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撤销保荐致新湖期货IPO告败背后:海通证券上市项目终止潮涌

嘉勋叩叩 2024-06-07 09:50:14

导读:在海通证券因受监管惩处被迫启动对上交所IPO申报项目启动“全面梳理自查”后,多家由海通证券保荐的拟上市项目纷纷在近一个月内铩羽,而新湖期货则只是这批汹涌而至的上市终止潮中的浪花一朵。

本文由叩叩财经(ID:koukouipo)独家原创首发

作者:赵 擎@北京

编辑:翟 睿@北京

2024年6月5日晚间,备受瞩目的新湖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湖期货”)IPO在几无征兆的情况下还是被上交所正式叫停。

新湖期货IPO的突然终止,也意味着在短期内,A股将难以迎来第五家期货公司的上市。

在过去多年中,虽有多家期货公司先后抛出了A股上市计划,但最终成行的目前仅有南华期货、瑞达期货、永安期货、弘业期货等四家。

当2022年底,新湖期货正式宣布冲刺沪市主板IPO时,外界也对其上市的前景充满期待,除了其在此前的三年中业绩出现了质的飞跃外,其控股股东及实控人的背景也同样让人难以忽略其此次资本之旅的存在。

作为一家成立已近30年的老牌期货公司,其实际控制人便是在国内资本市场大名鼎鼎的“新湖系”掌舵者——黄伟。而作为“新湖系”资本版图中的重要一员,新湖期货也曾为“新湖系”及其掌门人在A股中的攻城略池立下过汗马功劳。

公开信息显示,由黄伟一手打造的“新湖系”,目前至少控制着新湖中宝、湘财股份两家上市公司,参股了中信银行、阳光保险等多家金融机构,资本版图横跨证券、期货、保险、银行等金融业态。

如果新湖期货成功IPO,“新湖系”除了将再收获一家上市企业外,外界也认为此举将有助于缓解近年来因房地产行业调整压力下对黄伟所控制的“新湖系”资金链的冲击。

早在几个月前的2023年末,带有“新湖系”持股背景的拟IPO企业浙江邦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邦盛科技”)以主动撤回申请的方式终止了上市的推进,彼时,外界便有“新湖系”资本版图扩张遇冷的论断,此次被黄伟寄以厚望的新湖期货上市的铩羽,显然让本就困顿的“新湖系”资本运作陷入雪上加霜之境。

据2024年6月5日晚间上交所发布的《关于终止对新湖期货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审核的决定》显示,新湖期货上市的失败主要是源于其此次IPO的保荐机构海通证券向上交所提出申请请求撤销对该项目的保荐,根据相关规定,上交所遂做出了对新湖期货IPO终止审核的决定。

绝大多数企业主动撤回上市申请叫停IPO皆是由企业本身和保荐机构同时分别提交上市材料和保荐资格的撤回申请,但此次新湖期货IPO的叫停是由海通证券单方面发起。

“IPO撤回上市申请材料和被保荐机构申请撤销保荐,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上市终止方式。”一位接近于监管层的知情人士告诉叩叩财经,前者一般是企业与保荐机构达成了一致意见,皆同意撤回相关的申请材料,后者则一般是因出现了特殊情况,但企业与中介机构意见可能未能统一,而中介机构在综合各情况分析后对于该项目已经没有信心,于是中介机构则可单方面冒着得罪企业的风险选择申请撤销对该项目的保荐,“没有保荐人对其进行保荐,该IPO项目自然便将终止”。

据叩叩财经统计,2024年以来,沪市包括主板和科创板在内,截止到2024年6月6日,共有73家拟IPO企业在审核过程中被终止,但其中,包括新湖期货在内,由保荐人单方面提交撤回申报材料终止上市的仅有3家。

更需要指出的是,2024年以来,这3家被保荐人单方面主动终止上市的企业,有两家皆是由海通证券护航IPO。

“保荐人单方面撤回对IPO项目的保荐资格,多发端于项目遭受到交易所的现场督导期间。”上述知情人士透露,一般由交易所提起的对IPO项目的现场督导主要即是针对保荐机构执业质量问题,在查出相关违规情况的同时,相关保荐机构便是视情节轻重主动撤回该项目的上市申请。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的前5个多月中,除了如今的新湖期货IPO由海通证券主动单方面撤销保荐申请终止上市外,另一家并未申请撤回上市材料却被保荐人海通证券先人一步主动叫停的IPO项目则是大连科利德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利德”)的上市计划。

