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张万年访美时,美陆军司令突然抱住他大喊:可算把你抓到了

靖观新视角 2022-12-26 16:13:31

1998年,中美双方的关系终于在双方的努力下缓和,需要进一步深入的友好交流,而正巧美国总统克林顿因为和秘书莱温斯基的事件焦头烂额,急需作出更大的政治成绩来转移注意力。

于是1998年9月份,我国著名军事将领张万年应美国国防部长科恩邀请,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了美国。

但是当张将军一行人来到美国佐治亚州本宁堡陆军基地访问时,在这样严肃的场合中,一个美方军官突然一下子窜上来,一把抱住张万年并且激动地说道,“我今天可算把你抓到了!”

这位美方军官名叫沙利,他的这一举动让在场所有人员都吓了一跳,张万年虽然知道外国人热情,但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还是有些不自在。

而沙利注意到周围人脸上都不自在,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稍微出格了,赶紧放开了张万年将军。

那沙利见到张万年为何会这么激动?张万年又是怎样对他产生影响的呢?

“想活一万年的野心家”

陈赓曾经拿张万年的名字开过这样一个玩笑,“你小子,是个野心家啊!想活一万年!”。

这话虽说是个玩笑,可是身在政界里的人如何回应还是需要一些学问的,毕竟“一万年”可不是随随便便说在谁身上的。

答的唯唯诺诺了一点,显得你恭维领导,不仅显得思想陈腐,而且会让人觉得你办事只会止步于领导命令之前,不敢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任何改动。

答的过于大气磅礴,诸如“我何止能活一万年……”此类的,会给人一种虚浮,办事会托大,不脚踏实地的感觉。

而当张万年听到陈赓大将跟他开的这个玩笑时,多余的言语一句没有,只是爽朗的大笑起来,既不谄媚又不失将领风范。

陈赓

这件小事发生在1955年,当时彭德怀、陈赓和黄克诚等一众将领奉上峰指令组成调查小组,视察全国的国防工作,当他们来到驻扎广东的第四十一军时,四十一军的军长王东保拉来了战场上以“不怕死”出名的张万年来壮胆。

因为彭老总向来说话心直口快,也是众人所熟知的,而王东保害怕被彭老总批评的颜面无存,就让当时任职团级参谋的张万年,和自己一起陪同着领导视察军队事务。

当时张万年虽然是团级干部,但是对战役规划和部队部署等方面却是一位饱经沙场历练的老将,在回答彭老总的问题时,比王东保更驾轻就熟。

王东保

就结果来看,王东保这一举动非常正确,张万年对彭德怀的问题对答如流,令彭德怀非常满意,王东保不仅为自己挣到了面子,也让张万年这个好苗子得以显露才华。

同行而来的陈赓则对张万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事后,陈赓来到了张万年的办公室,向张万年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张万年如实答复,“张万年。”

随即,有了陈赓对张万年想要活一万年野心家的调侃。

张万年素来听说陈赓地性格开朗幽默,索性大笑了起来,不卑不亢。

正因为如此,两人虽然年龄相差二十多岁,却很快成为了亲密的好友。

陈赓又问到,“你是团级的参谋,还是营级的参谋?”张万年回答是团级,之后,又远赴苏联留学过。

而读书能不能长本事陈赓是非常清楚的,尤其是当陈赓从朝鲜战场归国之后,他认识到了培养新一代军队是非常重要的,于是开始了筹办哈军工的工作,迫切的希望能为国家培养一批新的军事人才。

之后,张万年虽然没进入哈工大,但是却被破格准许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深造。张万年勤勤恳恳的在学校读了三年的书,弥补了年少时知识匮乏的遗憾。

毕业之后的张万年任职第四十一军367团的副团长,367团就是著名的“塔山英雄团”,当年和张万年一起经历过那场“塔山阻击战”的战士们,都在这个部队里。

而张万年一直对陈赓心存感激,他在晚年时回忆道,“没有陈赓大将或许就没有我的今天。”

