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女特工黄慕兰:经历四段婚姻,周总理的救命恩人,享年110岁

静心百年录 2025-03-18 10:57:04

她从小就非常喜欢《木兰辞》,在她看来,花木兰12年戎马生涯,没人让别人发现她是女儿身,这难道不是智勇双全的表现吗?一颗“木兰心结”从此在她心中生根发芽,以致日后参加革命,她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黄慕兰。小小年纪就能有这样的见解,说明黄慕兰的出身很好。

事实也是如此,1907年,黄慕兰出生在湖南浏阳一个思想开明的书香人家,她的原名也很好听,叫黄彰定。

1919年的春天,黄慕兰来到长沙周南女校读书。这所女校当时培养了一批在近代史上享有盛名的学生,比如向警予、蔡畅、杨开慧等人。

在学校的教育下,黄慕兰深受校长朱剑凡夫妇“女子当自尊、自尊、自立、自育”思想的影响。或许就是这份深入人心的教诲,让黄慕兰在五四爱国运动的浪潮中,毅然选择了革命道路。

在那个时代里,一个小小的决定,都可能是一辈子命运的转折点。

1926年春天,急于摆脱包办婚姻的黄慕兰从铁路工会的传单上得知,汉口英美烟草公司的女工正在举行罢工活动。得到父亲的允许后,黄慕兰从武昌渡过长江,投入到支援女工的罢工斗争中。

这一渡,也完成了她从一个传统家庭妇女到先进的妇女革命运动者的转变,从此开启了她漫长而跌宕的革命生涯。这一年的黄慕兰,只有19岁。

没过多久,黄慕兰就在同志的介绍下来到武汉,就任汉口妇女部部长。此时的黄慕兰不仅年轻漂亮,而且在岗位上展现出她专业的一面,得到很多有为青年的青睐。

黄慕兰跟时任中共中央军委机要处主任秘书的宛希俨一拍即合,两人在这年的妇女节结了婚。他们结婚当天没有举行任何仪式,结婚的消息还是董必武在一次会议上宣布的。

1927年,多事之秋,国共关系破裂。黄慕兰和丈夫宛希俨接受组织安排转入地下工作。一年后,宛希俨就被调往赣西南领导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宛希俨离家时,他们的孩子刚出生三天。

不幸的是,命运的残酷骤然降临,宛希俨在激烈的斗争中壮烈牺牲。这个噩耗,如晴天霹雳般,被黄慕兰无意中得知。她的耳畔,响起丈夫临行前说的话:“如果到那边工作开展顺利,我会派人接你跟孩子过去的,你要等我……”

然而,命运无情地捉弄了这对夫妻,宛希俨终究还是失约了。那曾经充满希望的承诺,如今已化为泡影,消散在残酷的战火之中。

丈夫的离去,宛如一把锋利的匕首,深深刺痛了黄慕兰的心,令她悲痛欲绝。宛希俨,这个年轻鲜活的生命,彼时才26 岁,本应拥有无限美好未来的他,却在这无情的斗争中,悄然消逝。

更令人心碎的是,由于黄慕兰特殊的身份,她甚至无法以公开的方式,为丈夫举行一场追悼会,让他的离去得到应有的告慰。她只能将这份深沉的悲痛,默默埋藏在心底。最终,黄慕兰决定带着丈夫对革命的忠诚,继续战斗。

1928年年底,黄慕兰接到地下党组织的调令,秘密前往上海任中央委员会机要秘书,成为中央特科成员。

在中央机关工作时,黄慕兰又遇到了老熟人贺昌。贺昌见黄慕兰老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出于关心,他主动询问黄慕兰是不是在工作上遇到了什么困难,得知黄慕兰是因丈夫牺牲而悲痛后,贺昌安慰她要节哀顺变,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她应该早日走出这个阴霾才是。

