠绵病榻,偶见阳光爬过北窗,欣喜之余拍照给红月老师。当日收到回复,便是那首《一扇朝北的窗》,一株向日葵的想象瞬间抚平我浮躁的心。
红月老师从不会“为赋新词强说愁”。其文其诗,无非生活的掠影、内心的悸动。红月,“在广袤的天空里,在自己的轨道上自由行走,走出了风采,走出了精彩,走出了不一样的人生”(扉页韩红月老师自述)。此刻的我,便在这月华清辉中,漫步静思,逐月如梦。
韩红月:军旅作家、诗人,中国图片社特聘摄影师,喜欢书法。现任人民海军报社记者、副刊主编,海军上校军衔。
多次随海军编队出海训练、出国访问。其作品有:《现代家庭平安宝典》《每天读点礼仪学》《在驿动的温情中行走》《在驿动的诗行中行走》《在驿动的大洋中行走》《在驿动的城市中行走》《大国力量》《散文艺术新论》《中国军人礼仪》《我是自由行走的月》,主编《影像人物》《永远的连队》等。
二十多年来笔耕不辍,在军内外报纸杂志发表大量文章,多篇文章获奖,个人两次荣立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