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央视十套的录制现场,61岁的徐俐身着蒙古袍站在呼伦贝尔草原上,手持话筒字字铿锵。这是她退休10个月后以返聘主持人身份重归荧幕。
而三十年前,正是这副被观众称为“国脸”的冷峻面孔,让北京城最挑剔的文艺世家公子甘当继父。从长沙下岗播音员到央视国际频道开山主播,两段婚姻、一个“编外儿子”串起了她鲜为人知的逆袭剧本。
1992年深夜的长沙火车站,31岁的徐俐抱着6岁儿子挤上北上的绿皮车,背包里揣着央视录用通知和离婚判决书。这个曾在文工团改制中失业的湘妹子,彼时刚经历十年婚姻破裂,却凭一身孤勇通过央视史上最严苛选拔——当年全国仅录取4人,她是唯一带娃参考的单亲妈妈。
命运的齿轮早在1978年就开始转动,17岁的徐俐在长沙电台招考中,用一副被考官称为“洞庭湖波纹”的嗓音脱颖而出。没有科班背景的她,靠翻烂《新华字典》矫正发音,两年内从接线员晋升新闻主播。1988年诞下儿子皮特后,女强人性格与丈夫的大男子主义激烈碰撞,最终在儿子剪碎所有床单的叛逆中婚姻崩盘。
1994年央视食堂,刚主持完《中国新闻》的徐俐被同事拦住:“有位《北京青年报》的首席记者等你两小时了。”这位出身中央美院世家的张天蔚,为写人物专访翻遍她所有节目录像。初次见面,他特意挑选湘菜馆,席间抛出犀利问题:“单亲妈妈如何平衡事业家庭?”徐俐的坦诚回应让张天蔚彻底沦陷。
此后三个月,张天蔚化身“接娃专员”。每天下午四点准时出现在幼儿园,带皮特逛遍北京所有科技馆。当孩子把“爸爸”二字脱口而出时,这位曾恐婚的文艺评论家终于鼓起勇气表白。1995年婚礼上,张天蔚父母赠予徐俐的见面礼是一尊青铜编钟雕塑,寓意“金石良缘”。
2003年某夜,央视主播台后的徐俐接到物业电话:“您家好像遭贼了?”赶回家却发现是儿子制造的“犯罪现场”——结婚证被翻出,内页歪歪扭扭写着:“求爸爸妈妈别离婚。”原来,央视“铁娘子”把新闻播报时的强势带进生活,夫妻争吵频率越来越高。皮特在日记本里记录:“妈妈训爸爸像播报台风预警。”
儿子的哭诉让徐俐首次在婚姻中低头,她与张天蔚约法三章:回家不聊工作、周末必家庭日、吵架不过夜。为弥补缺失的陪伴,夫妇带皮特重走湘西故道,在凤凰古城吊脚楼里教孩子认星图。2010年皮特赴美留学前,张天蔚将18年来的父子合影制成画册,扉页写着:“谢谢你选我当爸爸。”
2021年宣布退休时,徐俐在微博写下:“话筒比婚戒戴得更久。”但不到一年,央视十套负责人三顾茅庐,请她出山主持草原文化系列纪录片。61岁的她顶着沙尘暴在锡林郭勒录制,为精准发音蒙语词汇,向当地牧民学唱长调三天。节目播出当晚,张天蔚在朋友圈晒出妻子工作照:“我家女神又上岗了。”
如今的张天蔚化身“随行助理”,徐俐录节目时他就在房车整理素材。他们的故事被收录进《当代北京婚姻样本调查》,扉页那行“没有血缘的亲情更需经营”,恰似这对夫妻28年婚姻的注脚。当网友追问为何不复出主持新闻时,徐俐笑答:“要把黄金时段留给年轻人,就像当年央视把机会给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