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的尽头是骨科,不是段子

成都Big榜 2022-04-21 16:10:00

是活生生的同事。

滑板初学者第一天,“永远年轻,永远骨盖淤青”。

滑板初学者第二天,“滑板的尽头是骨科”。

滑板初学者第三天,“出板,骨折价”。

以前的滑板是小众运动,一般存在于零星的碗池,伴着大面积涂鸦氛围,在坡上起飞翻腾降落,轮胎摩擦地面的声音刺耳又危险。

现在,没有滑板的反而成了小众,出门可以不带饭,但必须带板。

当然不要以为滑板的门槛比较低,讲究的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尤其是对滑板初学者来说,最大一笔的消费不是购买滑板,而是学会交保护费。

对滑板动心的各位,记得夜深人静扪心三问——

买没买护膝?

有没有钱找教练?

打开市民云看交没交医保?

滑板并非一时兴起,反而在节点上都有迹可循。

之前是因为王一博,强大的号召力与效仿力让迷妹前赴后继,现在是三亿人上冰雪之后的蝴蝶效应,没有冰天雪地之后在陆地过瘾。

确实有点风靡,朋友圈一半的人在拉天幕,一半的人在玩滑板。

现在和朋友一起逛街的门槛有多高,“根本不能在一起并肩摆条”,前面滑得开心自在,后面追两步干脆摆烂越走越慢。

但如果朋友停下来喊你试一试滑板,你的心动程度会迅速提升。

同桌@必丹 组建了一个滑板社群,“像一个XX组织一样发展下线”,因为她是滑板初学者,为了能够持续滑下去而寻找板友。

她交的第一笔保护费,给板友买咖啡送点心,粮草先行,融入集体。

条件听起来不错,又伴随着@必丹 的安利,于是@小白 跃跃欲试。

前十分钟浅试一下,“她确实有天赋”,后十分钟,“很稳”,正在@必丹 以为不用目光关切的时候,一切都晒干了沉默。

故事的发展,大概以四宫格漫画就可以讲清楚。

@小白 说,“一切都是因为没穿护具”,但摔跤之后反而买了护具。

护具的故事也有点荒唐,她在闲鱼寻了一个二手护具,对方表示不包邮,“你骑自行车过来取”,@小白 又晒干了沉默。

在她取货之后,卖方追问,“美女,还要拐不”,《卖拐》成都版。

滑板的尽头是骨科,不想上班的时候也可以滑板,只是疫情不好找工作。

所以吓得滑板初学者连夜买保险,@航宝 紧急联系保险经理,@必丹 见缝插针研究保险,@门牙 想跟风买针对性保险。

但其实@小白 有买保险,只是不知道把票据弄哪里去了——

对方:“下次记得把手续带好”,

小白:“没有下次”。

后来她不断反思问题出在哪里,“可能是今年犯太岁”,然后发来一张健康运势截图,“属猪的人今年容易跌伤”,她信了。

早在两年之前,@小白 的前室友@炮姐 就因为滑板断了手臂。

情况是真的有点严重,“医生喊我立刻手术”,恢复不到左手可能丧失旋转功能,她抱着一点愧疚但更多是渴望安慰的心情告诉了领导。

领导说,“你这种情况是不是可以申请残疾,给公司免点税收”。

不要说@小白 不记得教训,就连@炮姐 自己也重新站上了滑雪场。

但这一次她交了该交的保护费,购入专业的滑雪服,头盔护膝手套护臀一应俱全,商店没有守护天使,但至少要穿上锁子甲。

买了保险的@必丹 又继续入了一个熊,“绑在屁股上”。

有点病急乱投医的意思,且队友都不想跟她一起滑,“觉得丢脸”,但即便如此了,依然防不胜防地一个扑爬,双重社死。

@狗蛋 在把脚拧到之后,发消息给丈夫,说了一长串过程。

丈夫情商之高,并没有质疑她的技术,从另一个角度给出建议,“重新给你买一个板”,@狗蛋 警惕,这是另一种狼的诱惑。