贺昌的出现就像冬日里的太阳一样,让人感到舒适和安心。终于有一天,贺昌向黄慕兰提出求婚,起初黄慕兰是犹豫的,但当她得到周总理的祝福后,也就接受了贺昌。

1931年,贺昌被调到中央苏区工作,担任中央红军的总政治部副主任。为了彼此的革命事业,临行前,夫妻俩把孩子交给另一对革命夫妇抚养。

在地下工作的这些年里,黄慕兰对党的忠诚大家都看在眼里,人才不可埋没,于是组织上决定让她去参加中央特科,与潘汉年联系。

为此,黄慕兰在组织的安排下转换身份成为书香世家的小姐进入上流社会,还认识了一位名叫陈志皋的年轻律师。

陈志皋出身显赫,还是进步团体“世界与中国社”的成员,他是非常适合开展营救工作的。就是在他的帮助下,黄慕兰才顺利完成了组织上交给她的第一个任务——营救关向应。

在营救关向应期间,陈志皋发现黄慕兰是个非常有智慧的女子,她跟他之前接触的人都不一样,关于黄慕兰的个人生活,陈志皋了解得不详细,以为她单身,所以向她发出彬彬有礼的追求。

那天,陈志皋与黄慕兰相对而坐,桌上咖啡升腾着缕缕热气,萦绕在两人之间。陈志皋兴致颇高,正分享着一些趣事,黄慕兰虽微笑应和,心思却有些游离。不经意间,邻桌两人的交谈声,断断续续传到黄慕兰耳中:最近有个共产党头头给落网了,那人长得可真难看,而且只有9个手指头,好奇怪……

黄慕兰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想着他们说的到底是谁?几分钟后,黄慕兰突然想到时任政治局主席的向忠发。

当向忠发的名字出现在黄慕兰脑海里时,她瞬间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向忠发手中不但掌握着我党的重要情报,更重要的是他手里掌握着周总理住所的钥匙。

如果向忠发真的叛变了,周总理的人身安全可就要出大问题了!

黄慕兰找了个借口把陈志皋打发回家,然后赶紧把这个情报告诉潘汉年等人,潘汉年立刻汇报给周总理,周总理得知后迅速组织中央的几位领导转移阵地。

这天晚上,向忠发果然带着人来到周总理的住所。多亏有了黄慕兰的消息,不然周总理等人真的遇到大麻烦了!

1933年,陈志皋向黄慕兰求婚,这让黄慕兰为之大惊。自从贺昌去苏区工作后,黄慕兰就失去了他的消息,她不知道贺昌究竟是牺牲了还是活着。在没有他消息的这段时间里,黄慕兰每天都在记挂着贺昌,面对陈志皋的求婚,她感到非常迷茫。

后来,黄慕兰把自己的心事讲给周总理听,周总理认为他们可以结婚,陈志皋的身份除了有利于他们做营救工作之外,还可以打开新的工作局面。

为了革命事业,黄慕兰同意跟陈志皋结婚。黄慕兰是个心胸坦荡的人,婚前,她特意把自己跟贺昌的过往说给陈志皋听,陈志皋表示理解,也同意她继续寻找贺昌。

就这样,黄慕兰迎来了自己的第四段婚姻。

那么,贺昌究竟是活着还是牺牲了呢?很遗憾,他牺牲了。这个消息是黄慕兰后来才知道的,对于贺昌的牺牲,黄慕兰悲痛欲绝,终身铭记。

时隔多年,有人来到杭州看望104岁的黄慕兰,她的家人特意叮嘱客人:“千万别提那些让她心情激动的事情。”

原来,就在几天前,贺昌母校也曾派人来看望过黄慕兰,当她听到这些人讲述贺昌的往事时,突然崩溃大哭起来,情绪的剧烈起伏不利于老人家的身体健康,出于对老人家的关怀,家人们希望拜访者不要再提起陈年旧事,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看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黄慕兰的一生非常坎坷,但是她却非常长寿。关于这点,黄慕兰也曾解答了大家的好奇:

“从不消极颓伤,处逆境而能坚持革命乐观主义,这是我一生的长处,也是我得以健康的秘诀。”

2017年2月7日,传奇女特工黄慕兰与世长辞,享年110岁。

1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