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的最新统计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5.66万亿元,虽然同比去年少了3.68万亿元,但是总体存量首次突破了400万亿元,达到了402.19万元。
这个存量数据是一个什么概念?我们通过几个基本概念和数据的比较,可以深入理解它的内在含义与社会经济意义。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概念
首先是要了解什么是“社会融资规模存量”?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是指一定时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余额。
从类别来讲主要包括: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投资性房地产、保险公司赔偿等。
我们从融资类别可以看到,“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基本涵盖了个人、企业和政府等各类市场主体的融资,可以说是全社会融资情况的一个总表。
400万亿的社融存量,意味着什么?
目前社融存量达到400万亿,这个数据自然是极为庞大的。但具体又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来比较几个数据。
先来看GDP数据,去年中国的GDP为126万亿元,那么社融存量是GDP的3.17倍,也就是说目前全社会的“杠杆率”超过300%。
另外一个可以从全社会融资成本角度考虑,这400万亿的社融存量,如果按照平均5个点的融资成本计息,那一年的利息支出就是20万亿元。
这里隐含了两个重要的逻辑:
一是意味着新增融资中的很大一部分,其实被用来了支付利息。比如2023年社融增量为35.59万亿元,如果利息支出是20万亿元,那占比就将近60%。
也就是说,当前的经济增长仍然由高负债支撑,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始终居高不下,社会利息负担非常之重。
同时央行或财政部门释放的大量流动性,其实被利息这个“黑洞”所吞噬,无法完全有效地起到推动经济的作用。
二是意味着全社会创造的产值和收入中,很大一部分也被利息支出所吞噬。同样假设全社会一年利息支出是20万元,那占GDP的比例也达到近16%。
相当于说,很大一部分产出因为利息支出过大而变成了“空转”,造成了经济运转的低效,也让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捉襟见肘。
经济脱困的可行路径:降债务杠杆、降融资成本
400万亿元的债务规模“泰山压顶”,让全社会都不堪重负,因而未来降低居民和企业的债务杠杆与融资成本,是释放市场活力、推动消费和投资的关键。
9月以来中央层面连续推出降准降息、降低存量房贷利息、化解地方债务等举措,对于缓释社会债务压力意义重大。
特别是以中央财政的赤字空间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和债务化解,通过中央加杠杆,为地方乃至全社会去杠杆。
如能有效落实到位,同时再配合降低个税、所得税等减税措施,下一阶段的消费和投资活力,有望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释放,促进经济回暖。
意味着400万亿的资金带动100多万亿的GDP,拉动6万多亿的增长,而且不论大小,只要喘气的人均背负2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