时间来到1979年,被陈赓大将看中的张万年终于等到了他施展拳脚的时刻。

这一年,越南忘恩负义,时常在边疆挑衅我国,中国在屡次警告越南无效后,被迫开始了对越南的自卫反击战。

沙利和张万年的缘分就发生在越南,但并不是在这一次的自卫反击战中,而是在不久之前,美越之间爆发的越南战争。那当时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美国将领冷枪放歪,几十年后内心依然遗憾

对越自卫反击战时,张万年已经是著名的铁军师,43军127师的师长,当时中央首先就派出了张万年和其所属的127师部队,是希望能在战争的开始,快速打开局面,以掌握在战场上的主动性。

可为什么选择张万年呢?这是因为他是众多将领中少有的有着在越南作战经验的人员。

1954年7月,国际社会签订了《日内瓦协议》,其中就有个关于当时越南内乱的规定,以北纬17度线为临时军事分界线,在协议规定的时间内由越南自主进行选举,实现一个国家的和平统一。

但1955年,美国公然违反《日内瓦协议》的精神,以遏制“共产主义扩张”为借口,在越南扶植亲美政权和极右翼势力,意图策动越南南部,老挝、柬埔寨等建立东南亚条约组织,阻挠三个国家的和平统一。

而为打击美国傀儡政权,反对美国的霸权,越南人们展开了武装斗争。眼看越南把伪政权打得节节败退,1961年,美国竟然直接派出军队进入越南,越南战争爆发。

当时,我国为了保卫国家南部边境的和平稳定,同时支援国际社会主义事业,决定支援越南。

当时美国一次次对越南战场增兵,越共方面力有不逮,以至于失去了溪山这个咽喉之地。因为溪山扼守着军事要道——胡志明小道,是越军的生命补给线。

而在越南多轮进攻无法夺回溪山的情况之下,越南共产党向中国提出了军事援助的请求,恳请中国派出军事专家指挥作战。

张万年就是在这个时候进入了越南战争的战场,然而,越战的情况并不比我国所经历的任何一个战役轻松。

当张万年到越南时,不仅处于国内战场司空见惯的后方补给不足、缺少空中力量的情况,还要冒着大地上到处都藏着地雷的风险,此外,当时的越南疟疾肆虐,更是成为了部队的大麻烦。其中,大量士兵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败给了病魔,白白消耗了众多的战力。

当时和张万年一同进入越南境内的还有同行的九名专家,进入越南不久,就有几位病倒了,即便如此,张万年依旧深入作战一线,和北越部队一同穿梭在越南的深山密林之中。

而经过张万年等人的冒死勘察,充分的了解了战场形势和地形,并根据对美方排兵布阵的调研结果,总结了美军的作战特点。

然后结合越共的实际情况,给出了一份科学严谨的作战方案,最终协助越共成功夺回了溪山,赢得了溪山战役。

至于,美军则被打的措手不及,连自己怎么失败的都不知道,最后在派出了间谍之后,张万年等人的详细情报被美方所获,自然也包括张万年的照片。

至此,美军对张万年可谓是恨之入骨。而为了报仇和以绝后患,美军布置了对张万年精密的暗杀计划。

之后,美军截获了张万年要途经九号公路去视察战场的情报,当即派部队埋伏在这里。

而张万年因为一直都是身先士卒,所以有关战场形势上的事宜都是亲自过问的,所以他真的随小股部队途径九号公路,但是快要进入美军埋伏的时候,张万年的车队竟然停了下来。

原来张万年一路手里都端着地图,沿路又观察了路边的地形,在越来越接近美军时,他发觉这是个特别适合埋伏的地点。

多年的作战经验在这时让他不自觉地警惕起来,他马上发出命令,让队伍就地寻找掩护。

埋伏的美军惊慌了,不知道是自己的布置哪里出了问题,正在疑惑张万年到底有没有看出来埋伏时,一名美军突然发现了张万年,他见过张万年的照片,肯定自己不会看错。

随即他下令开枪,自己第一时间瞄准了张万年,将第一发子弹射了出去。

而张万年在枪响之前就赶紧躲进了掩体之后,子弹擦着他的背后掠过,凶险万分。随即,他组织部队反击,在越南密林中和美军互相射击。

而美军看怎么也吃不下张万年的队伍,也奈何不了张万年本人,随即撤退了,至于那名打出第一枪的士兵就是沙利。

二赴越南又成目标

1979年,因为张万年有着丰富的越南战争的经验,所以被中央委以重任,率领127师出征越南,打响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首战。而127师是有着众多光荣历史的部队,它的前身是叶挺独立团和中农红军第四军。

