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听得最多的消息,最关心的问题便是每日疫情的新增人数与死亡人数。
关于疫情的文章与视频整日充斥着大家的眼,也撞击着大家的心,全国上下情系一心。
有人说,我们的祖国生病了,听到这话,我也是禁不住泪如雨下,是啊,我们爱着的祖国生病了,可是我们万众一心,都在竭尽全力的为我们祖国治病,也相信天可怜见,一定会尽快好起来的。
在灾难面前,人们似乎都在开始反思自己以往的行径与人生追求,生命在健康与死亡面前,什么名利、财富、身份地位,居然变得一文不值,活着,仅仅是平安有心的活着,就已是世上最满足的事情了。
夜晚,我站在阳台上,望着万家灯火,寥寥星光,凉风习习,让风吹醒着头脑,却吹不散心中的乌云,想起疫情之下发生的此间种种,瞬间泪目。
这让我不禁又思考起贯穿人一生的一个哲学问题:生与死。
如何正确的看待生死年华不断涌来,时光不断退去;每一秒间,流转着生,流转着死。——余德慧《生死无尽》
生死本是人生常态,面对“生”,我们喜悦,期盼;面对“死”,我们逃避,忌讳。
为什么大家对于本就是相同性质的生与死,却产生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与观念呢?
因为“生”代表希望,开始;“死”代表终止,消散。
人们总是愿意接受拥有害怕失去,愿意看到希望害怕失望,愿意团聚害怕离别。
可是无论我们怎样去回避死亡的问题,它都是一门生命科学,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摆在我们面前,人人都要面对的事。
社会的教育不应回避死亡,而是应该有着正确的导向,教会人们如何面对死亡,学会临终关怀与不惧怕死亡的到来。
索甲仁波切说:希望每个人既不怕死,也不怕活;我希望每个人死得安详,死亡时能够得到最有智慧、最清明和最温柔的关怀,我希望每个人透过心性和真相的了解,找到终极的快乐。
只有人们都认识到死亡的意义,才会更加珍惜活着的机会与时间,才会更加清醒的知道,在自己活着的有限岁月里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应该怎么活。
对于死亡的临终关怀与教育,才会让人清醒的活着,活出“生”的价值。
不辜负生,不害怕死中年之后,人要开始有行脚的感觉,而不是紧紧守住已经拥有的事物。这并不是指事业或成就,而是精神意识。
中年行脚意味着离开,到远方去。我们要开始在精神上出门,去看那些以为是理所当然的事物:生老病死。「生」是喜悦,也是受苦的起点;老即将至,无名恐惧念念如是;病的缠身,却是修练;死亡则是一片茫然的处所 。
日子总是一闪即逝,没有所谓「把握光阴」的神话,过去就过去了,所谓珍惜也不过是对当下的把握。——余德慧《生死无尽》
生命之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使命与意义,如何活,怎么活是我们应该探究的问题。
有的人行尸走肉般的活着,有的人却名垂千古,而更多的普通人,追求的却是平安喜乐的活着,无法做到惊天动地,声名远扬,起码可以在自己的范围之内活出高度与深度,在来日方长里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无愧于活过这一场。
人们从出生开始,便逐渐的向终点接近,每个人都有他的人生轨迹,也有他的想行识,还会受到出生背景的影响,而后是教育、心识、自我突破,众多的因素组成了世上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人。
无数的人聚集在一起组成了芸芸众生,生命在这大千世界里生生不息,无穷轮回,生老病死就是人生常态,亦是生命的主题,可为何还是会害怕死亡?
或许人们害怕的从来不是死亡本身,而是离别的痛苦,害怕记忆的消散,从此抓不住身边人的空洞与寂寞,最终,我们实际上是害怕自己的孤独,害怕从此没有那个习惯的人陪在身边,害怕消散的世界里独自一人的清欢。
当我们可以正确面对离别与死亡带给“生”的人的震撼与警醒,那么这样的离别就会变得有意义,有价值,对依然存于世的人更加明白活着本身的方向与追求。
不管是因恐惧而拒绝正视死亡,还是把死亡浪漫化了,我们都是把死亡当作儿戏。对于死亡感到绝望和陶醉,都是一种逃避。死亡既不会令人沮丧,也不会令人兴奋,它只是生命的事实。——索甲仁波切
生当如何生?活着的人又如何好好的去活?