科利德是在2023年6月15日正式向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的,2024年2月20日,科利德IPO也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被上交所叫停,彼时,上交所给出的理由也为海通证券单方面向上交所提交申请,请求撤销其对科利德的上市保荐工作。

正如上述知情人士所言,2024年5月8日,随着监管层对科利德IPO一系列自律监管惩处措施的下发,外界才得悉,科利德IPO遭海通证券放弃保荐从而终止上市的背后便是源于上交所对该项目发起的有关保荐机构执业质量问题的现场督导。

那么,新湖期货IPO的叫停是否同样与监管层对该项目的现场督导有关,目前尚不得而知,虽然据叩叩财经获悉,在过去的两个月中,上交所的确曾对一家拟主板上市的企业进行了现场督导,但该企业是否即是由海通证券保荐的新湖期货,也未得到直接证实。

“即便没有监管层现场督导的介入,综合海通证券单方面撤回保荐资格的动机,料想新湖期货上市失败的背后,与海通证券因IPO保荐业务的违规在近日遭到上交所严惩的追责也有些许关联。”来自于沪上一家大中型券商的投行部门负责人士告诉叩叩财经。

2024年5月8日,上交所因海通证券在对科利德IPO保荐工作中的不尽责对其进行了通报批评。

这已经是在近一年时间内,海通证券因IPO保荐业务履职尽责的缺失第四次被交易所提起自律监管措施,同样也是上交所首次因IPO项目保荐业务的尽责尽职问题对券商机构予以通报批评的处罚。

因海通证券的“屡教不改”,上交所在继续要求海通证券“应当引以为戒,对照相关问题严肃内部追责”的同时,还明确要求海通证券“对发行上市保荐项目进行全面梳理自查,采取切实措施确保整改到位”, 在向上交所提交经主要负责人、保荐业务负责人、质控负责人、内核 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司公章的书面自查整改报告后,上交所还直言将“对海通证券的自查整改情况进行检查”(详见叩叩财经相关报道《要求全面自查上市项目!海通证券投行业务违规频出惹恼上交所:保荐科利德IPO带病闯关再遭通报批评,数十家拟上市企业或受波及》)。

据叩叩财经了解到,在注册制实施以来,IPO审核权下放至交易所后,共有安信证券、银河证券、招商证券和海通证券因保荐业务的违规遭到了交易所予以通报批评的纪律处分,前三者的监管措施皆由深交所开出。但被要求“对发行上市保荐项目进行全面梳理自查”的,仅有海通证券。

“自2024年5月以来,海通证券便应上交所的要求对申报上市的项目进行了全面梳理自查,也正是在此强压之下,部分不符合上市条件或是有带病闯关嫌疑的企业,自然将被海通证券筛除。”上述投行部门负责人坦言。

侧面可以印证的是,在海通证券被迫启动对上交所IPO申报项目启动“全面梳理自查”后,多家由海通证券保荐的拟上市项目纷纷在近一个月内铩羽,而新湖期货只是这批汹涌而至的上市终止潮中的浪花一朵。

1)新湖期货IPO斩戟背后

即便没有保荐机构海通证券被上交所追责在前,新湖期货此次IPO的叫停也并非全在意料之外。

事实上,从新湖期货IPO缓慢的审核推进进度,便可对其上市失败的结局窥探一二。

2023年3月初,随着注册制全面落地,和上百家此前曾向证监会递交主板上市申请的“过渡企业”一道,新湖期货正式进入到沪市主板注册制审核的流程中。

2023年3月21日,上交所便对新湖期货IPO下发了首轮问询。

但一年多时间过去了,监管层对新湖期货的上市推进便一直迟迟停留于此,即便到了2024年6月5日,新湖期货IPO被上交所正式叫停,其都未能完成首轮问询回复函的披露。

早前,据叩叩财经从多个渠道获悉,监管层对新湖期货IPO的争议,除了对其实际控制人黄伟及其“新湖系”背景的关注外,管理内控的有效性和业绩问题,是新湖期货IPO能否顺利推进的重点。

