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唐朝Devin 2025-02-17 10:57:46

世间万物都被规律所作用。规律是自然界、社会现象或思维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稳定的、必然的联系和秩序。它反映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本质和趋势,是事物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遵循规律必将实现目标,违背规律必将事与愿违。

规律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同构成了对事物发展和存在的全面理解。

规律的普遍性是指某些规律在一定条件下普遍存在于所有或大多数事物中,反映了同一类事物的共同性质。例如,供需影响价格是市场经济中的普遍规律。

规律的特殊性是指规律在不同事物、不同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作用方式。每个事物都有其独特的存在条件和发展过程,所以即使是普遍存在的规律,在具体事物中也会有不同的体现。例如,在完全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垄断市场中,供需对价格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如果用一棵树来形象地比喻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那么树干是普遍规律,树枝是特殊规律。大树枝上又长有小树枝,如果把大树枝看成一个全局,那么相对而言,大树枝体现的是规律的普遍性,小树枝体现的是规律的特殊性。

规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辅相成的。规律的特殊性孕育于普遍性,特殊性是相对于普遍性而言的。

我们之所以要理解规律及其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因为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认识事物。

实事求是要求我们要客观地认识事物及其内在规律,即人的主观意识与客观存在是相符合的,相符合就做到了实事求是,若不符合就没做到事实求实。

因为每个人都有其自身局限性,所以没有人能绝对客观地认识所有事物,只有相对客观和相对主观的区别。

但我们不能因此放弃追求做到实事求是,那我们该如何做到实事求是呢?

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要求我们处理事务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做到实事求是的方法论。

如果我们不能理解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能做到客观地认识事物,不能做到实事求是,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那么我们在处理事务的过程中必然会犯两类错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哪类人更容易犯教条主义错误呢?他们通常是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不足,对普遍规律把握得好,但对特殊规律视而不见,生搬硬套理论,这样一来就不可避免犯教条主义错误。

哪类人更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呢?他们通常实践经验非常丰富,并且有成功过的经验,能够总结经验但不能总结规律,并且对理论常常嗤之以鼻,忽视了之前成功的必要条件,将不可避免犯经验主义错误。

而这两类错误归根结底就是没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论是理论功底扎实还是成功经验丰富的人,只要在处理事务的时候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都是能够做得非常成功的。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上司批评过我做事不够灵活,这里的“灵活”其本质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年的我处理事务经常不自觉地犯经验主义错误或教条主义错误。

理可顿悟,事须渐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需要刻意、反复、长期运用才能掌握。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花点时间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客观情况,分析理论和经验能否适用,能适用就干,不能适用就找能适用的方法干,这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