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8年12月15日这一天,第12兵团迎来了它的结局。当时啊,除了副司令胡琏等一小部分人得以逃脱之外,这个兵团的绝大部分将领,其中就包括兵团司令黄维,都被生擒活捉了。而且啊,整个第12兵团,足足有十二万人之多,就这样全部被歼灭了,一个都没跑掉呢。
话说胡琏在一番情况之后成功逃脱了,随后呢,他便依照蒋介石下达的命令,开始着手收拢那些从长江以北一路溃败逃窜到江南的残余部队。不仅如此,他还到处抓人,抓了不少壮丁来充作新兵,就这样七拼八凑的,好不容易才凑出了两个军的兵力,总算是让十二兵团的建制得以恢复。再看黄维呢,他就没胡琏那么幸运、那么能跑啦。在战斗过程中,解放军战士把他从坦克里给喊了出来,他也就此成了俘虏。这一当俘虏,时间可就长了去了,一直到1975年的时候,他才作为最后一批被特赦的人员重获自由呢。
关于黄维是怎样被擒获的,在史料当中至少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说法。不过呢,笔者个人是更为相信文强所回忆的内容的。这文强和黄维啊,他俩被俘的时间那可是前后脚的事儿,而且特别巧的是,后来又在同一天获得了特赦呢。在淮海战役那个时候,文强的身份可不一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还算是黄维的长官呢。文强当时担任的是“徐州剿总”前线指挥部的中将副参谋长,并且还代行参谋长的职责。在当时的作战部署当中啊,黄维所率领的十二兵团,还有李延年带领的第六兵团、刘汝明负责的第八兵团、邱清泉指挥的第二兵团以及李弥统领的第十三兵团,按照相关的规定,那可都是要听从杜聿明以及参谋长舒世存和副参谋长文强他们的指挥调度的。
在1975年获得特赦之后,黄维和文强两人都担任起了政协文史专员办公室的专员这一职务呢。当时,在相关的学习小组安排里,文强担任的是组长的角色,而沈醉则是副组长,黄维呢,是这个学习小组中的组员哦。
文强和黄维的交情可不浅呐,从1948年他俩一同被俘开始,一直到1989年黄维病逝,这中间至少有着四十年呢。就因为这长达四十年的交情,所以文强在他的回忆录里,那是绝对不可能去抹黑自己这位“老朋友”黄维的。文强在回忆录里是这么描述黄维被俘经过的呢。黄维所率领的主力军是十八军,这支部队可是配备着全套的美式装备哦。当时啊,十八军压根就不清楚黄维的作战计划。部队出发之后呢,突然之间就出现了几个口子,这一下子,解放军就顺势进去了三四个纵队呢。十八军的少将军长杨伯涛看到这情形,急得连声喊着“糟了糟了”,赶忙把汽车都集中起来,想要摆开一道防线来阻挡一下。这时候黄维也着急了,他直接坐上一辆坦克车,就想着能冲出去呢,可哪能那么容易,最后还是被解放军给堵住了。只听解放军战士喊着“下来!下来!”就这样,黄维就被俘了。
在当时那个场景下,并没有出现什么特别惊心动魄的战斗画面,也不存在黄维负隅顽抗的情况哦。就只听解放军喊出了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这黄维呢,就老老实实地举起手来投降啦。那黄维为啥会这么“乖巧”地就投降了呢?其实这里面是有缘由的。他,心里存着那么一丝侥幸呢。他琢磨着编出一个假身份,想着靠这个办法蒙混过关,然后还能领上两块大洋当作路费,好顺顺利利地“回家”去呢。要知道,好多蒋军的将军之前可就是用类似这样的招数给逃掉的哦。就比如说那第十三兵团司令李弥吧,他可比黄维的运气要好上那么一点儿呢,而且,他装伤兵装得那叫一个像,所以最后还真就成功地逃出去啦。
