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电视剧《漫长的季节》更新至第4集内容。我在对开局3集的剧评文章当中认为,这部电视剧强于写实,强于演技,在现实主义的题材当中,范伟、秦昊等演员,表现出了非常强悍的表演能力。然而,4集剧情之后,这部电视剧最大的闪光点,还不仅仅是写实和演技,而是“尿袋”。
在第4集的剧情内容当中,王响、龚彪和马德胜三人组联合起来,要一起追查套牌真相。这个时候,三人组采用“钓鱼执法”的方式,追查曾经的钢厂保卫科长。这位下岗科长逃窜,王响追出,并且将下岗科长压倒在地。此刻,龚彪与马德胜赶到,帮助王响,控制住了这个下岗科长。
接下来的一幕,进入到了这部电视剧真正的高光时刻。下岗科长要隐藏什么东西,龚彪上前抢夺,最终真相出现,下岗科长要隐藏的是自己的尿袋。此刻,龚彪和马德胜虽然表现出了诧异,但依旧认为,应该把这个下岗科长扭送派出所,追查套牌真相。而范伟老师饰演的王响,做出了不一样的反应。
王响捡起地上的套牌,装好了,重新送给这位下岗科长,然后放他走掉了。龚彪和马德胜两人要阻止,王响制止了他们的阻止。这场戏,其实不仅仅是写实,及其演员们超高的演技表现水平了,更是写实和演技加持之下巨大的人文主义关怀。《漫长的季节》的这种人文性,才是犯罪刑侦剧当中稀缺且珍贵的。
我们总是喜欢在犯罪剧当中看到离奇的犯罪和超级烧脑的刑侦过程,却往往忽略了一个最根本上的问题:当我们创作犯罪剧的时候,我们最原始的初衷是什么呢?犯罪刑侦剧的最原始初衷,是展示丑恶的同时,倡导人性的光辉。人性光辉这件事情,远比展示丑恶重要的东西。
咱们很多犯罪刑侦剧,在呈现犯罪丑恶的时候,是很在行的,但是在人性光辉一面,就欠缺了。比较好的例子,是《狂飙》当中,张译饰演的男主角,在开局剧情当中,审理张颂文角色案子的时候,利用职务之便,给张颂文角色送了饺子。除夕夜,被审问的人,吃上了饺子。这就是人性的光辉。
回到《漫长的季节》当中来,它真正打动人的地方,也是这种人性的光辉。当王响、龚彪和马德胜处于强势一方的时候,他们看到了下岗科长的尿袋。这意味着什么?最直接的一面便是,这位下岗的科长,虽然表面上强硬,但他已经内强中干了,已经患有严重的疾病了,需要终生和尿袋为伴了。
同时,也意味着,这位下岗科长要保持活着,就需要有很大一笔医药费作为日常开销,这可能是一个无底洞。他赚来的钱,是用来救命的。当然,他帮人代办套牌,是不对的,是违法的。越是这个错误的时刻,越彰显了人性的选择。王响他们怎么做,是呈现一部电视剧的人文高度的。
从我们普通日常的角度讲,把套牌贩子扭送派出所,交给法律处理,是非常正确的。龚彪和马德胜的选择才是应该选择的。但是,电视剧作为影视艺术形式之一,它的魅力就在于,角色们往往选择一个“错误”但“合理”的行为方向的时候,会出现异样的人性光辉。放走这个套牌办理者,当然是错误的,但它却具备这人性光辉上的合理性。
这是一种悖论关系上的合理性。从下岗科长的角度上讲,即便是下岗了,即便是面对着巨额的医药费,也不应该去干违法的事情啊。而从王响的角度上讲,那一刻,他人性的光辉似乎有点泛滥了,他竟然放走了他。所谓的悖论,便是,我们可以说出每一个角色的不合理性,但同时,也能想出他们行为合理性的一面。
这种合理与不合理之间的博弈关系,就留给了电视剧的忠实观众们。观众们会自己带入到剧情当中去,对自己产生追问,如果我是王响,我会怎么做。我想,不同的观众,会有不同的选择,尤其是自身利益受损的时候。
有一年大秋,我给村里看玉米,逮住一个偷玉米的妇人,他家是外乡人,在村里没有地,男人出劳工去了,几个月没寄钱回家了,家里是真的没吃的了。那一刻,我慷大家之慨了,放走了妇人。我做的对吗?当然不对。但人性的很多瞬间,错的,反倒是对的吧。时隔多年,看到《漫长的季节》第4集当中类似的内容,竟然如此熟悉。我想,艺术的魅力,便在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