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氏兄弟涉黑组织的形成始于上世纪90年代。梁宝民曾长期在三门峡市公安机关任职,利用职务便利积累人脉资源,并逐步构建起以家族成员为核心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其弟梁宝成则负责具体实施暴力犯罪,通过威胁、殴打、强迫交易等手段,逐步控制当地矿产开采、运输等行业。例如,该组织通过暴力驱逐竞争对手,强行低价收购矿山经营权,再以高价转卖或垄断经营,非法获利数亿元。在采矿领域,他们甚至伪造开采许可证,勾结部分监管部门人员,使非法采矿活动披上“合法外衣”。
梁氏兄弟涉黑组织的犯罪手段极其残忍。为争夺利益,他们多次实施故意伤害、非法拘禁、寻衅滋事等暴力犯罪。例如,某矿业公司负责人因拒绝转让采矿权,被该组织成员非法拘禁长达72小时,期间遭受电击、殴打等酷刑,最终被迫签字放弃权益。此外,该组织还介入市政工程项目,通过围标串标、威胁投标企业等方式,垄断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在供暖、垃圾处理等民生领域,他们以断供、滋扰等手段要挟政府获取补贴,甚至直接截留公共资金。如某供暖企业被梁氏团伙控制后,多次故意中断供暖,导致数千户居民冬季室内温度不足10摄氏度,引发群体性事件。
案件的最大难点在于梁宝民的双重身份——既是黑社会头目,又是公安系统内部人员。他利用职务之便,为组织成员提供庇护,篡改刑事案件证据,甚至直接干预司法程序。例如,2015年一起致人重伤的案件中,梁宝民指使下属将主要犯罪嫌疑人替换为替罪羊,使真凶逍遥法外。此外,该组织通过行贿、入股分红等方式腐蚀公职人员,形成覆盖政法、国土、工商等多部门的“保护网”。一名曾参与案件侦办的民警透露,梁氏团伙每月向某些官员支付“好处费”,金额高达数十万元,部分厅级干部也被拉下水。
由于梁氏兄弟的“伞黑一体”特性,案件长期难以突破。地方办案人员曾多次遭遇证据灭失、证人翻供、调查受阻等情况。2020年4月,全国扫黑办将该案列为重点督办案件,由一名副主任包案督办,成立专案组直插一线。督办组采取三项关键措施:一是异地用警,从外省抽调200余名警力组成联合专案组,避免本地关系网干扰;二是同步推进“打伞破网”,纪检监察机关与公安机关联合办案,对59条“保护伞”线索深挖彻查;三是资产清查攻坚,专案组聘请审计团队对涉案的6亿余元资产进行溯源,发现大量通过地下钱庄洗钱的证据。
在督办推动下,案件取得突破性进展。共抓获犯罪嫌疑人386人,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28亿元,查处涉黑腐败及“保护伞”263人,其中厅级干部2人、处级干部19人。梁宝民兄弟的犯罪网络被彻底摧毁,其通过亲属名义持有的37处房产、19家企业股权均被追缴。2021年,梁宝民因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伤害罪、行贿罪等12项罪名被判处死刑,梁宝成被判处无期徒刑。其余54名组织成员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至三年不等。
该案的侦破对当地社会治理产生深远影响。审判结束后,三门峡市开展矿产资源整顿专项行动,关停非法矿场23处,重新公开招标采矿权;住建部门修订市政工程招标办法,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群众举报线索量在案件宣判后同比上升300%,显示出公众对扫黑除恶的信心重建。此案也暴露出基层执法监管的薄弱环节,推动河南省建立涉黑案件“异地交叉审查”制度,防止地方保护主义干扰司法公正。
只要有黑社会,背后必然有保护伞。
当年的三门峡,我同学渑池的。其它不重要了。记得三门侠与渑池县,他名字叫马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