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毕业后才敢说的实话
既然这个任务交给了你
就说明这个任务不重要
其实导师并不关心你完成了多少工作
工作的量也并不代表工作的质
即便你平时听话照做、执行力强,每天在自己工位上默默付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课余休息时间用来加班加点,但极有可能,导师最后有好处的时候并不会第一时间想起你
那么我们爱护自己的羽毛要做的是:
1.当导师找你时:
有很多研究生还是怀揣着做题家的学生思维,或者是从父母一辈老实巴交的遗传,觉得面对老师或者领导的吩咐一定要积极主动贴上去被使唤,这样子就会学很多东西和被赏识
其实不然。就像苦难教育一样,只要会吃苦就会有吃不完的苦,只要你会干活那你就会被吩咐干不完的活
错误思维:导师给你发信息秒回,打电话秒接,这样子只会拔高导师对你在这方面的期待,认为你信息秒回电话秒接理所当然
正确思维:收到信息最起码过十分钟之后再接,即便你当下可以秒回,也要爱惜自己的羽毛,造成自己正在忙的假象
你可以跟导师说:“不好意思老师,刚刚在看文献/写论文/上课等,没看手机信息,现在还需要我帮忙吗?”
同样10-15s再接电话,然后跟导师不卑不亢的说自己在忙着(写论文、看文献...)。
强调属性:是你找我帮忙的,而不是我理所当然的。
2.当导师给你布置任务时:
也不能说导师布置的任务都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如果是一些杂活,一定要投机取巧的去把它完成。然后挤牙膏似的在ddl之前给导师,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如果是有意义的任务型学习则要抛弃巨婴思维,喂一口吃一口推一步走一步的想法
错误思维:导师叫我干嘛就干嘛,导师说咋干就咋干,其余一概与我无关
正确思维:拿到手先思考一下,导师布置这样的任务目的何在?他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我能学到一些什么东西?弄清楚问题的本质及逻辑后再开始着手
3.导师布置的任务推进受阻时:
错误思维:导师一个月才给我多少钱或者压根没有劳务,我拿多少钱干多少活,这明显已经超出我的能力范围了
正确思维:建议所有的研究生要学会哭奶,不要自己死磕然后因为没有进展而自我焦虑然后耗费自己的时间,学会主动向导师阐述遇到的苦难点以及麻烦程度,已努力尝试了哪几种方法,目前需要哪些支持和帮助
4.导师布置的任务量太大时:
错误思维:埋头苦干,拼命干,独自加班加点干
正确思维:按轻重缓急、按流程步骤先把任务梳理一遍,学会投机取巧给自己做减法,搞不定就大半夜给导师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