我问她得出什么教训,《需要对滑板有敬畏心》。

她说她的摔法护具都救不了她,一次是为了躲狗屎而摔,一次是一个坡,“当着同事的面一个大仰摔”,在都江堰冲过坡的人也会阴沟里翻船。

平地摔是一门学问,而她最该交的保护费可能是拜一拜土地公。

滑板初学者的体验就是,明知山有虎,请问明知山在哪里。

然而到了明知山,又反复试探不敢下脚,心里痒,也害怕。想象自己滑板的样子应该是御剑飞行,实际上是站上去都需要人扶。

@门牙 有两个保镖,一个是陪伴的丈夫,一个是陪练的教练。

丈夫的作用就是看着她,每天抬个小板凳往地下车库一坐,一边耍手机一边余光惦记,旁边的小学生在家长的监督下跳绳。

教练是朋友推荐的,倒也没什么野心学动作,“主要是交保护费”。

虽然教练不会像偶像剧那样在她摔的时候抱住她,但会给她示范,“我花钱请教练就是后路,经过专业学习还三长两短我也认了”。

@门牙 会算账,“医药费误工费营养费加起来,这点学费算什么”。

教练也比较佛,喊@门牙 去她朋友圈找视频学习,@门牙 一圈看下来,“大部分是她念rap的视频,唱得挺好的”。

@门牙 的滑板第一步可能是学rap。

@小扶 的准备工作是,“在公园里找了一块平地”,人少,比较空旷,不允许有小石头出现,“办了这个地方的月卡”。

然后又认真选购了砂纸,一套有安全感的护膝。

没有花钱找教练,但每天都着急忙慌下班,为了去看大神怎么滑,“活得像个高三的学生”,愿意花时间为自己的滑板铺垫。

但专业的动作没学会,尽搞些花里胡哨的动作,结果狠狠摔——

臀部重重落地,滑板飞出去100米,“大概两周时间,躺下睡觉都痛”,主要是造成了恐惧阴影,她暗自决定不滑了。

好死不死,生日悄然来临,“好姐妹送来了好看的史努比滑板”。

亲手送到她面前,该来的终究会来,“她们让我当面试板”,忍着痛假装尽兴滑行,“滑了30米我就下来dia上走”。

想起@必丹 说,一个路人想试她的板,“我鼓励她原地踩一踩”,下来之后对她说,“你滑一下呢,我看网上好多帅女生”。

然后@必丹 表演了一个直线滑行,溜了溜了。

其实大多数的初学者,会把大把的时间留给自己找后路。

滑板选哪款,“主要是看哪款二手卖得出去”,听说滑板飙出去伤人不属于交通事故,“查一下要判多少年”,如果要摔倒,“哪个姿势可以自保”。

问题层出不穷,一直在只年轻一次和还想再活活之间徘徊。

上一句是,“宁做滑板的菜狗,不做爱情的舔狗”,带劲,下一句是,“别人滑的是滑板,我滑的是血小板”,费命。

反正只要动了这个念头,中午不买早晚也会买。

@必丹 不滑之后准备挂起来,或者做成换鞋凳,@阿康 一鸡多吃,已经用滑板拉了一车快递,@一骏 决定买长板,烧火应该挺旺。

虽然但是健身房也没开,练一下臂力也是不错的。

雨天不能滑板,出太阳全是向日葵也不适合滑板,好不容易遇上阴天出门,一打开社交软件,“有人滑板骨折了”。

当然就算鼓起勇气出门了,也会被小朋友“碰瓷”。

有人问滑板到底危不危险,反正有的东西一辈子只能玩一次。

我问@小白 伤好之后是否继续,她停顿半秒,“今年不会了”。

从她旁边的@JOCK 说,“我本来想说试一试,结果看到你”,一瘸一拐的@小白 力挽狂澜,“你试一试嘛,真的没啥”。

@彭主任 也小声说,“我也不买了,周末她来找我借拐”。

一山不能容二虎,除非你和滑板是一公一母。

滑板本身不是陷阱,只是滑板的人要过分小心与冷静,初学者可以尝试,但务必收起自信,酷盖板仔不是一日而就。

否则不是玩滑板,而是换车滑轮椅。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