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前没有附加“古”字,其余三个被公称为: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

为什么只有中国特殊呢?一个英国教授道出了真实原因!
断档再生国家“四大文明古国”这个词,诞生于中国,是我国著名近代历史人物梁启超先生在1900年创作的一首诗歌《20世纪太平洋歌》中的内容:

地球上文明古国有四,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
其中,小亚细亚是古巴比伦,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查无此国”的文明。曾经的它有多么辉煌,就有多么快地衰落。

古巴比伦王朝,建立在如今如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之南的广阔土地上,其首都巴比伦不仅是亚洲西部最发达城市,也是当时全球最发达的城市,各国商人云集于此,用金属和术材交换巴比伦的食物和羊毛。

除了经济,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当属古巴比伦的城市建筑。
尼布甲尼撒二世建立的“巴比伦空中花园”,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据说,这个“花园”装有机械装置,需要奴隶不停地转动才能将河流抽上去完成灌溉。

而盛极一时的,还有刻在石柱上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善的成文法典,即便具有局限性,也在人类文明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被收藏在卢浮宫内。
不过,古巴比伦最惊人的,是其是一个巨大的奴隶制王朝,但也因此,奠定了它的灭亡。

到了后期,阶级矛盾、王权与神权的矛盾、异教等等,加速了这个巨大文明古国的衰落,最后,本应强壮的古巴比伦男人,沉浸在荒淫无度中,一同与这个国家走向了末路。
之后,古巴比伦王国的原土地上,有了星星之火,如今被称作“伊拉克共和国”。

古埃及,虽然没有落得跟古巴比伦一样,没有名字的结局,但与现在的埃及在很多方面难以找到直接的联系。

古埃及从尼罗河发家,在公元前4000年形成了自己的文明,而金字塔的修建,见证了那个时代的荣耀,但是,过度的劳民伤财彻底激化了社会矛盾,陷入了混乱与分裂。
公元前1250年,一场前所未有的干旱,将古埃及推向了覆灭的边缘,饥荒、经济危机、政治动荡和战乱,终于,盛极一时的古埃及,成为了罗马帝国的一个省。

古印度的状况,与古埃及一样,如今的印度只是徒有其表,但与古埃及不同的是,它的衰败原因不是受到作为母亲河的恒河的影响,而是文化入侵。
公元前2000年,被雅利安人侵入,公元前581年,被古波斯人侵入;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人入侵印度;712年,阿拉伯国家入侵后,古印度彻底灭亡。

最能体现目前印度不再是古印度的标志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印度人,远大于信奉佛教的人数。
这三个文明古国,其历史文明除了一些标志性建筑物,如今几乎是荡然无存,但中国却是个例外。
天时地利人和英国剑桥大学的一名教授,叫马丁·雅克,在《当中国统治世界》一书中写道“中国永远不会成为西方国家,因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具有无可替代的特殊性”。
他的这番话,间接说出了中国为何不称作古中国的原因!

在中国的上下五千年历史中,不经常称“中国”,而是“华夏民族”和“中央政权”。
和其他三个文明古国一样,中国的文明也诞生于河流,长江和黄河就是华夏文明的源头,而“中国”这个字眼,最早出现于西周时期,在金文中是“河水交汇之初”,也就是黄河流域附近。

西周初年收集而成的《诗经》中记载了“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之后的每一个朝代,为了显示“正统”,均以华夏民族、中国、中原、中土等字眼称呼,而像周边的元、辽、金等少数民族则被称作“夷狄”、“蛮族”等。

简单来说,即便是夺权夺位当上的皇帝,也要先承认前朝帝王的正统性,再宣称自己是合法的继承人。
比如,唐太宗身上有胡人血统,却认几百年前的老子为祖宗,改姓为“李”;朱元璋夺得元朝的江山,杀了人家,却也在诏书里承认元朝皇帝的正统性。

换句话说,中国上千年的历史,无论君王是谁,继承制的“大一统”王朝属性都没有变过。
谁分裂,就打谁,选出胜者,再一统天下。这种思想,都要感谢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秦始皇,但也不可否认,封建王朝存在压迫人的落后事实。

即便是最后的清朝,“大清国”与“中国”在各类不平等条约中交替出现,而此时的国人心中也不再区分汉族与戎狄,统称为“中华民族”,民国时期的“中华民族”出现得更加频繁。

除了统治者的历史没有断档,像汉字、传统价值观等的传播也没有中断过,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比如简化汉字,宣传正能量的中华传统美德。
除了思想上,中国也占据了地利,土地上适合农作物生长,并且根据不同地区,生长了不同但足够人们赖以生存的农作物,即便期间爆发过灾荒,但没到全国颗粒无收被饿死的地步。

所以,中国不会像其他三个文明古国一样早早夭折。
如今,中国文明仍在发展进步,而国人们的凝聚力也更强,终有一天将实现中华民族强大兴盛。
参考资料:
环球网:2023-07-12:【史海回眸】持续干旱将古埃及推向衰落
光明网:2025-03-22:探源溯流:从文字起源认识中华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