少有人会把这个问题想明白,似乎生命的流年总是在日复一日中行进罢了,把每一天当作一天的重复,至于其它,无所谓了。
在这次疫情里,我看到太多的一线医护工作者,他们全力挽救每一个人的生命,却是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在行使着他们的天职与使命,或许没有人比他们更加懂得生与死的意义了,一切都在生死的边缘徘徊,每日看尽了生死的故事,其实自己也是这故事里的一部分。
一个人的行为观念,道德价值,从属的都是他内心在外界的投射,这些都是经年累月,文化阅历的综合。
生生死死,还有无常夹杂其中,我们的生命是有多脆弱,也是多有限,我们决定不了自己何时来,又何时走,那么唯一可以决定的只有我们在“生”的期间如何活。
如何坦然的去面对生离死别,不应该是回避,逃离 ,而是去积极的正视,不留遗憾、安详的离去。
学会安详的死,方知如何从容的活现代工业社会是一种疯狂的宗教。我们正在铲除、毒害、摧毁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系统。我们正在透支我们的子孙无法偿付的支票……我们的作为,好象我们就是地球上的最后一代。如果我们不从心理、心灵、见解上做一番彻底的改变,地球将像金星一般地变成焦炭而死亡。——索甲仁波切
我们谈论死亡的意义 ,并非为忌讳或者恐惧它,而是可以在死亡面前直抵人心,更能清楚明白的知道生命的美好,活着的人生价值,为了能够在最后一刻可以安详的离去,才更加明白有生之年当如何从容的活。
整个大自然的生态系统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维护,我们每一个人的所有思想、行为、意识都是直接决定着社会的走向,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正如一句常话:雪崩面前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我们每一个来过这个世界的人,都在行使着自己生存的权利,也自当负起生命的使命,做为一个人在这个曾经走过一遭的世界里的价值体现。
降生与死亡都是人生常态,当我们可以用平和之心去正确的面对死亡,如同看待“生”一样的心态,才能把我们无限接近死亡的每一天过得更加从容、有意义。
生存不仅仅是掠夺有限的地球资源,不管不顾的只为自己可以活下去,活得潇洒无惧,更应该看到死亡以外的事情,死亡不是终点,还有我们的儿孙,我们的后代,千千万万的生命的降生与轮回,在每一个“生”的日子里想到有一日可以安详的离去,无悔无憾的离去,方知以怎样的心态去“生”。
《庄子至乐篇》里有一句话: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惛惛,久忧不死。何苦也!其为形也,亦远矣!
意思是说:人在诞生的时候烦恼也跟着一起诞生了。有些人活得越久会变得越来越愚蠢,因为他为了逃避不可避免的死亡就会变得越来越焦虑。这是非常痛苦的事情。有些人一生都在异想天开,痴人说梦,渴望能够长生不老,这种观念便使他无法活在当下,一生都在杞人忧天。
庄子早已提出了人生活着的价值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他是否活得从容,从容二字,已包括了太多的心绪与观念,我们无法去祈求一个毫无人生目标,做尽坏事的人会活得从容,而是有着极高的精神追求与人生目标的人,有着对生命正确认知的人才会极尽可能的活得从容。
把握当下,便是对从容二字最好的体现,我们无法去决定过去与未来,唯有把握好当下,从容的过好当下的每分每秒,才能够在最终的一刻不惧死,安详的离开。
生命有限,但大爱无疆,我们不能选择以怎样的方式离开,起码可以选择自己以何种的心态去告别这个来过的世界,可以选择在“生”的年华里从容的去过自己的每一天,以最大价值的发挥自己活过一场的生命意义。
愿春暖花开时,山河无恙,国泰民安!(此时我耳边突然不由自主的响起《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曲)
我爱你,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