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第一城稳了!国家正式批复,沈阳这7条交通大动脉,将彻底改变辽宁经济版图

盛京大掌柜 2025-04-22 13:14:35

近日,沈阳印发了关于沈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表示此“规划”已经获得国务院批复同意,要求相关部门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全文一共分为14个章节,总计152条,共54017个字,从生态环境到人居品质,城市空间建构到历史文化风貌,基础建设到区域协同发展,多个领域层层渗透。

其中,关于沈阳在区域交通建设方面,提及了7条综合交通走廊,分别是沈阳-大连、沈阳-盘锦、沈阳-哈尔滨、沈阳-丹东、沈阳-抚顺、沈阳-阜新、沈阳-康平。

而在每条线中,又细分了在建和规划的方案,比如:

沈辽鞍城际、秦沈高速(在建)、辽中-辽东湾新区高速(规划)、沈铁城际(规划)、沈铁二号线-沈新产业开发大道、沈白高铁(在建)、沈吉铁路、沈抚城际、玄菟路-沈抚二号公路(规划)、新民-阜新高速(规划)、沈黑线(规划),以及沈金铁路(规划)。

那接下来,我挑几个重点的线路和大家讲一讲。

首先,沈辽鞍城际铁路

这条城际铁路属于沈阳经济区“一核五带”交通网的重要一部分,贯穿连接沈阳、辽阳、鞍山、营口,未来可能纳入沈阳都市圈城际铁路网。

重点的是,根据《辽宁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和《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总体规划(2019年版)》相关内容提及,沈辽鞍城际铁路将引入桃仙机场站,与地铁K2快线共同构成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实现高铁、城际铁路、地铁与航空的无缝换乘。

2024年12月,沈阳桃仙机场配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启动招标,明确将在二跑道下方预埋沈鞍城际铁路(即沈辽鞍城际铁路的一部分)隧道和地铁K2线隧道。

目前,桃仙机场第二跑道(4F级,3800米)正在推进建设,计划2025年全面开工。由于沈辽鞍城际铁路和地铁K2线需下穿第二跑道,而国内尚无跑道建成后再下穿的先例,因此必须提前实施轨道预留工程。目前,沈阳市已成立专班推进该工程,并委托设计单位研究线站位方案。

沈辽鞍城际铁路建成后,将连接沈阳南站和桃仙机场,使辽阳、鞍山等城市1小时内直达机场,提升都市圈通勤效率。二跑道和城际铁路的协同建设,将推动桃仙机场向东北亚国际航空枢纽迈进,并促进临空经济区发展。

第二个,秦沈高速和沈白高铁

一期工程,丹锡高速至沈阳绕城高速段,已于2025年3月30日开工,阜新高速与新阜高速也同步开工,预计2028年通车。二期规划力争2025年内开工,进一步完善京哈走廊交通容量。

而沈白高铁目前正在加速建设中,预计10月通车,开通后列车的运行轨迹近乎于直线北京、沈阳至长白山,最短旅行时间将分别为4.2小时和1.6小时。

线路由沈阳北站向东引出,沿线经过沈阳、抚顺、通化、白山、延边、长白山等,终点为在建敦白客专的长白山站,其中,在抚顺的站点抚顺北站,将于2025年5月30日更名为“抚顺站”。

第三个,沈抚城际铁路

2009年7月建成通车,但在2017年9月21日就已停运,2023年9月官方消息确认沈抚城际铁路将恢复通行,项目总投资约12.5亿元,主要对既有线路进行改造升级,以满足城际列车开行条件。

2024年6月,辽宁省专题会议提到,沈抚城际铁路(苏抚线)将进行公交化改造,采用地方政府租用国铁基础设施的形式实施。

那到底什么时候能恢复呢?由于前期工作仍在推进,实际恢复时间可能比原计划有所延迟,在2025年可能有望实现,希望放在下半年,具体开通时间,仍需等待官方最终公告。

沈抚城际铁路恢复后的运营模式,将采取公交化运行,类似地铁的高频次、短间隔运营模式,票价预计比此前更低。车辆为现代化的动车组(如CRH6S市域动车组),提高舒适度和运行效率。同时,加强与沈阳地铁网络的衔接,如与地铁2号线、9号线等换乘。

另外,玄菟二路(金枫街-伯官大街)计划2026年Q2开工,2028年Q2完工。沈抚二号公路续建中,沈阳段13.88公里,双向六车道一级路。

作为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的重要交通项目,恢复后的城际铁路将加速沈阳与抚顺的经济、社会一体化。目前沈抚间主要依赖“雷锋号”客车和自驾,铁路恢复后将提供更高效的出行选择。

第四,沈铁城际铁路(轻轨)及其他

目前处于前期筹备中,项目已纳入《沈阳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2023年获批),但尚未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2024年,沈阳启动沈铁二号公路(产业开发大道)建设,被视为城际铁路的公路配套工程,连接沈阳与铁岭,属于沈阳经济区公路网的一部分。

铁岭市在“十四五”交通规划中提出“预留沈铁城际铁路通道”,但未明确时间表,若前期工作加速,最快可能在2025-2026年启动可行性研究,但通车至少需5年以上(2030年后)。

至于沈金铁路,可能连接沈阳至康平、金宝屯方向。而沈黑线、辽中-辽东湾新区高速,则被视为沈阳都市圈铁路网规划。通过加密京沈大通道、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等,强化沈阳与京津冀、辽中南城市群(如大连、长春、哈尔滨)的联动,推动产业协同和资源共享,实现“都市圈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

路通则人通、物通、财通

综合交通走廊的建设,将大幅提升沈阳都市圈的通勤效率和经济联动性,正是沈阳构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高效、多层次的交通网络,推动沈阳在东北振兴、对外开放和城市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核心作用。

这一体系将助力沈阳实现2035年“高质量发展全国典范”和2050年“东北亚领先城市”的目标,并支撑沈阳“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的定位。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