如在此次IPO报告期内,新湖期货及其控股子公司曾涉及三起标的金额较大的重大诉讼、仲裁,分别为浙江万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新湖期货资产管理合同纠纷、晋江君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与新湖瑞丰销售合同纠纷和河南省黄泛区鑫欣牧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新湖瑞丰采购合同纠纷。

2021 年下半年,新湖期货子公司新湖瑞丰的7 家从事场外衍生品交易的客户(以下简称“争议 客户”)向上海证监局、中期协、12386证监会服务热线、媒体渠道等投诉和举报新湖瑞丰,认为其存在“以低额保证金和高回报包装累计期权产品,隐瞒产品风险”、“交易过程中单方面违约,当市场大幅下跌时擅自更改保证金制度和 持仓浮亏结算方式,恶意逼迫客户砍仓”以及“借新湖瑞丰名义与客户开展期货交易”等等违规行为。

2019 年 2 月 19 日,上交所还对其作出了《关于对新湖期货有限公司予以纪律处分的决定》,认为其在客户程序交易管理和报备、 客户交易行为管理、客户分级权限管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方面存在违规。

2019年6月17日,新湖期货还因在投资者适当性、资产管理业务和从业人员管理方面存 在较大缺陷,被中国期货业协会出具《约见高管谈话通知书》 (中期协函字[2019]294 号),要求新湖期货董事长、首席风险官于其指定时间接受警示谈话。

不过,对于上述种种涉及企业管理内控有效性的问题,新湖期货称其已经采取相关整改措 施,且完成了相关问题的整改工作。

“在过去几年中,业绩的波动,也是阻碍新湖期货上市推进的关键。”上述接近于监管层的知情人士表示。

2019年至2021年,是新湖期货获得长足发展的三年。

据新湖期货披露的公开数据显示,在2019年至2021年的三年中,其营收规模从58.4亿跃升至突破77亿规模,对应的扣非净利润,也从2019年仅1841.49亿元,至2021年便达到了1.61亿。

营收和利润规模的成倍增长,也让新湖期货的行业地位不断提升。

根据证监会期货公司分类评级结果显示,2019 年至 2022 年,新湖期货的期货业务收入指标分别位列行业从最初的第 45 位至2022年已跃升为第 31 位,其净利润指标在此四年间也分别位列行业第 55 位、第 52 位、第 33 位和第 22 位。

但自从时间进入2022年之后,随着行业景气度的变化,被新湖期货视为此次上市最大底气的业绩增长,似乎便开始渐显颓势了。

2022年上半年,新湖期货仅录得营业收入13.8亿,对应的扣非净利润不足5000万。

新湖期货也在其目前唯一一份公布的IPO招股书(申报稿)中坦承,“鉴于期货行业盈利模式特点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状况,若未来资本市场波动程度进一步加剧,市场不景气及客户大量流失等将可能引起期货公司经营业绩的波动程度进一步加大,或者交易所大幅减少减收手续费的比例或取消减收政策,或者产业客户对冲需求减弱导致风险管理业务收入下降,不排除公司上市当年营业利润比上年下滑 50%以上甚至亏损的风险”。

在2022年下半年后,新湖期货便再未公开披露过其财务数据。

但从其同行可比企业和国内期货行业的经营环境来看,新湖期货的经营业绩或也凶多吉少。

在新湖期货IPO受审期间,也还曾有另一家期货公司试图申报上交所上市。

2023年4月4日,在新三板挂牌交易的创元期货发布公告称已向上交所报送了《创元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申请报告》及相关申请文件。

同年6月27日晚,创元期货再度发布公告表示决定撤回上交所主板上市申请,其给出的理由则是“基于资本市场外部环境和政策、未来战略发展考虑等因素,拟决定调整资本运作规划”。

