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子珍病逝后,上海要求一切从简,贺家人反对:她是中央直管干部

百年小人物 2024-12-11 04:47:42

1927年6月中旬,在永新开展革命工作的贺敏学等80多名共产党人被国民党右派收买的土匪武装逮捕入狱。事发当晚,贺子珍因不在家逃过一劫。

第二天,贺子珍趁着夜色逃离了家乡,并等天亮后,让一位农民前往探监,查看情况。随后,她收到了兄长贺敏学秘密递出来的求救纸条,上面写着:

“速找袁文才、王新亚营救。”

贺子珍不敢耽误,立即带着纸条马不停蹄赶往宁冈茅坪见袁文才,袁文才此时已经是一名共产党人了。得知消息后的他,立即联络并组织了一支队伍攻下了永新县城,将狱中的党员和进步人士救了出来。

为了暂时避难,大家跟着袁文才来到了宁冈茅坪住了下来。一个多月后,风声渐渐没那么紧张,在这里暂避风险的同志们先后离开回到了家乡。但在袁文才的挽留下,贺敏学和贺子珍没有立即离开。

就在这时,毛主席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了井冈山。在这一过程中,贺子珍是做了工作的。当时,她扮作村姑的模样来到三湾打探消息,通过标语、口号等确定了这是一支共产党的部队后,袁文才这才派人与毛主席取得了联系。

当毛主席上了井冈山后,贺子珍看着眼前久闻大名的毛主席,情不自禁地观察起他来。虽然看脸色略显疲惫,但他的双眼却炯炯有神。

一个多月后,贺子珍被调到前委,来到毛主席身边工作。1928年春节前的半个月,贺子珍陪毛主席先后在宁冈、永新开展社会调查,贺子珍能吃苦、善于联系群众,有了她做翻译,毛主席的调查工作进行得相当顺利。

每天朝夕相处,在一起工作,两人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1928年6月,毛主席与贺子珍结为革命伉俪。在此后十年间,夫妻俩陪伴彼此度过了无数风风雨雨,贺子珍经历了数次生育痛苦和丧子之痛,毛主席则经历了政坛上最凶险、最起伏不定的十年。

1938年,贺子珍不顾毛主席多次劝阻,怀着身孕毅然决然地前往苏联。来到莫斯科后,她满怀希望能够通过手术取出自己身上的弹片,但医生检查后却给出了她否定的结果,这让她大失所望。

不久后,贺子珍生下儿子。小生命的到来给她阴郁的心情带来了极大安慰,她开始一边照顾着儿子,一边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投入到了学习中。

然而,这样的日子没能持续多久又破灭了。儿子十个月大时,不幸感冒转为肺炎,最终夭折。这时,她又收到了毛主席与她结束婚姻关系的来信。接二连三的打击令贺子珍十分痛苦。为了让她振作起来,毛主席特意将两人的女儿娇娇送到苏联。娇娇的陪伴再次令贺子珍振作起来。她带着岸英、岸青和娇娇在苏联生活。

1947年,在王稼祥夫妇的帮助下,贺子珍带着娇娇和岸青回到了哈尔滨。然而,因为种种原因,当年工农红军中的第一位女战士却迟迟没有参加建设新中国的工作。

1949年,贺子珍来到上海,住在哥哥贺敏学家中,当时,毛主席曾向上海方面表态贺子珍的一切开支均由自己负责。陈毅听说后,当即表示“一个贺子珍,上海养得起。”就这样,上海方面承担了贺子珍的生活费用。

1976年,毛主席逝世,这对贺子珍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打击。这一年冬天,她突然中风,左半身偏瘫住进了医院。

在医务工作人员的精心照料下,贺子珍的身体逐渐好转。1979年,贺子珍被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这位在中国革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红军战士沉寂多年后,再次出现在了全国人民面前。

得知消息后的贺子珍十分高兴,她激动地说道:“没想到组织上还记得我,感谢党、感谢国家。”

此后,贺子珍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她梦想着恢复健康后能够继续为党和国家工作。

同年秋,贺子珍向中央申请去北京并获得批准。她终于来到了魂牵梦绕几十年的首都。几天后,贺子珍便在李敏和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一起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

尽管大家一再劝她要控制好情绪,不能哭,但当来到毛主席遗体旁后,贺子珍还是痛哭流涕,久久不愿离开。

因考虑到她的身体,中央将她安排在北京301医院,期间,邓颖超、康克清等老战友纷纷前往医院看望她。这给她带来了很多快乐。

之后几年,贺子珍能够随意在上海和北京来回。1984年3月开始,贺子珍连续多日高烧不退,引发多种并发症,病情凶险。李敏、孔令华、贺敏学等家人纷纷赶来上海。

4月19日下午5时,贺子珍抢救无效病逝,终年75岁。上海市委向贺家人反复强调中央决定丧事从简,不开追悼会。

贺敏学的女儿贺小平一想到姑姑生前所受的委屈,再也控制不了情绪,开口说道:“我姑姑情况不一样,她已经隐姓埋名几十年了。这已经是最后一次了,要给她恢复名誉。”

原本上海市委打算将贺子珍的骨灰安放在龙华烈士陵园,但贺家人都不同意,一方面是因为贺子珍是中央直管的干部,另一方面,李敏一直在北京。

上海方面在得知贺家人的态度后,说道:“如果放在八宝山的话,也只是放最后一厅。”

贺敏学已经有些生气了,他当即回答道:“无所谓。”

见贺家人在此事上的坚决后,上海市委只好将这一情况上报至中央。后来,邓小平亲自拍板说:“贺子珍同志的骨灰放在八宝山第一厅,政治局委员以上的干部全都送花圈。”

这样,贺子珍的身后事终于确定了下来。4月25日,贺子珍同志的追悼会在龙华殡仪馆举行,但因为控制参加的人数和影响力,上海市委压下了贺子珍的讣告没有发。这也导致当天出席追悼会的人并不多。但贺子珍对中国革命所做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参考资料:党史文苑2009年21期、报刊荟萃(上)2009年8期、世纪2016年4期、中外文摘2018年8期、人民周刊2012年3期、党史纵横2016年12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