黄维在逃跑这件事上,跟李弥比起来,那经验可就差远啦。李弥或许有不少成功逃脱的法子,可黄维就没那么在行咯。而且啊,这逃跑过程中,身边那些所谓的“队友”表现也不咋地,接连好几个都被人家给识破了身份呢。这么一来,黄维想要蒙混过关就变得更加困难啦,毕竟周围的情况因为“队友”被识破变得更加不利,他想顺利跑掉可就没那么容易喽。
有这么个人叫杨伯涛,他可比黄维更早被俘虏,而且也更早暴露了身份呢。当时啊,他选择跳水想要自尽,可那水太浅了,根本淹不死人。不仅如此,那水还特别凉,他在水里冻得不行,最后只能挣扎着爬上岸来。上岸之后呢,他还谎称自己是“书记官”,企图蒙混过关呢。
杨伯涛自己宣称是书记官的身份,而黄维呢,在填写被俘人员登记表的时候,很随意地编造了这么几句内容:说自己叫“方正馨”,是江西弋阳人,在十四军担任上尉司书的职务。
当我们仔细去查阅淮海战役的相关史料时,便会留意到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这场战役中被俘的那些将军们,他们在表明自己身份的时候,不是自称是文书,就是自称是军需官呢。就拿杜聿明来说吧,他居然把自己说成是“高军需”啦;还有文强呢,也自称是“上尉书记官”了。
那“高军需”被识破的经过,真的就和咱们在电影、电视剧里头看到的差不多呢。既然说到这儿了,那下面咱们不妨把目光转到黄维和文强被俘之后的种种表现上去瞧瞧吧。
黄维被俘虏的时候,按虚岁来算都已经四十五岁啦。大家想想啊,要是比他小十岁的沈醉自称是上尉文书,说不定还能有人相信呢。可黄维呢,当时那模样,大大咧咧的,而且胡子乱得很,要知道那是因为他之前好多日子都在奔波,根本没功夫打理自己,可不像后来在战犯管理所的时候那样留着飘飘的长须,看着还挺有派头呢。就他这样,还自称是书记官,那些管理人员哪能信,直接就问他:“你入伍之前是做什么的?还干过别的什么事儿没?”
黄维一上来就把时间给弄错了。他是这么说的:“我从民国十七年(也就是1928年)就开始担任小学教员的工作啦,在教员这个岗位上干了整整六年呢。之后又当了一年的科员,再之后就入伍去了。”
只见管理员手里拿着登记表,脸上露出笑容,对着面前的人说道:“你之前不是讲自己今年十月份才进入部队当兵的嘛。这才过去一个月,居然就当上上尉了,这速度可真够快的呢。哎,我顺便问一下啊,你这一个月能拿到多少薪水?”
你知道吗?黄维啊,要是他能清楚军饷被克扣之后,到了上尉那一级究竟还剩下多少钱的话,说不定就不会那么轻易地被俘虏啦。当时呢,被问到这个情况,他也只能含含糊糊地说出一个“七十多元”的数字来应付一下。可等人家接着问他到底是七十几元的时候,他就变得话都说不利索了,还慌张地说道:“你看我真糊涂……姓名不符,甘愿挨枪毙!”一副很狼狈的样子呢。
黄维在这件事情上一直含含糊糊的,始终不肯改变他之前的说法。但他却疏忽了一个关键情况,那就是十二兵团可是有着整整十二万人呢,结果却被全部歼灭了。而且,在被俘的人员当中,还包括了像中将兵团司令兼八十五军军长吴绍周这样重要的人物,总共是有二十七名将军被俘获了。要知道啊,在这么多的俘虏当中,只要有任何一个人出来指认他黄维,那他可就无论如何都逃脱不掉了。
在相关事件中(由于某些原因,具体是谁进行指认的,这在史料里处于保密状态暂未公开),黄维面临指认的情况。之后呢,他终于在登记表上如实填写了自己的相关信息,上面写着:“本人名叫黄维,军衔是陆军中将,年龄为四十三岁,籍贯是江西贵溪。”
话说黄维啊,到最后终于把头给低下了,心里呢,也彻底打消了想要脱逃的那种幻想啦。再来说说文强,在他写的回忆录里头,对于黄维被俘以及被识破的那段经历,只是很简单、很平淡地描述了一下,可没有那种调侃的心思哦。而且呢,他在写自己被俘还有被识破的情况时,那可是写得相当详细呢,甚至有些情节还特别搞笑呢。
