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公司认缴被美国处罚8.9亿看无技术的成本华为的眼光更长远

黑米桃 2017-03-08 13:18:53

 这是一个大事件,中兴通讯认罚,愿缴8.92亿美元罚金的事情上看中国工业级芯片应用是怎么被美国捏住命门。8.9亿美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个钱中兴愿交说明罪名是正确的,并不是美国的另眼相看,而相对应,一直是美国心头狠的,应该是中国的华为公司,而相应的,华为是民营企业,而中兴是国营企业。这想想是不通的。但又是那么的让人寻思。我们来更深一些来看这个处罚。

中兴

这些年,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突飞猛进,自给率逐年提高。华为海思最新的麒麟芯片可以和高通骁龙820一比高下;龙芯积累了十多年,也终于可以和北斗卫星一起上天;随便拆开一个蓝牙音箱、机顶盒、冰箱洗衣机,里面的核心芯片已经大部分是国产品牌。

但不可忽视的现状是,这些国产芯片的成功应用大多在消费类领域。在对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很高的通信、工业、医疗以及军事的大批量应用中,国产芯片距离国际一般水平差距较大。这些是更重要的,但是我们没有技术。高速光通信接口、大规模FPGA、高速高精度ADC/DAC等领域,还完全依赖美国供应商。 对于改革开放是一个件好事儿,我们当时很天真的地认为我们可以用市场换技术,结果我们知道了,市场没有了,而技术不可能得到。

华为

我们看华为和中兴的生产,电路板上除了几颗数字基带芯片是自产的,通信链路上RF,PLL,ADC/DAC乃至外围测量电源电压的芯片都见不到国产供应商的身影。虽然整机厂通过自产基带芯片掌握核心算法,但是,却无法解决被国外芯片供应商“卡脖子”的问题。了解整机产业的人都知道,一台基站假如有100颗芯片,其中只要有1颗被禁运,整台基站就无法交付。走在世界前列的美国对于知识和技术的保护相当的成熟,而我们还是走在山寨的道路和而自乐。

中国电子整机产业的突破其实也是电子技术演进和世界分工变化的结果。电子设备的核心是算法、软件和硬件。

算法和软件有其自身的特点,中国人依靠聪明和勤奋容易完成赶超。客户需要一个feature,华为可以连夜派工程师加班编写;都是4G基站,华为可以做到一键配置完成,而对手需要按照操作手册一步步完成。

早年的华为靠这些逐步建立起市场优势。而硬件随着IC技术的发展,芯片集成的功能越来越多,实际上技术含量都集中到了芯片中。以前一块电路板上上百个元件,调试和良率都是门槛,而现在变成一两颗芯片。除了军用的高端芯片,华为中兴之流几乎可以买到世界上最先进的商用芯片。尽管有瓦森纳协议,但美国供应商们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也在帮助我们想办法绕过限制。可是买来的容易,买不来授权,硬件的使用,软件的开发都将没有市场。特别是美国巨大市场。

   高技术行业,IC设计相对于互联网和整机设备,有两个重要特点,试错成本高和排错难度大。

互联网做一个app,可以一天出一个版本,有些bug没关系,第2天就可以修复,试错和修改的成本几乎为零。整机硬件的电路板设计周期在1天到1个月之间,生产周期在3天到2周之间,出了错重新投板费用在几百到几千之间,最多数万块钱。而IC设计,不算架构设计,从电路设计开始,到投片,最少要半年时间。

小米处理器

投片送到工厂加工生产,一般要2个月到3个月。最重要的是一次投片的费用最少也要数十万元,先进工艺高达一千万到几千万。小米也推出了自己的松果手机忒片,这只是一个手机忒片,并且是消费级水平,雷军已经非常的谨慎了“投入最少是十亿,时间周期定在十年” 是不是能成功,只是一个希望而已。芯片试错成本高,流程长,参与协作的工种多,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就看不到好结果。能把一个芯片做成业界普遍水平,不掉坑里,就已经不容易,需要多年积累。

忒萌网原创信息,谢绝转载。原文地址:http://www.tuimn.com/news/8792.html 忒萌网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