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率500多解放军强势进驻香港的熊自仁少将,资历很不简单

靖观新视角 2022-12-22 10:15:18

香港回归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意味着自晚清以来中国身上背负的屈辱又被洗去了一件,这个结果其实很不容易。

在正式回归前,英国还想方设法搞了很多小动作企图阻挠,邓公一句“中国人穷是穷了一点,但打仗是不怕死的”将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吓了个踉跄,最终让回归顺利进行。

为了确保主权及社会稳定,香港回归的当天,解放军驻港部队司令员刘镇武少将、第一政委熊自仁少将率领五百多名解放军进驻香港,开始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这两个职务的人选非常重要,往高了说那是涉及到中国的国家形象,所以中央在任命时也非常慎重。

刘镇武本是42集团军军长、是从陆军集团军的军事主官中层层选拔出来的,但熊自仁却本是广西军区政委,属于二线守备部队,并没有像司令员那样经过陆军集团军政治主官的仔细筛选,为何中央会如此他呢?

其实看过熊自仁的经历就能找到答案,他的人生非常励志!

熊自仁1943年出生于湖北监利,下面还有三个弟弟。他的父亲熊福德是个小生意人,家庭条件并不怎么好,要养这么一大家子很不容易。

到了1956年,父亲生了重病,三个弟弟也正是读书花钱的时候,家里的经济情况非常紧张。当时熊自仁的成绩很好,父母不忍心他就此辍学,便商量着将老三送给别人,以此供熊自仁继续读书。

可熊自仁得知后哭着祈求父母,说不要把弟弟送出去,自己愿意出去打工减轻家里负担。

手心手背都是肉,父母其实也难以抉择,在熊自仁的一再要求下,弟弟最终还是留在了家里,而熊自仁就开始了艰难的谋生之路。

一开始熊自仁就在外面帮人割草换点微薄的苦力费,后在人的介绍下,进入了供销社办的包子铺帮工,每月都能有10块钱补贴。虽然不算多,但总算能让家里好过一点。

1958年,全国兴起了大办工业的热潮,熊自仁与同乡好友一起报名参加了铁道部大桥局招工,当他们千辛万苦到达广州总部时,熊自仁却被身高1.5米的要求给卡住了。

由于家里没什么余财,15岁的他在营养方面没跟得上,只有1米47,所以招工的同志就让他回去。好在熊自仁有一颗不服输的心,他挺起了胸膛说:有没有志气难道只看身高吗?我虽然现在矮了一点,但我也可以做很多事,我的臂膀很结实,什么苦活都能干。

招工的同志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觉得这个人很有胆色,便让他写几个字来看看,如果写得好可以破格录用。

熊自仁曾经读书成绩优秀,写字什么的自然也不在话下,他挥笔直书毛主席的诗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字好,志更高,招工的同志当即同意了。

其实从这里就能看出熊自仁与很多人的不同,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敢为自己争取!

随即熊自仁成了广州铁道部大桥局的一名电焊工,参与了珠江大桥的建设,他很珍惜这个机会,学习电焊比谁都要认真,因此第二年局里面的领导让他去读了一年技校。学成回来后更是成了一位“明星”。

他的表现得到了大桥局上下一致认同,因此被选中出席全国青年技工先进事迹代表大会。

在这次会议上,熊自仁见到了朱德朱老总。朱老总作为国家领导,跟这些先进代表们一一握手,这让熊自仁感觉到无比的温暖。

之前只在报纸、广播里听过看过朱老总的事迹,本以为会是威严无限的将军,没想到亲眼见到却是如此亲切,这让熊自仁内心震荡不已,由此开始非常渴望成为像朱老总一样的人。

1962年,蒋介石在台湾省不断叫嚣所谓的“反攻”,熊自仁便以电焊工的身份参军,想要保家卫国。他在部队中做的事很多,除了军事训练外,还要进行工程建设,同时他有知识基础,多次被指定编写英雄人物故事。

这样一位多方面人才,受到表扬的次数也是非常多,慢慢地职务也得到了提高,到1979年时,熊自仁已是团级干部。

1979年2月,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熊自仁参与了此战,他率工作组随前卫团上前线,与战士们同甘共苦。

在战斗中,身旁不时有战友中弹牺牲,他的雨衣、水壶都被子弹击中过,但他没有畏惧,依然率部冲锋在前,一次战斗中他们直扑敌方指挥部,缴获了大量越军的武器,为胜局奠定了重要基础,因此荣立下三等功。

值得一提的是,熊自仁后来的搭档、解放军驻港部队司令员刘镇武也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并且在此战中多次立功,被提拔为了军参谋长。

两人同在尸山血海中走过,后来又并肩在战斗在看不到硝烟的战场,这也是一种极大的缘分啊!

熊自仁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还做了一件很厉害的事——利用战斗间隙写出了大量前线战报,包括一些英雄的事迹、战场的感人瞬间等等。能打,能做政治工作,还能搞宣传,如果是在建国前的革命队伍中,他的成就一定能更大!

香港是在1997年回归的,但是早在1984年中英两国就已签订了联合声明,之后又在一些细节上进行了陆陆续续的谈判,而驻港部队,中央1993年初便开始了组建,为的是交接时能有条不紊、不出差错。

因为“一国两制”,香港的地位是比较特殊的,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关键窗口期,驻港部队的形象特别重要,这支部队的两位首长人选也特别重要。中央经过慎重考虑后,确定由刘镇武来担任司令员,熊自仁来担任政委。

刘镇武一直都是优中之优,1963年全军推广郭兴福教学法时,他就是所在部队郭兴福教学班的班长;1964年在广州军区的比武中,他率尖子班夺得冠军;

后来又在全军分片比武中夺魁......总之,从士兵到军长,他在同级中一直都是最耀眼的那个,被选中理所应当。

熊自仁同样也有很多闪光点,出生在旧社会,到了新中国后靠自己的努力成长为高级军事干部,能打仗,还善于宣传,届时到了香港这个国际大舞台,也能适时展现我国、我军的风采。

两人上任后,当即提出了“使命重于泰山,纪律重生命,形象代表国威军威”的口号,每天都在刻苦训练,为的就是最重要的那一刻!

1997年7月1日,500余名先遣驻港部队士兵在熊自仁的带领下进入香港,顺利完成交接仪式,当五星红旗飘扬在香港上空时,无数国人热泪盈眶,这一刻,我们等了太久太久!

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刘镇武调任为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熊自仁便担任了解放军驻港部队司令员,他开了司令员、政委轮流当的先例,也算是创造了历史。

2000年熊自仁被授予中将军衔,3年后平调为南京军区副政委,最后也在这个职务上退休。他是草根逆袭的典范,也应了那句话:是金子总是会发光。

9 阅读:2036

靖观新视角

简介:做具影响力的泛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