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到崩溃?牧原、新希望等巨头竟“杀”到越南跨国养猪!

米中加时 2025-03-26 16:06:37

当前温氏仍以肉猪育肥和销售为主,短期内不会把外销仔猪作为核心工作重点。为更好利用现有种猪和种猪场产能,在不影响合作农户正常排苗计划和公司出栏规划的前提下,温氏探索建立仔猪外销的渠道和体系,允许部分仔猪富余的业务单位,灵活决策是否外销仔猪,提升经营灵活性。

受到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从春节之后,越南猪肉价格一路狂飙,瘦肉价格达到了 160,000 越南盾每公斤(49.08 元人民币)。与此同时,国内养猪巨头纷纷将目光投向越南,2025年3月,牧原股份一则重磅消息引爆行业——其子公司瑞谷国际农产有限公司正式在越南胡志明市设立"越南牧原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万美元。

01

温氏屠宰产能竣工500万头!还有在建产能约 200 万头

1.请问公司如何规划仔猪外销业务?

答:当前公司仍以肉猪育肥和销售为主,短期内不会把外销仔猪作为核心工作重点。为更好利用现有种猪和种猪场产能,在不影响合作农户正常排苗计划和公司出栏规划的前提下,公司探索建立仔猪外销的渠道和体系,允许部分仔猪富余的业务单位,灵活决策是否外销仔猪,提升经营灵活性。

2.请问公司中长期肉猪销售量如何规划?

答:公司致力于长期稳健高质量发展,坚持“提质稳速、提升单产、卓越运营、盈利优先”原则,将“降成本、保盈利”作为首要考量因素,在此基础上规划业务增长。

3.请问公司认为未来养猪行业成本下降的主要方向来自于哪里?

答:过去几年,行业重点在于疫病防控,不同企业因防控效果不同导致成本差异较大。目前行业疫病防控效果整体提升,大生产较为稳定,同行企业间成本差异逐步缩小。

未来,养猪行业仍有较大的降本空间,将更多取决于企业在精细化管理、育种技术、营养配方和数智化应用等方面的投入及产生的新空间。

4.请问公司当前生猪屠宰布局情况如何?

答:公司现有生猪屠宰竣工产能约 500 万头。除以上外,公司还有在建产能约 200 万头。

5.请问公司如何看待未来的猪价行情和猪周期变化?

答:猪价和猪周期受多种因素影响,精确预测其变化趋势难度较大。公司将更多精力聚焦于基础性生产管理工作上,持续推进降本增效,提升企业竞争力。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只要公司成本明显低于社会平均成本,拉长周期来看,公司都能够获得较为合理的收益。

02

关注!牧原、新希望等巨头纷纷开始在越南投资养猪

2024年,越南猪肉市场价格一路攀升,这一趋势成为了大型畜牧业企业税后利润大幅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越南达巴科集团(Dabaco)和BAF越南农业股份公司等养殖业巨头凭借自身优势,成功抓住机遇,实现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增长。越南养殖业巨头在猪肉价格上涨浪潮中实现利润飙升!

猪肉价格在越南狂飙

猪肉价格在越南胡志明市一路 “狂飙”。家住在胡志明市第三郡的黎氏梅无奈表示,已经有将近一周的时间不敢为家庭买猪肉,因为猪肉的价格每天都在上涨,如今猪肉对于低收入家庭而言,正逐渐成为奢侈品。

目前,猪肉培根肉的价格已飙升至 170,000 越南盾每公斤(约合 52.15 元人民币),瘦肉价格也达到了 160,000 越南盾每公斤(49.08 元人民币)。与两周前相比,零售猪肉价格根据不同部位上涨了 20,000 - 50,000 越南盾每公斤。

猪肉价格上涨的背后,是复杂的市场供需因素。

从供应端来看,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仍在持续。许多农民因担心疫情风险,不敢扩大养殖规模,甚至减少了生猪存栏量。

胡志明市第九郡的一家小型肉类贸易商阮女士透露,她以前每天能进口约 130 - 150 公斤猪肉,但现在只能进口约 60 - 70 公斤,货源极度紧张。

Vissan 动物产业公司副总经理阮先生也表示,自 10 月初以来,生猪价格已上涨了 34%,从 45,000 越南盾每公斤飙升至 60,000 越南盾每公斤。

此外,随着春节后餐饮行业逐渐恢复营业,对猪肉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但由于生猪供应不足,市场上猪肉供不应求,推动价格不断走高。

