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昆明网友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留言,反映全城淹水问题。
网友
归十路转金马路路口,人民东路二环路口,东风东路二环路口积水深度超过正常通行标准。建议加强雨水管渠系统建设。
官方回复
昆明市水务局,昆明市滇池管理局
经市水务局调查核实:昆明主城地势由北向南倾斜,三面环山,南面濒临滇池,城区地势平缓,雨季降雨集中,周边面山及城区的雨洪水经管网、河道汇入滇池,但滇池只有海口闸和西园隧洞两个下泄出口,加之近年来城市不透水面积持续增加,同等降雨条件下汇流速度加快、径流量增大、局部片区地势低洼等因素,造成主城区部分区域遇强降雨易发生内涝淹积水情况。
针对城市内涝风险应急处置工作,我们按照职能职责,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汛前对昆明城市防汛排涝责任人、主城内涝设防点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名单进行复核并公示。
二是编制《城市内涝设防点“一点一策”方案》,系统性优化提升内涝设防点应急措施。
三是加强水雨情监测预警,严格落实“1262”精细化预报和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根据雨情、水情及时叫应到相应乡镇、办事处、社区、村组,加强巡查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是及时调度处置城市内涝淹积水。根据气象预报及城市内涝情况,及时开展调度,协调各级各相关责任单位采取措施降低河道、管网、调蓄池水位,组织各级防汛部门开展联合调度,协调昆明排水公司及各区防汛队伍及时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下一步,针对群众反映的城市内涝问题,我们将继续抓实抓细各项防汛措施,强化值班值守、预报预警、指挥调度等工作,在雨水管渠系统建设完善前,做好城市内涝应对处置工作,及时协调各级各相关部门消除灾情险情,为城市社会经济正常运转,提供防洪排涝安全保障。
经市滇池管理局调查核实:
一是为满足和提高城市排水防涝标准,消除城市内涝,结合昆明市本地汇水区性质、地形特点及气候特征等因素,科学、合理确定未来城市排水标准。昆明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昆明市排水专项规划已明确规划范围内新建、改建管渠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上限确定。在排水设计、建设中严格执行排水设计标准要求,通过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主城区淹积水点排水管网整治、老旧管网更新等工程措施,逐步提高我市排水管网整体设计标准,完善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提升城市排水管网排水能力。
二是昆明市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根据昆明市主城区历年及2023年易涝积水点所处位置、交通影响、淹积水深度范围、频次等,2024年对片区交通影响较大甚至导致片区交通断交、退水时间较长的易涝积水点编制了系统整治实施方案,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治理工作。
三是制定印发了《滇池流域闸门、泵站等联排联调设施分类运行管控工作方案》。其中把您提到的淹积水区域涉及到的大树营临时泵站、金马街道办事处门口应急临时泵站、二环东路与东风东路交叉口应急临时泵站、明通河南二环闸等重要设施运行及调度条件进行了优化调整,提前相应、提前行动、最大限度减少产生城市内涝。
四是为及时处置可能发生的淹积水情况,昆明排水公司每年编制《“一点一策”应急处置方案》,其中,点位包含了近年来易涝积水点,内容包含责任区分及责任人、人员物资配置、设防点的历史淹积水情况、点位片区排水设施基本情况、成因分析、应急处置措施、极端情况处置、事后处置等内容。如出现淹积水情况,第一时间开展应急处置。
五是2023年11月,昆明市成功申报国家城市排水防涝应急救援基地,实施昆明市移动排涝能力提升项目(一期)。目前,第一批次移动抽排设备30台(抽排能力10.4万方/小时)移动抽排设备全部到位,待项目完成后,新增移动抽排能力51.16万立方米/小时,将提升超标降雨情况下的昆明内涝积水处置水平和效率。
来源: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