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在看这些耸人听闻的东西?”是我的老朋友李志,他笑着在我对面坐下。
“可不是嘛,”我放下手机,“现在这社会,结婚好像成了一种冒险。”
“冒险?倒也不至于,”李志慢悠悠地喝了口咖啡,“关键在于你是否做好了准备。”
我想起表弟小军,恋爱三个月就闪婚,如今天天在朋友圈抱怨鸡毛蒜皮的琐事,后悔不已。我便把小军的故事讲给李志听。
“这就是典型的没准备好就上车的例子,”李志摇了摇头,“婚姻可不是儿戏,它需要经营,更需要准备。”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认识一对夫妻,恋爱时如胶似漆,可结婚不到一年就闹离婚。原因很简单,男方工资不高,却喜欢大手大脚,婚后经济压力巨大,两人为此争吵不断。女方受不了,提出了离婚。”
“所以说,经济基础很重要?”我问道。
“当然,”李志肯定地说,“这就好比盖房子,地基不稳,楼房再漂亮也迟早会倒塌。现在很多年轻人,自己都养活不了,就想着结婚,这不是给自己挖坑吗?你看,现在养个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至少需要50万,这还不算其他的开销。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怎么支撑一个家庭?”
我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除了经济,还有什么呢?
李志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继续说道:“我还有个朋友,事业有成,收入不菲,可婚姻却是一塌糊涂。他总把自己当成孩子王,家里的事一概不管,妻子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身心俱疲。妻子忍无可忍,选择了离开。”
“这又是为什么呢?”我追问道。
“心智不成熟啊!”李志叹了口气,“结婚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还意味着责任和担当。一个男人,结婚后就是丈夫,是父亲,是一家之主,需要扛起家庭的重担。如果他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遇事只会逃避,不懂得体谅和照顾家人,那这段婚姻迟早会出问题。”
我点点头,想起大学同学阿强,结婚五年,和妻子一直很恩爱。他不仅工作出色,还主动承担家务,照顾孩子,是大家眼中的模范丈夫。
“阿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我说道,“他不仅经济条件好,而且成熟稳重,懂得照顾家庭。”
“没错,”李志赞同道,“除了经济基础和心智成熟度,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对婚姻的认知和准备。很多人结婚是因为年龄到了,或者被父母催婚,根本没想过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婚姻,结果婚后发现和另一半格格不入,后悔莫及。”
我深有感触,想起邻居老王,当年为了完成父母的心愿,草草结婚,结果婚后和妻子矛盾不断,最终以离婚收场。
“所以,结婚前一定要想清楚,”李志总结道,“你是否真的了解对方?你们的性格是否合适?生活习惯是否相容?对未来的规划是否一致?这些都需要时间去考量,而不是被一时的激情冲昏头脑。”
“那你说,到底什么时候结婚最合适呢?”我终于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
李志笑了笑:“没有标准答案。关键在于你是否做好了准备,是否找到了合适的伴侣。有些人二十多岁就结婚了,生活幸福美满;有些人四十多岁才找到真爱,也一样过得很幸福。重要的是,你要明白婚姻的意义,承担婚姻的责任,用心经营你的家庭。”
夕阳西下,咖啡馆里的灯光渐渐亮起。李志起身准备离开,临走前,他拍了拍我的肩膀,说道:“婚姻就像一棵树,需要两个人共同浇灌,共同呵护。只有根基牢固,枝繁叶茂,才能结出幸福的果实。”
我望着他离去的背影,陷入了沉思。婚姻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用爱去守护。只有当我们真正做好了准备,才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