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要多吃小米,教你一个简单的新做法,健脾润燥又养胃,气血好睡眠好!
小米古称"粟",是五谷之首,被誉为"五谷中营养之王"。
它性温味甘,富含维生素B族、膳食纤维和铁元素,既能健脾和胃,又能滋阴养血。《本草纲目》赞其 “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现代营养学亦证实,小米中的淀粉可保护胃黏膜,其色氨酸更能助眠安神。

春季乍暖还寒,人体脾胃最易虚弱,一碗温热的小米粥下肚,如同给肠胃披上柔软的绒毯。
今天教您1种创意吃法,让养胃变得有滋有味!
小米馒头的制作过程:
食材:小米面150g、中筋面粉350g、温水260ml、酵母5g、白糖15g
关键点:两次发酵法让馒头松软回弹
制作:1、小米浸泡3小时,沥干打成细浆(或用现成小米面)。

2、酵母+白糖+温水(38℃)搅匀,静置5分钟激活。
3、混合面粉与小米面,分次倒入酵母水揉成光滑面团。

4、28℃环境发酵至2倍大(约1小时)。
5、揉面排气后分剂子,搓圆后垫油纸二次醒发20分钟。
6、冷水上锅,水沸后中火蒸15分钟,关火焖3分钟。
小贴士:
1、做这道馒头,需要掌握黄金比例法则!
小米面占比不超过 30%(如面粉 200g + 小米面 100g),过高会导致口感粗糙面团含水量需比纯面粉馒头增加 10%(约 180ml 温水),补偿小米面吸水量。建议添加白糖,可激活酵母活性提升蓬松度。

2、发酵技巧
一次发酵:面团需膨胀至手指戳洞不回缩(最佳温度 28-32℃,湿度 75%)。
二次醒发:整形后需静置 15-20 分钟,至馒头坯轻按回弹(可用湿润厨房纸覆盖防干)。
失败急救:若发酵不足,可在蒸锅中加入 40℃温水,二次醒发10分钟激活酵母。

3、蒸制关键技巧
冷水上锅:让馒头随水温上升逐步膨胀,避免表皮突然遇热紧绷。
火候控制:上汽后转中火,避免剧烈沸腾导致馒头表皮气泡。
焖制艺术:关火后焖 3 分钟再开盖,防止温差导致塌陷。

4、揉面以及面发酵技巧
表皮开裂:减少揉面力度,醒发时覆盖保鲜膜
内部紧实:检查发酵是否到位,或增加揉面时间至面团出膜
馒头发酸:控制发酵时间,或添加 1g 小苏打中和
掌握这些技巧,即使混合杂粮粉也能做出媲美纯面粉馒头的松软口感,特别适合春季调理脾胃需求。

春属木,对应人体肝气升发,而脾胃为后天之本,需温和养护。小米,这一古老的谷物,以其温和的滋养力量,守护着我们的脾胃健康。春季养脾胃,从一碗小米粥、一个小米馒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