据预测,如果生猪供应短缺的情况得不到改善,胡志明市传统市场上的猪肉价格可能会继续攀升,甚至有望达到 200,000 - 250,000 越南盾每公斤,这将比去年同期高出 2 - 3 倍。

面对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越南政府也在积极采取措施。相关部门正在密切关注猪肉市场动态,协调企业增加冷冻猪肉进口,并鼓励消费者增加对鸡肉、鸭肉、牛肉等替代肉品的消费。

同时,政府呼吁养殖户在做好疫病防控的前提下,适当扩大养殖规模,以缓解猪肉供应紧张的局面。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要使猪肉价格恢复到合理水平,仍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努力。

中国养猪巨头纷纷瞄准越南

2025年3月,牧原股份一则重磅消息引爆行业——其子公司瑞谷国际农产有限公司正式在越南胡志明市设立"越南牧原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万美元。这家全球最大生猪养殖企业,终于将目光投向了东南亚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猪肉战场"。

为什么是越南?三大战略密码暗藏玄机

1. 非瘟危机下的技术刚需

越南生猪养殖业正遭遇"至暗时刻":2024年非洲猪瘟疫情导致超5.7万头生猪扑杀,产能缺口高达20%。牧原凭借国内积累的"防疫三件套"——楼房养猪技术、智能巡检机器人、4层空气过滤系统,精准击中当地养殖户痛点。BAF越南农业公司甚至直接将牧原的楼房养猪模式写入战略规划,目标到2030年实现年出栏1000万头。

2. 人口红利催生的消费蓝海

1亿人口的越南,猪肉消费占比62%,年需求达5000万头。当国内养猪业陷入"内卷红海",牧原选择用技术输出叩开东南亚市场大门。与BAF的合作中,其不仅提供猪场设计、生物安全方案,更将AI饲喂系统、板下清粪机器人等20余项智能设备打包输出,欲打造"东南亚版智能养猪样板间"。

3. 规避竞争的全球化突围

面对温氏、新希望等巨头的国内绞杀战,牧原选择"曲线救国"。通过技术服务模式(而非直接建厂),既降低了政策风险,又能以"轻资产"方式快速复制经验。数据显示,越南养殖成本较国内低30%,牧原若能占据10%市场份额,相当于再造半个国内业务规模。

行业人士分析,牧原出海或将重塑三大格局

1. 技术标准的全球输出

牧原的"楼房养猪+AI防疫"组合拳,正在改写东南亚养殖规则。BAF引进的6层立体猪场,土地成本降低60%,生物安全等级提升3倍。这种"中国方案"若在东盟普及,或将催生新的国际养殖标准。

2. 环保革命的加速推进

针对新希望此前在越南遭遇的环保争议,牧原祭出"循环经济"撒手锏:将猪粪转化为有机肥,废气处理达到ICU标准。其与BAF合作的粪污资源化项目,预计每年减少碳排放12万吨,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范本。

3. 产业链的重构博弈

牧原的技术输出,正在倒逼国际巨头加速布局。美国泰森食品已在越南追加5亿美元投资,而国内企业如正邦、天邦也悄然启动东南亚调研。这场"养猪版技术冷战",或将重构全球生猪产业链版图。

风险警示:新希望"折戟"越南,牧原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值得警惕的是,先行者的教训历历在目。新希望曾因环保纠纷被迫终止越南项目,而牧原的"技术服务+本地化合作"模式虽降低了直接风险,但仍面临三重挑战:

- 政策波动:越南近期收紧外资农业投资,技术合作审批周期延长

- 文化冲突:当地农户对智能设备接受度不足,需重构培训体系

- 供应链断层:核心设备依赖进口,本土化生产尚未启动

结语:从"养猪大国"到"养猪帝国",中国技术正在书写新传奇

牧原的越南棋局,绝非简单的市场扩张,而是中国养猪业从"汗水经济"向"智慧经济"转型的缩影。当楼房猪场在湄公河畔拔地而起,当AI算法开始指导越南农户养猪,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野心,更是中国农业技术走向全球的铿锵脚步。这场"越海之战",或将成为中国养殖业改写世界规则的起点。

0 阅读:25

米中加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