这个部队中一共走出了5为元帅、7位大将以及330多位将军,在中国战争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说是中国革命历程上一支很重要的部队,有着“铁军师”的美誉。

而张万年将当年参与越南战争积累下来的经验,详实的分享给了整个部队,包括了越南的山川地貌和越南部队作战的特点。

让全师官兵做到了知己知彼,所以在踏上越南战场之后,127师连战连捷,使得越南方面无计可施,最后恼羞成怒,思想变得和当年美国一样,把这一切的失利全部归结到张万年身上。并制定了针对张万年个人的作战计划。

当时,越南方面放出豪言,要活捉张万年。但是张将军并没有被敌军的气势吓到,在战场依然身先士卒。

之后,越南人真的组建了一个个特工小队,专门袭击解放军军官,首要目标就是张万年。

当时,127师行至越南谅山禄平县,一支由三人组成的越南特工小队凭借熟知本土地形的优势,趁夜悄悄潜伏靠近了127师部队。

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偷袭师部指挥,挫败解放军对禄平县的攻势。只见他们低伏着身子,悄悄地接近了指挥车驾,正当要拉开车门行刺的瞬间,巡逻岗哨突然发现了他们,当即将枪口对准了这三个特工,并喊话让他们投降,放下枪。

这三人本是亡命之徒,见事迹败露,竟然丧心病狂了起来,不顾对着自己的枪口,端起手中的冲锋枪,对着车子一通乱射。

子弹打在车子的铁门上,乒乒乓乓的直蹦火花,巡逻队的士兵见状也扣动了扳机,中弹的特工丝毫不在意自己身上的伤势,忍着剧痛仍朝着车里倾泻子弹。

顷刻间,车子后排座的门都被打穿了,最后三个特工被尽数击毙。谁知,不远处还有负责观察的越南侦察兵,见此情形赶紧进行了上报。

没过多久,越南的电台便大肆地造势,说是越南部队成功击毙中国解放军“铁军师”127师的师长,想要以此动摇解放军的军心。

当时43军的军长诸传禹也收到了这个消息,急忙给127师去了电话。消息肯定是假的,因为接电话的正是张万年本人,他哈哈大笑了起来,“首长你还不了解我吗?在战场上我能躲在车里坐着?我的指挥所就在离前线一百米的地方。”

谁知,诸传禹听了他的话更生气了,“来越南时怎么说的?作战条例上又是怎么说的?你把指挥所放这么近,真的想被敌人活捉当俘虏吗?”

张万年这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因为正处于对越反击战初期,他与前线军官一起指挥战斗不仅是为了提振军队的士气,更是发挥自己越南作战的经验优势,尽快使得部队指挥官能够掌握战场局势。

这样才能尽快使军队在战场上建立优势,毕竟部队出境作战,这样做才能使部队在最短的时间内熟知当地情况。

的确在后来的战场上,张万年的做法得到了验证,我军的确以最快的时间补足了出境作战的不足之处。

美国访问与故人亦敌亦友

时间来到了1998年,逐渐强大起来的中国让美国不能继续轻视下去,逐渐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当张万年应美方邀请到了美国访问时,不仅受到了隆重的欢迎,还遇到了昔日战场上的敌人——沙利,沙利突如其来的拥抱吓坏了在场的一干人等,何况他嘴里还喊着,“总算抓到你了!”

对此,张万年起先也是吃了一惊,但是看到眼前的人是美军陆军司令,马上又恢复了当年陈赓拿他名字开玩笑时的爽朗,哈哈大笑了几声说道,“想抓我的人可多了,你可不是第一个失败的。”

张万年说完,在旁的众人才放下心来,两位昔日的对手也会心一笑泯恩仇。

任何一个国家的地位都是需要实力来奠定的,而实力就需要像张万年将军这般的将领来体现。

7 阅读:1769
评论列表

靖观新视角

简介:做具影响力的泛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