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夏天7月份那会儿,毛主席的弟妹朱旦华碰到了一位叫马社香的知名作家,马社香一见面,就直接问起了有关毛主席感情生活的事儿。
朱旦华想了想,然后开口说道:
1937年8月,我认识了李云鹤。到了1949年,我又碰到了贺子珍。至于杨开慧,我虽然没见过,但毛泽民老跟我提起她。他说,毛主席是个刚强的人,而杨开慧则很温柔。他俩在诗歌场合的搭配,真是挺有意思的……
说实话,朱旦华心里头觉得,毛主席和杨开慧那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感情好得没法说。要是杨开慧没牺牲,他们的故事又会咋样呢?
【一、敢为人先、大爱为民】
杨开慧是毛主席年轻时娶的妻子,同时还是中国共产党里很有名的一位党员。她这一辈子虽然不长,但却特别耀眼,给后来的人树立了很高的精神榜样。
杨开慧在毛主席心里,就像是那坚强不屈的“杨树”,他俩有着一样的梦想,一直都在为革命事业奋斗。他们俩不光自己努力,还特别心疼那些穷苦的老百姓。
杨开慧虽然是位女性,但心里装着的是闯天下的胆识。在长沙女子学校念书的那会儿,她压根儿不把学校的规矩放心上,硬是要剪个短发,还积极参加各种爱国的事儿。
那时候,湖南的教育圈子正为了女性的受教育权利争得不可开交。杨开慧大胆尝试,直接报名参加了男子学校,结果凭借出色的成绩,她得到了一个破例录取的机会。这一行动直接冲击了长沙男女分开上学的老规矩,让长沙的教育圈子好一阵震惊。
杨开慧在上学那会儿,老跟农民和基层干活的人打交道,心里头特别心疼他们受的那些苦。这种心疼老百姓的感情,一直伴随着她。她在日记里也写过,说自己一直很同情那些底层的人。
我挺心疼那些日子不好过的兄弟姐妹们,对那些穿着名牌、满身珠光宝气的人,我心里头挺不是滋味。我就想跟那些生活不易的朋友们一样,大热天也穿着简朴的衣裳,比如粗布短袖啥的……
在杨开慧的老家板仓,住着一位有哮喘病的老人家,他没有孩子,日子过得挺不容易。杨开慧常常给他送去衣服和吃的,老人家见到人就夸:“霞姑娘对我们这些穷苦人真是没得说,太好了!”
杨开慧嫁给毛主席后,心里还是装着那份善良。在武汉生活的日子里,不管听到谁说哪家碰到了难关,杨开慧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帮忙解困。
日子久了,当地人渐渐都对农讲所赞不绝口,左邻右舍更是把农讲所当成了穷苦人家的坚强后盾。杨开慧那深厚的爱心,让周边的老百姓都深受感动。
在革命的征途上,杨开慧心里装着和毛主席一样的梦想,想要在那个黑暗的老社会里,给老百姓带来希望,这份勇气和决心,让很多男人都自愧不如。
【二、坚守革命、矢志不渝】
杨开慧不仅有着勇于开拓的勇气,心里装着对老百姓深深的爱,更有着坚定不变的革命信念,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份信念都没有动摇过。
杨开慧很早就加入了共青团,后来在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她就立刻成为了党员。那时候,她一边在毛主席办的自修大学里刻苦学习,一边还得忙着中共湘区机关的交通联系事情。
那时候,革命的路子走得挺难,杨开慧白天忙着找各种资料,到了晚上就给毛主席写东西,有时候还得给偷偷开会的同志们看门守着。
有空的时候,杨开慧就会和毛主席一块去工厂看看,还会给工人们讲课,告诉他们革命的事儿。
杨开慧在管理中共湘区机关的交通联络事务时,一直都做得滴水不漏。她有个巧妙的办法,就是把那些重要的文件放在首饰盒里,然后每晚都会把它塞到枕头底下,确保万无一失。
1924年那会儿,毛主席跑到上海去做宣传。杨开慧呢,也跟着一块儿去了,她在那当秘书。他们俩一块儿,给上海的工人们讲革命的道理。
第二年,杨开慧跟着毛主席到了韶山,帮毛主席一起搞农民运动。后来,她又跑到广州和武汉去做联络的事情。
毛主席刚开始干革命那会儿,杨开慧简直就是他最给力的帮手和战友。毛主席在很多机关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做的报告,大多都是由杨开慧亲手写的。她就这样,一声不响地为革命事业拼尽全力。
大革命垮了台,毛主席就跑到湘赣那边,带头搞起了秋收起义。而杨开慧呢,她带着孩子们回了老家板仓。
在那个黑暗压抑的时期,杨开慧和组织断了线,但她一直没放弃,偷偷搞地下武装斗争,跟反动派斗智斗勇,足足扛了三年。
1930年10月份,杨开慧被抓进了牢里。就算敌人对她用尽了各种狠毒的审问手段,她却依然镇定自若地说:
你们要动手就动手,别想从我这撬出啥有价值的东西。死亡,那玩意儿只能吓倒胆小的家伙,对共产党人可没用。砍头?不过就像一阵风吹过,没啥大不了的!
【三、同甘共苦、旷世绝恋】
杨开慧这辈子,一直都在为理想打拼,从没想过走寻常路。她总是把个人放在后头,心里装的是更大的事儿。她对爱情和婚姻那份死心塌地的忠诚,到现在都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从1920年杨开慧嫁给毛主席那会儿起,她就没咋过上几天安稳日子。要么是没有固定的住处,到处漂泊,要么就是整天提心吊胆,危险重重。
杨开慧不光是位革命战士,还是个好妻子、好妈妈。她一直全心全意地照顾着毛主席,还负责把孩子们拉扯大。这对一个忙着革命的女性来说,真的是特别不容易。
毛主席打算开个书社,但手头紧巴巴的。这时,杨开慧就去找她妈商量,看能不能把给爸办丧事后剩下的钱拿出来应急。她妈一听,也觉得这是好事,就答应了。就这样,有了这笔钱,毛主席的书社才顺利开了张,让新文化思想有了个传播的地方。
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杨开慧心里一直装着为毛主席奉献一切的打算。她在日记里头是这样记录的:
要是哪天润之被人逮了,我肯定得跟他一块扛这档子事儿。
杨开慧被抓后,敌人想让她跟毛主席划清界限,她一听这话,立马大声回绝道:
让我跟润之断绝来往,那除非是天荒地老的事儿了,我就盼着润他的革命事业赶紧圆满成功!
1930年11月份,29岁的杨开慧在浏阳城门外头的识字岭,壮烈牺牲了。她对爱情的坚守和那份责任心,在当时成了湖南女人们的榜样。
杨开慧去世后,毛主席多次向别人说起他对逝去妻子的深深想念,并且留下了流传很广的名句:“我失去了心爱的杨,你失去了柳。”
2002年夏天7月份的时候,毛主席的弟妹朱旦华,在和挺有名的作家马社香聊天时,讲起了毛主席和杨开慧之间的感情故事。朱旦华是这样给我们说明的:
毛主席对杨开慧的感情深得很,跨越了时间和空间。我在想,要是革命成功了,杨开慧还在,那他们俩肯定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才华、最快乐的一对夫妻。他们之间有情分,有义气,有孩子,还有诗。
朱旦华觉得,杨开慧走了,这不仅仅是让毛主席少了个至亲的人,更重要的是,他失去了一个无话不谈的诗中知己,还有那段无人能及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