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卿曻
编辑|江卿昇
前言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一道行政命令,在跨境电商界引发轩然大波,这项针对800美元以下小包裹取消免税待遇的新政。
被外界普遍认为针对中国的又一项贸易制裁举措,出人意料的是在中国方面没有做出任何让步姿态,美方竟在短时间内就宣布取消了这一备受争议的新规定。
美方竟在短时间内就宣布这一备受争议的新规定,背后有怎样的考量?面对来势汹汹的贸易战,中美两国经贸关系将何去何从?
特朗普政府对跨境电商下手
曾经中国跨境电商享受着800美元以下商品免征关税的优惠政策,这一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廉价商品大量涌入美国市场。
也造就了海量的小包裹直邮潮流,美国官方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24年,申请低价货物免税进入美国的包裹数量,从1.39亿件激增到13.6亿件。
10年间增幅高达近9倍,面对这股洪流,特朗普政府终于坐不住了,他们给出的理由是,这一免税政策给美国带来大量税收损失。
同时也为芬太尼等非法物品入境大开方便之门,然而取消免税究竟是为民除害,还是另有所图,外界心中自有判断,毕竟这一新规损害的可不只是中国卖家的利益。
美国广大消费者的钱包同样要“受伤”,此举在美国国内是否真的得到支持,也有很大疑问。
从时间点上看,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取消跨境电商免税,其实出乎很多人的预料,要知道,这个政策已经实施了多年,为何到现在才想起要改弦易辙。
这其实是特朗普政府在贸易战中对中国发起的一次新进攻,目的是要给对方施加更大压力,不过从中方迅速做出的反应来看,这颗“压力弹”的威力恐怕不及预期。
实际上特朗普政府此举看似意在打压中国,实则更像是在向国内制造业团体交差,毕竟2024年美国大选结果已出。
特朗普需要兑现竞选承诺,向选民展示他在保护美国利益,打击外国竞争对手方面的政绩,从长远来看,试图通过这种粗暴的施压手段逼迫中国就范,无异于饮鸩止渴。
一味挑起对抗,最终伤害的只会是包括美国自身在内的全球产业链,与其如此,美方还不如放下成见。
以务实,理性的心态回到谈判桌前,通过平等对话来解决分歧,这才是负责任大国应有的胸襟和气度。
中方反制措施效果
面对美方取消跨境电商免税优惠的突然袭击,中国的反应可谓淡定从容,外界原本以为中方肯定免不了慌忙上门讨价还价一番。
让人惊讶的是中国非但没有露怯,反而针锋相对,打出了一套令美方猝不及防的反制组合拳。
首当其冲的,就是一系列对美国能源产品的反制裁措施,中国宣布对美国原油,煤炭,天然气等大宗商品开征额外关税。
看似不痛不痒,实则杀伤力巨大,要知道美国页岩油气产业正处在关键发展期,中国又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失去中国市场的话。
后果不堪设想,此外中国还对美国科技巨头谷歌展开反垄断调查,这同样是击打美方痛点的一记重拳,毕竟科技领域的主导权争夺,一直是中美角力的焦点。
在内外交困之下,美国骑虎难下,只能选择快速止损,特朗普政府迫于压力,不得不在短时间内宣布取消了跨境电商新规。
这一结果无疑再次印证了中国捍卫自身权益的坚定决心和不可小觑的能力中国完全有理由采取对等反击,奉陪到底。
当然中方此次反制,并非是一时冲动或者逞一时之快,而是经过了审慎的战略考量,通过坚决回击,我们既表明了对美方极限施压政策的不接受。
又展示了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一贯立场,同时,适度反制也是在向美方释放善意,为缓和两国关系留下回旋余地。
中美关系
特朗普在跨境电商免税问题上的急转弯,看似为中美经贸摩擦降温,但绝不意味着美方真心想与中国重修于好。
尤其是美国国会中的一些人物,仍然视中国为头号威胁,对华“妖魔化”的言论屡见不鲜,以联邦参议员马尔科·鲁比奥为例。
这位来自佛罗里达州的共和党人,一直是美国国会中对华最强硬的鹰派代表,他曾提出多项针对中国的法案和决议,呼吁对中国在人权、贸易、台湾等问题上采取更为严厉的立场。
就在不久前的国会听证会上,鲁比奥还公开宣称,中国是美国有史以来面临的“最强大、最危险的对手”,一席话,道出了美国政界当前对华观的主流。
他们眼中,中国的快速发展已经构成了对美国霸权的现实威胁,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遏制中国的崛起。
可以看出鲁比奥的言论,绝非一家之言,而是美国朝野上下对华认知的缩影,从特朗普到拜登,从民主党到共和党。
虽然在许多内政议题上针锋相对,但在对华问题上却异曲同工,竞相吹响遏制中国的号角,以至于近年来,美国无论国内民生多么困顿,总有政客故伎重演。
把中国当作转移矛盾的替罪羊,一个更加强大的中国,必然会引发现有国际秩序的调整和再平衡,但这绝不意味着中美必须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走向全面对抗的不归路,实现中美这两个大国的和平共处,不仅事关两国人民福祉,也关乎世界和平与繁荣,而要做到这一点。
除了中方的战略定力,更需要美方放下傲慢与偏见,以开放,平等,互利的心态去对待中国的发展。
王毅访美为中美对话提供新机遇
关键之际,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即将访问美国,为两国高层对话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据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透露,王毅将于2月中旬抵达纽约,
出席联合国安理会会议,并主持相关高级别会议,借此机会中美两国外长很可能进行一次正式会晤,为两国元首会面做准备。
事实上尽管中美关系阴晴不定,但中方始终坚持对话解决问题的立场,把中美关系的大门敞开,正如傅聪大使所强调,中美合作对于应对全球性挑战而言至关重要。
双方在气候变化,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等诸多问题上利益交融,需要加强沟通协调,中方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通过对话管控分歧,拓展合作,推动两国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
王毅访美无疑传递出了中方致力于缓和中美关系的善意和诚意,中方不仅以开放的胸襟欢迎美方来华对话,也愿意走出国门,用实际行动消弭双方的猜忌。
这本身就是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生动写照,彰显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致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相比之下美方尤其是对华强硬派的反应,却不免让人感到遗憾,面对中方释放的善意,鲁比奥等鹰派人士非但不思如何把握机遇。
反而变本加厉地抹黑中国,甚至将矛头对准来访的中国外长,他们似乎已经丧失了基本的外交礼仪和职业操守,为了一己之私而罔顾中美关系大局。
结语
一个小小的跨境电商新规,折射出中美经贸关系的复杂博弈,单方面的施压和炮舰外交,已不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
只有通过平等对话,以理性包容的心态去化解矛盾,才能为两国关系健康发展开辟广阔前景,王毅外长即将访美,为缓和目前紧张的两国关系提供了宝贵契机。
希望美方对华鹰派能以长远眼光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共同维护这一事关全球的重要双边关系,造福两国和世界人民。
参考资料
大众日报2025年1月27日《弦外音|从 “狂妄无知” 到 “好自为之”,鲁比奥的外交剧本该改了》报道
齐鲁壹点2025年2月6日《果然财经|低于800美元商品被取消免税,跨境电商该如何应对》报道
上观新闻2025年2月5日《热点问答 | 美国邮政一度停收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包裹,什么原因?影响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