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出行安全,不能只靠“密密麻麻的警示牌”

评底郭 2025-04-11 10:25:03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在云南普洱到玉溪的一段高速上,每公里有十个警示牌。该网友发布了16张警示牌的照片,有25个不同内容的警示牌。牌上分别写着“货车易起火路段,已烧毁300余辆”“已失控1000辆货车”“第1000辆(字下面是张镜子)”“还有21公里长下坡”等内容,引发网友热议。经查询,该路段位于云南昆磨高速玉溪段。

(4月11日《极目新闻》)

首先需要提醒的是,作为汽车驾驶员,切不可把“每公里十个警示牌”当笑话看,更不能当成耳旁风。既然官方设置了这么多的警示牌,就说明有设置的道理,也说明这些地方确实十分危险,一不小心就可能发生事故。面对“每公里十个警示牌”,需要谨慎驾驶、小心前行,唯此才能确保生命的安全。由此不难看出,“每公里十个警示牌”实际上是一种用心良苦。

4月9日,玉溪高速交警大队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路段确实安放了很多警示牌,“因为这里是全国最危险的路段之一”。工作人员介绍,这个路段是个20公里左右长下坡,外地人不敢走,在十多年前,每天都出事故,不过这几年治理得很好了,“安放这么多警示牌,一个警示牌看不见,那总有一个看得见。”我们为官方的用心良苦点赞,也为这样的用心良苦感动。

但是,话又说过来。尽管说,设置密密麻麻的警示牌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会因为警示而让汽车司机警醒,从而小心通过。问题是,设置“密密麻麻的警示牌”只是在一个方面的作为,而本质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这就好比我们提醒人们在污染的环境里主要健康,主要保护自己一样,固然会有作用,而真正需要彻底解决的是“污染的环境”。

道理是一样的,“每公里十个警示牌”说明这些地方存在安全隐患,而这种安全隐患未必全部都是“驾驶分心”“鲁莽驾驶”等等导致的,还可能是路况、设计等等存在本身的隐患。因此说,既需要设置“密密麻麻的警示牌”,更需要做的是消除“道路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就像云南昆磨高速玉溪段的这个曾经被称为“全国最危险的路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外地人都不敢走,每天都会出事故。“每公里十个警示牌”的现象本身就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过度依赖警示牌也反映出在安全管理上可能存在不足。这就好比在治理疾病时,一味依赖药物带来的警示作用,而不从根本上改善生活习惯和环境,最终疾病依然难以得到根治。

高速安全不仅仅需要警示,更需要全面有效的治理。对于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而言,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对道路进行科学规划和建设。比如,合理设计道路坡度、弯道半径等,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其次,要加强道路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及时修复破损的路面,清理道路周边的障碍物,确保道路环境的安全。此外,还可以借助科技的力量来提升高速安全保障水平。例如,安装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道路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车辆与道路设施的信息互联,为驾驶员提供更加精准的安全提示。

云南昆磨高速玉溪段通过设置大量警示牌取得了较好的安全效果,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其中存在的问题。“警示”只是手段,“治理”才是根本。只有全方位、多层次地加强高速安全治理,才能真正确保出行安全,让高速公路成为人们放心出行的交通要道。也就是说要搞清楚一个问题,最容易发生事故的路段,到底是不是存在“天生缺陷”,想办法用“后天技术”解决这些“天生缺陷”!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