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内鬼出现!3项国家机密被泄露,作案人身份曝光,果然不简单

幼晴谈听娱乐 2025-03-31 03:58:55

谁能想到,写字楼里最不起眼的扫地阿姨竟成了境外势力的突破口?就在昨天,国家安全部门公布的一起案件让所有人大跌眼镜——某机关单位外包保洁员段某为谋私利,竟在三年间持续向境外情报机构传递涉密文件,导致三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被迫终止,直接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事情得从段某每天的工作流程说起。

按规定,她本应在每日早八点对办公区域进行常规保洁,但实际作业中常常利用午休时间自由出入各科室。

有工作人员回忆:"她擦桌子时总爱在文件柜前多停留几分钟,我们还夸她干活细致。

"正是这种"细致",让段某先后接触到了存放在普通文件盒里的机要资料。

不同于影视剧里的高科技窃密手段,段某的作案方式原始得令人咋舌。

她会把手机调至静音模式,趁整理废纸篓时快速拍摄文件内容。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涉及国防科技的机密文件居然未按规定存放在保密柜,而是与其他普通文档混放在开放式铁皮柜中。

据知情人士透露,涉事单位自2018年起将物业管理外包后,从未对第三方服务人员进行过安全审查,更别提保密培训。

境外情报机构的渗透策略堪称精准。

他们通过社交媒体锁定段某女儿正在申请海外留学的情况,以"提供全额奖学金"为饵实施策反。

不同于常见的金钱交易,这种针对家属的定向诱惑更具隐蔽性。

段某在接受审讯时坦言:"对方承诺只要拍些'普通文件'就能让孩子上名校,我以为那些红头文件都是过期的......"

这起案件暴露出外包服务监管的致命漏洞。

涉事单位与物业公司签订的合同中,竟没有任何保密条款约束。

更荒唐的是,段某所在保洁团队不仅能自由出入核心办公区,还能接触到未及时归档的加密文件。

有内部员工反映:"打印机旁的碎纸机常年空置,重要文件常常在桌面过夜。

"

眼下最值得警惕的是境外势力的策略转变。

他们不再紧盯核心技术人员,反而将目光投向容易被忽视的边缘岗位。

就像网友调侃的"扫地僧理论",现实中的泄密风险往往藏在最意想不到的角落。

试问有多少单位能保证,每天进出办公室的维修工、保洁员都经过严格背调?

这起案件留给我们的不仅是震惊,更有沉痛的反思。

当我们在享受服务外包带来的便利时,是否遗忘了最基本的安全防线?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边缘人",实则掌握着打开机密之门的钥匙。

或许真该认真考虑网友那句玩笑话——以后招保洁是不是也得政审?

(互动话题:各位所在单位的外包服务人员能接触到敏感区域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见闻)

0 阅读:0

幼晴谈听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