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1950年,一封电报送到了毛人凤的手中,内容令他气急败坏。因为上面是我党特工李克农发去的警告电报:“你们来多少,就歼灭多少,保证你有来无回。”

气愤过后,毛人凤惊觉“针对毛主席的计划失败”!但他想不到,李克农发现端倪的契机,竟然是一个公司的聚会。
李克农如何识破特务的阴谋呢?
细心侦查,阴谋败露1949年12月,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决定访问苏联。
当时,中国实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与苏联结成同盟也符合国际形势,没想到,还未抵达苏联就状况百出。

1949年12月6日,毛主席的专列行至天津地区,工作人员上报:铁路上发现一枚手榴弹。一时间,惊动了所有领导人,彼时担任中央军委的李克农,本来就在专列上,立即开会讨论。

要知道,安全起见,毛主席敲定的是秘密访苏的行程,除了罗瑞卿、李克农及身边的卫士外,鲜少有人得知。但是,路上出现手榴弹,极大概率是这份绝密情报泄露。

李克农不敢松懈:“再加派人手,排查专列沿路铁道,一定保证毛主席的安全。”在他与公安部部长罗瑞卿按照计划,护送毛主席安全抵达满洲里后,立即返回北京,开始调查毛主席访苏行程遭泄露一事。

从何下手是关键。
李克农仔细分析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如果是安插在北京的国民党特务,必然要有经费往来,而且这种一不小心被砍头的事情,一定是大量金额,仔细核查外地汇往北京或者天津的大额款项。

他的判断果然没错,很快,公安部侦查处处长曹纯之,发现了一个奇怪的款项,从香港汇往天津,其金额高达15000元港币,约1.2万人民币,放在当时是五十多个家庭的一年收入的总额。
听了曹纯之的回报,李克农拍板决定:“追踪款项来源,查出这笔钱是谁收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笔钱的收款人是一家名为北京新侨贸易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女子,叫计采南。而且,她在公司的身份不单是“员工计采南”,还有公司股东“计爱琳”。
一人分饰两角,足以说明计采南不是一般人。解放前,她嫁给了一个英国商人,但解放后对方跑了,而她一个弱女子,却突然摇身一变,开得起公司,还能有大额资金往来。
李克农立即反应过来:“她可能不是间谍,而是白手套,盯紧计采南的行动。”

终于,计采南组织了一次公司聚餐,露出了马脚。一名男子行踪可疑,经查不是计采南公司的员工,而是计采南的弟弟计兆祥,经过跟踪,发现了对方的住处,又与供电局核实后得知“用电异常”。

李克农得知消息后不敢耽误,一边派人抓捕计采南,一边带人赶到计兆祥的家中。
一开始,计兆祥夫妇装作一脸无辜的模样,任凭怎么问话都不开口。

李克农见状,轻蔑地说:“看来是不见黄河不死心。”随即,他仔细观察了房间里,发现天花板上有一张倒贴的《牡丹图》,拿下后,里面不仅有一个美制电台及情报底稿,还有一把美制手枪。

李克农拿着证据,对计兆祥说:“你的代号是0409吧。”
计兆祥瘫软在地上,不再挣扎,交代了一切。原来,他凭借着电台侦听技术,盗取了绝密情报,并传给毛人凤,再由其安排对毛主席的暗杀行动。

若不是李克农及时发现,等毛主席访苏结束回国时,这群国民党特务会在长春布置炸药。
计兆祥认罪伏法,但作为始作俑者的毛人凤却仍安然无恙。

为了杀一杀敌人的锐气,李克农决定向毛人凤发电报:我们有强大的人民民主专政,有雄厚的群众反特的力量,你们的阴谋是不能得逞的,你们活动在哪里,我们就会在哪里侦破。

毛人凤满心欢喜地查看电报,结果被气得半死,无奈地说了一句:李克农,我半生之敌……
据资料显示,蒋介石带领残部败退台湾省之前,留下了上千名特务,由毛人凤联系并指挥。他们的目的包括刺杀我国领导人、破坏解放区的安定等等。

此前,毛主席进入北京城后暂居香山时,就在房间里发现了炸弹。此案也是由李克农督办,发现竟然是一名假扮尼姑的国民党特务。

几乎每一次,李克农都能化险为夷,将敌人的间谍任务湮灭在摇篮中,肃清了上千名国民党特务,有“中共特工王”的美称。

1950年,计兆祥被判处死刑,其他被抓的国民党特务也按照法律受到了不同的惩罚。
1955年,李克农被授予上将军衔,是52名将军中唯一一个没有领过兵、打过仗的将军。

1962年,他因病离世,享年63岁。
如今再听李克农的传奇特工故事,仍心生敬佩。正因为有无数个像他一样在隐蔽战线上奋斗的革命战士们,革命才能胜利,值得所有人缅怀与铭记。
参考资料:
央广网:2021-05-24:「暗夜追光」党中央的警卫员李克农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新中国反间谍第一案——计兆祥潜伏电台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