文强曾回忆起这样一段经历,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杜聿明一心只想着自己赶紧逃跑,全然不顾文强还留在那个充当“徐州剿总”临时指挥部的冰窖之中。文强后来回忆说:“我仔细数了数我身边的人,就只剩下九个人啦。没办法,我们只能想办法逃出那个冰窖。之后,我们一直往东南方向跑,大概跑了二十华里左右,来到了一条小河边,实在跑不动了,就在那儿停了下来。然后我们发现了一个洞,就赶紧钻了进去,先躲一躲再说咯。”
那些年轻的小战士们在战斗中成功缴获了不少武器,这可算是不小的收获。但他们当时没太留意,居然忽视了文强这么个重要的“大鱼”在呢。后来,来了几位年纪稍长些的战士,他们经验相对丰富些,一下就发现了文强他们的重要性,然后就把文强等人妥善地送到了二十多里外专门关押俘虏的营地去了。
在俘虏营当中,文强给自己报的姓名是“李明”,职务是“上尉书记官”。就在这时候,他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自己现在报的姓是“李”,可他也搞不清楚这和表哥所使用的化名之间到底有没有什么关联。
文强非常坚决地声称自己就是上尉书记官,别人要是再多问几句,他就会着急发火。在这种情况下,解放军有一位姓肖的政委出面了(不过在文强的回忆录里并没有提及这位政委的名字)。只见这位肖政委说道:“你们那个前线指挥部啊,原本是有一个中将副参谋长的。随着战事发展,到了最后阶段呢,这人又升职成为代参谋长啦。这个人的外貌特征是身材高高的,而且比较瘦。我就问问你,你这个自称上尉书记官的,认不认识这么一个人呢?”
文强仍在那儿企图蒙混过关,他说道:“当时距离太远啦,我不过就是个上尉书记官罢了,别的那些事儿我可都弄不明白。”
肖政委脸上露出了笑容,缓缓说道:“有这么一个人,他是来自湖南长沙的,军衔是中将呢,姓文,名字叫做文强。”
文强心里明白,肖政委对相关情况是十分了解的,可他呢,就是不愿意承认那些事儿。肖政委呢,也觉得不太好一下子就把话给挑明了。于是,肖政委就吩咐人给文强端来了一碗面条,这碗面条可不一般,上面还放着两个荷包蛋呢。肖政委还很客气地表达了歉意,说道:“按说,这饭食至少也该有两个菜才像样,可现在是作战时期嘛,条件有限,只能先委屈你一下啦。你别急,再过一会儿啊,就会给你送被子过来的。”
文强酒足饭饱之后,舒舒服服地休息了一番。就在这时,肖政委手里拿着一张照片走了过来,他对着文强说道:“瞧瞧,你就是那位中将参谋长。想当年在东北的时候,你就已经是中将啦,那时候的你,可真是威风凛凛呐。”
肖政委当时把自己头上戴的帽子取了下来,然后很有礼貌、客客气气地将这顶帽子戴在了文强的头上,并且邀请文强去给那些被俘的军官们讲一讲话。这文强呢,有了肖政委给他的这顶新帽子之后,态度就不像之前那么倔强了。只见他站到了一张八仙桌上面,对着众人讲了好一番话呢。这一番讲话之后,就出现了这么个情况,居然有十一个将军级别的战俘都承认了自己的身份啦。
过了大概两三天的时间,肖政委亲自将文强给送到了徐州,让其登上火车出发。这一路啊,火车途经梁山,最后把文强送到了山东潍坊的一个大村庄里,安排他住在了当地一户地主的家中呢。
文强从车上下来的那一刻,一眼就瞧见王耀武正在门口迎接着呢。这时候,王耀武还说出了在电视剧《特赦1959》里特别有名的那句话,他拉着文强的手说道:“哎!你也来了!”随后,又从里面走出来七八个人,这些人可都是中将及以上级别的呢。在这些人当中,有两位是孙元良兵团的军长。文强见到他们后就问道:“你们的兵团司令呢?”结果他们回答说:“早就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