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气很大,但没用,大师季羡林被质疑,网友:他的智慧你不懂

辞言生涯 2024-12-20 12:52:46

“从上学时就听说过季羡林,名气贼大。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居然完全想不起来他有什么突出的贡献......”

这两天在动态刷到该网友的质疑,我感触良多。

表面上看,这是普通人对一位学者贡献的质疑,实则折射出当下教育领域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我们该如何看待,那些表面“无用”的知识?

“这玩意,学了到底有什么用?”站在讲台上,我又一次听到这个问题……

抬头望去,提问的学生眼神里闪烁着困惑。这已经是本周第三次,被问到类似的问题了。

作为一个教了十多年书的老师,我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提问。

确实,我上大学时,也总疑惑“大学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到底能干嘛?学校怎么不直接给我安排好工作呢?”

……

每当此时,我总会想起那个酷爱历史的女孩小雯。

她来找我时,眼里噙着泪水:“老师我爸说学历史没出路,非让我转专业。”

“那你自己,怎么想?”我问她。

“我喜欢历史啊!研究历史的时候,感觉整个人都活在那个年代,特别神奇……”说这话时,她的眼睛亮了起来。

这让我想起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是发达的社会,人们越是愿意投入时间,去做那些看似“没用”的事。

比如,学习传统乐器;钻研象形文字;侍弄花草……

表面上看,这些似乎都是“无用之学”,但恰恰构成了一个生活中最动人的风景。

前些天,我在课堂里做了个小实验,我问学生们:“要是让你选,你是想当一个‘有用’的人,还是想当一个‘有趣’的人?”

出乎意料的是,80%的学生选择了后者。

其中一个男生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技能,能够在网上进行学习,但是思维方式,则需要在课堂上加以培养。我并不想成为一个,仅仅会干活的机器。

还有一个女孩的疑惑,发人深思:“有用”和“没有用”是针对谁来说呢?对于我来说,做我自己热爱的事,学习我想要学习的东西,按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就是最大的“有用”,旁人如何看待我,与我何干?

这些年轻人的回答,让我看到了希望。

确实,在这个功利的时代,很多人习惯用“有用”衡量一切。

学习要有用,知识要有用,连艺术也要有用。

可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真正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往往是那些当时看来“没用”的探索。

如果古人只追求“有用”,我们现在可能还在茹毖饮血。

正是那些对星空的好奇、对真理的追问、对美的向往,才让人类走出蒙昧,创造了文明。

最近,我留意到一个改变:愈来愈多的企业,看中应聘者的人文素养。

一位HR朋友告诉我:技能可以培训,但见识和思维方式是很难速成的。我们更看重候选人的成长潜力。

这不禁让我想起去年的一个毕业生,他在互联网公司工作,最近升职了。

他说:“老师,现在我终于明白,您当年为什么要逼我们读那么多'无用'的书了。那些积累,让我看问题的角度和别人不一样……”

教育的意义,从来不是培养“有用”的工具,而是培养完整的人。

那些看似无用的人文积淀,那些漫长的思维训练,那些对美与真理的追问,正是塑造一个人的关键元素。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往往超越了简单“有用”的标准。

此时看似无用的积累,可能就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那些曾经抱怨“无用的知识”的学生,后来往往会感激那些“看似无用之学”,因为这些“无用之学”带给了他们心智上的成长。

教育,不是训练士兵,而是培养思想者;不是制造工具,而是滋养生命。

当我们过分地强调“有用”时,反而有可能会失去那最宝贵的东西。

记得前几天,一个学生课后给我发消息:“老师,上午讲课时您说的那句'人活着,不只是为了解决温饱',让我想了很久。”

也许,这就是教育的真谛:它不仅教会我们谋生的技能,更培养我们安身立命的智慧。

当我们超越了“有用”的局限,才能看到教育更广阔的天地。

我期望,在以后的课堂上,再也不会有人问出“这个有啥用”这样的话。

因为,教育所包含的意义,不是在于它的“用处”这点上,而是在于它能让生命更充实、更饱满。

那些暂时看似无用的积累,终将在生命的长河中,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这,才是教育最动人的风景。

0 阅读:7

辞言生涯

简介: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