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为了报靖康之耻手段有多狠?拼着灭国将百万金人打到只剩10万

易梓轩丫 2025-03-26 20:54:42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事件如巨石沉海,虽历经岁月的冲刷,却在人们的心中激起无尽的波澜。“靖康之耻”便是这样一块巨石,它像一道深深的伤痕,永远刻在了宋朝的历史记忆之中,而这道伤痕背后所引发的连锁反应,更是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靖康二年(1127),这是北宋命运被彻底改写的一年。刚刚过了新年,东京城(今河南开封)却笼罩在一片凄惨的氛围之中。满城风雪,大街小巷都透着凄凉,哪里还有半点新年的喜庆景象。此时的东京城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金兵一路势如破竹,犹如离弦之箭直插东京城下,兵临城内。城中的君臣和百姓,就像待宰的羔羊,惶恐不安地等待着命运的裁决。

正月初十,这个日子对于北宋来说是黑暗的。皇帝听信了金兵所谓的“和谈”,从而做出了一个令天下人痛心的决定——从臣子家眷和皇室宗亲当中大肆搜掠少女和已经出阁的妇女,将她们作为求和的物品。就这样,哪怕是皇帝的女儿和后妃,都没能逃脱被当作货物的命运,“以帝姬、王妃一人准金一千锭,宗姬一人准金五百锭,族姬一人准金二百锭,宗妇一人准银五百锭,族妇一人准银二百锭,贵戚女一人准银一百锭,任听帅府选择”。在这种绝境之下,北宋的君臣已经被恐惧完全占据了内心,只要金兵有要求,他们就不择手段地去满足,到处搜刮宗室贵女送给城外的金兵,任其凌辱。

到了二月初五,北宋君臣再次许诺,不管金兵想要的什么女子都拱手相送。果不其然,第二天,也就是二月初六,金太宗便下诏废除徽、钦二宗,在众多大臣的面前,强行将二人身上的龙袍剥去,贬为庶人,北宋就这样宣告灭亡。国破家亡之际,几乎所有的宗室贵女和宫女都被掳进金营。那些女子在金营中遭受了惨无人道的对待,即使是怀孕的女子也不能幸免,被强行堕胎后送进金兵的帐篷里肆意凌虐。仅仅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有四名帝姬在金兵寨中被折磨致死,其中年纪最大的才十七岁。

三月二十八日,金兵在将东京城搜刮一空之后,押送着众多的女眷和君臣北上。据史书记载,金兵一共俘虏了一万四千多人,在押送途中,由于金兵的施暴,有三千多名女性不幸丧生。到达北方金国之后,北宋君臣面临的更是无尽的羞辱。徽、钦二帝、两位皇后以及其他臣子宗妇被以“牵羊礼”献给金太宗。他们被脱去衣袍,袒露着身体,身上披着羊裘,双手被皮条绑住,像羊一样跪在地上爬行,被牵到金国祖庙祭祀。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极端的耻辱。尤其是二后中的朱后,她本就因为在路上多次遭受凌辱而身心俱损,经过“牵羊礼”后,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羞辱,先上吊自缢被救下,而后又投水而死。在八年的囚禁生活中,徽宗没能熬过寒冷的金国冬天,悲惨死去;钦宗的死亡在正史中虽无详细记载,但有史料记载他是被用作马球赛的取乐工具,被乱箭射死,尸身还被马蹄践踏成肉泥。

“靖康耻,犹未雪”,这样的国仇家恨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宋人的心中。在南方的南宋,君臣和百姓虽然暂时安定下来,但复仇的火焰一直在心中熊熊燃烧。

时光流转,兴定元年(1217年)夏,距离靖康之变还不到百年,此时的金国面临着南宋频频的“不敬之举”,金宣宗下诏南下伐宋。刚开始,金国大兵在战场上确实取得了一定的胜利,斩杀宋军两万余人。这小小的胜利,让金军上下变得傲慢自大起来,他们认为南宋还会像当年北宋那样不堪一击,南宋也会再次经历靖康之耻般的灾难。然而,他们忘了,靖康之耻就像一把高悬在南宋将士心头的剑,让南宋上下时刻都不能忘记国仇家恨。

面对金兵的挑衅,南宋的将领们联合当时山东一带的汉族红袄军,带着满腔的热血和对金兵的仇恨,共同奔赴战场,士气高涨。此时,金国面临着来自西夏和蒙古的压力,而此时的南宋军队势力大增,金军在接连不断的战事中连连败北。于是,在1218年的春天,金宣宗只能向南宋求和停战。但南宋并没有就此原谅金国,坚决拒绝了求和,甚至禁止金朝使臣入境,还停掉了一直以来作为附属国上贡的岁币。