不过,据上交所公开披露的拟上市名单中,在2023年以来受理申报IPO的期货公司仅有新湖期货一家。

也即是说,彼时创元期货的IPO申请即便已提交了两个多月,连上交所的受理都未能获准。

在撤回上市申报后,2023年12月26日,创元期货又宣布重启上交所主板上市——与中信证券签署协议再次启动上市前的辅导工作。

“创元期货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A股上市的。”2024年6月初,在经历了半年多时间辅导后,有接近于创元期货的有关人士向叩叩财经透露称,阻碍创元期货上市最大的问题便是业绩,按照主板上市的要求,创元期货已经尚不满足IPO的硬性要求。

据上述接近于创元期货的有关人士表示,2023年中,创元期货业绩出现了断崖式下跌,在营收规模同比增长近18%的基础上,扣非净利润出现了同比超过70%的大幅下滑,使得其2023年的扣非净利润跌至不到1900万的水平——这显然与目前主板拟IPO企业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1个亿的要求相去甚远。

创元期货在2023年的经营困境,仅是在过去一年中国内期货公司遭遇到巨大业绩挑战的缩影。

据中国期货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期货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00.9亿元,同比下滑0.17%;手续费收入234.65亿元,同比下降4.85%;营业利润130.36亿元,同比下降7.75%;净利润为99.03亿元,降幅为9.88%。

这也是继2022年后期货公司行业再次出现净利润下降。

有行业人士曾就2023年期货公司经营现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称,“受留存手续费费率、交易所返还比例和利率下行,市场竞争加剧、运营成本上升,以及政策环境和监管框架变化等因素影响,期货公司经营普遍面临考验,整个行业或加速洗牌”。

“在新国九条落地后,主板的‘大盘蓝筹’定位被近一步明确,其上市标准也大幅提高,对金融企业上市的审核要求也更为审慎,在行业遭遇到波动性挑战之下,新湖期货的业绩是否能满足主板对大盘蓝筹股的定义,也需要打下一个大大的问号。”上述投行部门负责人表示。

2)海通证券上交所IPO保荐项目迎来终止潮

早在2024年5月初,在海通证券被上交所通报批评的同时要求其“对发行上市保荐项目进行全面梳理自查”之时,便有接近于监管层的知情人士向叩叩财经断言,多家首发项目或遭受此牵连。

果不出所料,近一个月来,海通证券在上交所的上市保荐项目正迎来终止潮。

据叩叩财经统计,截止到2024年6月6日,在2024年5月8日上交所下发相关通报批评的处罚措施并要求海通证券其全面自查保荐项目后的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已经有7家由海通证券保荐的拟上交所IPO的企业宣布终止审核,其中甚至不乏有已通过上交所上市委审核的企业。

而在2024I年5月8日后的同一时间内,上交所主动终止IPO的企业数共为28家。也就是说,在此期间,每终止上市审核的4家企业中,便有1家IPO是由海通证券保荐的。由此,海通证券也成为了近一个月中,上交所IPO保荐业务项目撤回数最多的券商。

在过去一个月中,上交所的IPO保荐项目撤回数排名中,排在海通证券身后的为中金公司,在2024年5月以来,至今共有4家由中金公司保荐的IPO项目被终止,而中信证券、中信建投等IPO保荐业务大户,则皆仅终止了2家。

还可以类比的是,在此之前的2024年1月至4月,整整四个月时间里,同样在监管层对IPO强监管的态势下,海通证券在上交所的IPO保荐项目撤回数量仅有3例。

随着海通证券在上交所要求下对上市项目的全面自查和梳理,不排除有更多由其保荐上市的企业被终止的可能。

公开数据显示,在2024年5月8日,上交所对海通证券的处罚落地之初,由其保荐的拟沪市上市的待审企业共计18家,目前仅余11家,已近半数在不到一个月内的时间里撤回了上市申请,这11家命运未知的企业,目前还皆因需补充2023年年报数据而处于中止之中。

“IPO保荐项目陡增的撤回率,也还将进一步导致监管层明显加大对海通证券保荐项目的现场督导抽查比例。”上述接近于监管层的知情人士表示。

根据上交所在2024年4月30日正式发布并实施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3号——现场督导(2024年修订)》第七条指出,“本所根据发行上市审核情况,坚持问题导向,在审核中发现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将启动对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的现场督导”,其中触发现场督导的情形之一便是“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执业质量评价较低或者内部控制风险较高的”。

(完)

0 阅读:49

嘉勋叩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