恼羞成怒的金宣宗在1219年再次发动伐宋战争,这次他兵分三路南下。但结果却大出金国意料,东路刚刚出兵就被宋军打得大败,损失惨重;中路先胜后败,最终狼狈北逃;西路更是惨不忍睹,金兵被杀三万余人,只有将领一人逃出。

天兴二年(1224年),金国在内外交困之下,金宣宗驾崩,金哀宗继位。金哀宗登上皇位后,面对西夏、蒙古和南宋三国的夹击,他主动与西夏和南宋停战,希望能从南宋获取物资来共同抗击蒙古。他还在宋金交界的地带张贴布告,宣布从此不再南侵,试图缓和宋金矛盾。可是,南宋朝中却争论不休,面对蒙古和金朝寻求合作,大臣们分成了两派。他们深知,如果联合蒙古灭掉金国,那么蒙古将会在北方形成独大的局面,到时候南宋就会直接面临蒙古的威胁。可是金国曾经灭国辱君的仇恨还在每一个南宋人的心中。在这种纠结与矛盾之中,南宋在绍定五年(1232年)冬月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当时蒙古主动派使臣前来南宋商谈合作,希望能够从南宋借道去共同灭金。宋理宗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力排众议,选择联蒙抗金。这是一个风险极高的赌注,南宋知道这柄利剑最终可能会刺向自己,但在国恨家仇面前,他们决定孤注一掷。

在金国这边,最初得知南宋与蒙古合议时,金哀宗还觉得不足为惧,他甚至轻视南宋的士兵。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蒙宋联军的攻势如同排山倒海一般,势不可挡。九月,金哀宗派遣使臣到南宋乞求粮食并寻求和谈,此时的金朝已经在蒙古军和宋军的夹击下摇摇欲坠,城池不断失陷,曾经繁华的汴京城也被攻破,金哀宗只能无奈地逃离汴京,北渡黄河。

原本金军打算迎接金哀宗进入蜀地,凭借蜀地的雄厚财力来谋求复国,但南宋大将孟珙率领士兵连续攻克城镇,让金兵死伤惨重。在马蹬山一战中,孟珙更是大败金将金仙,七万金军命丧于此,金哀宗逃亡蜀地的希望彻底破灭,最终被困在蔡州。

1233年九月,孟珙率领的南宋军队与蒙古军队抵达蔡州城下,将蔡州围得水泄不通。此时的金军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联军围城之下,蔡州城中断粮三个月,士兵和百姓只能靠啃食树皮、磨碎人畜骨为生。而曾经跟随金哀宗逃亡的金国妇孺早就被当成累赘丢弃,在途中死去,蔡州城里只剩下绝望的君臣和士兵。

金哀宗不愿落得个亡国之君的下场,于是下诏传位给宗室子弟。然而,就在禅位之礼即将举行的时候,城内忽然响起厮杀声。原来蔡州城南已经竖起了南宋的旗帜,金哀宗无奈之下自缢而死,死前还留下遗言让臣子烧掉自己的尸体。蔡州一战,金军全军覆没,臣子也都战死,剩下的妃嫔更是遭受了曾经北宋宗室贵女们的悲惨命运,饱受凌辱。虽然金哀宗死后,他的尸体没有被如他所愿焚毁,反而被攻入殿内的孟珙一分为二,大部分尸体被带回南宋送到祖庙祭祀先祖,尸骨也被永远地埋在了大理寺囚禁犯人的牢狱之下。

“君子报仇,十年未晚”,在靖康之耻过去百年之后,南宋终于为北宋一雪前耻,但就像唇亡齿寒一样,金朝的灭亡最终导致了南宋的灭亡。南宋这一孤注一掷的决策究竟值不值得,也许只有当时的南宋君臣心里最清楚。这一场跨越百年的恩怨纠葛,反映了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与民族间复杂的矛盾关系,以及仇恨、复仇、机遇与风险之间的博弈。

每一个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靖康之耻就像一颗种子,在南宋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促使南宋做出了联蒙抗金的决定,进而影响了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南宋在这场复仇之战中的孤注一掷,既是出于国恨家仇的正义之举,也是一种充满风险的赌博。而这整个过程中,无数鲜活的生命,无数的悲欢离合,都被历史的浪潮所淹没,只留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供后人评说。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