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军和180师一样,也差点被美军包围,秦基伟咋把部队带出来的

伩蕊历史加油站 2025-01-08 13:09:22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心飞扬

编辑|t

引言

1951年五月的朝鲜战场,硝烟弥漫,形势急转直下。就在180师陷入敌人三面围困几近覆灭时,邻近的15军却全身而退,甚至在芝浦里硬生生顶住了美军10天的猛烈进攻。

这场战役后,彭德怀动情地发来电报,赞扬秦基伟功不可没。你知道吗?关键时刻,决定胜负的竟然不是战士的刺刀,而是冷静的指挥和一台缴获来的报话机!

这背后还有什么精彩操作?今天咱们就来讲讲秦基伟如何从绝境中挽救全军的故事。

180师:一场悲剧

1951年5月的朝鲜战场,是一个充满绝望与牺牲的舞台。在撤退阶段,180师的悲剧逐步展开。那一天,180师接到命令,要在北汉江以南坚守3到5天,为其他部队撤退争取时间。

这听起来是一次普通的阻击任务,但背后的复杂局势,却让他们踏上了不归路。5月23日的傍晚,180师刚从阵地撤下准备转移,军部紧急下令他们返回原地,重新布防。

没人知道,这是一场生与死的赌博。当时,180师的士兵已经连续作战多日,粮弹匮乏,通讯设备受限,部队与指挥部的联络极为困难。

与此同时,美军已经利用装甲部队从左右两翼包抄,迅速形成合围之势。战场上的失利往往源于一步错棋。24日,美军坦克和步兵快速推进,180师的防线出现裂缝。

尽管士兵们浴血奋战,但物资和兵力的极度劣势让他们无法支撑更久。军部再次下达命令:立即向北突围。然而,这时的180师已经被分割包围,突围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那一夜,师长下令分路行动,尝试冲出敌人的包围圈。但混乱的战场上,一些部队走错了方向,有些士兵因为饥饿和疲劳而掉队,甚至有人被敌人追击至山中孤立无援。

最终,180师在三面合围中彻底溃散,损失惨重。这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最惨痛的一次失利。

撤退命令的“抢跑高手”

而紧邻180师的15军, 在许多人还在观望的时候,就做出了撤退的决定。秦基伟靠的不是运气,而是敏锐的军事直觉。他知道,撤退和防守都是争分夺秒的事。

如果拖一分,就可能错失良机。他果断命令部队在美军完成包围圈前立刻行动,为了抢占时间,他甚至比上级命令早了一天。

撤退的场面很有戏剧性。15军的参谋长张蕴钰带着勤杂分队,从一堆看似没用的辎重中挑出几件“真正重要”的装备,什么破烂板凳、沉重箱子,统统丢掉。

他边走边喊着:“人齐了没?东西收拾完了?全员跑步,立刻走!”在那个黑暗的夜晚,部队像一条灵活的泥鳅,快速离开了原地。

信息时代的“无线奇迹”

在通信设备还极为有限的年代,指挥一支大部队撤退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此时,十五军的“秘密武器”——一批从国民党军队缴获的通信设备派上了用场。

秦基伟做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把这批报话机全部投入使用,每一个团长都必须亲自接到他的命令,路线、时间、注意事项都要一一确认清楚。

那时候,很少有将领有这种耐心一个个地进行确认。有人建议他让师长往下传命令,但秦基伟一口否决:“这种时候,不敢赌,一次性说清楚最重要!”

当他拿起报话机对某团长喊出最后一句“快撤,不用理后面的断后部队”,报话机另一头只回了一声“收到,明白!”短短四个字,却让整支队伍的节奏如精密的齿轮般咬合无误。

事实证明,这个“笨办法”拯救了十五军。在敌人逐步逼近时,各团在撤退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完整的建制,没有出现任何混乱。

部队如同一条蜿蜒的长龙,虽然艰难,却稳稳地向北推进,这一幕和180师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因通信不畅,部队一度陷入无序,最终导致了成建制的溃败。

困局中的“守与攻”

芝浦里的防御战堪称十五军的救赎之战。当部队转移到芝浦里时,这片区域的情况已经岌岌可危。

天上有敌军飞机轮番轰炸,地上则是几十辆坦克在猛攻山头,而志愿军的两个师因连续作战,体力几近枯竭,弹药和粮食也已经到了匮乏的边缘。

更令人绝望的是,士兵们连草根都吃光了。有人甚至从马粪里翻出几粒没消化的豆子,洗洗后吃下去。有一个连队抓到几只野兔,煮了一锅汤,却连盐都没有。

但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有放弃坚守阵地的使命。角屹峰的战斗尤为惨烈,每一块阵地几乎都在反复易手。

那天夜里,敌人的突袭打破了临时阵地的平静,坦克轰鸣,弹雨横飞,几乎让士兵们无处藏身。

就在这生死存亡的一刻,一个名叫柴云振的战士从掩体中跃出,他扛着反坦克火箭筒,一发精准命中敌军坦克,直接让敌人的进攻停滞了十分钟。

这短短十分钟,为部队争取了重新布防的时间。柴云振后来被评为一级战斗英雄,成为这场阻击战中的标志性人物。

战斗结束后,15军的两个师在极度劣势中顶住了敌人的疯狂进攻,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他们以伤亡1200余人的代价歼灭了5000多名敌军,取得了芝浦里阻击战的胜利。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秦基伟的临危不乱和果断指挥。

朝鲜战场的第五次战役,是一场考验指挥艺术的硬仗。在这场战役中,180师的失败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教训,而十五军的成功却让人看到智慧和执行力在战场上的重要性。

正是因为秦基伟的果断决策,十五军才能从包围圈中脱困而出,并在绝境中打出一场漂亮的阻击战。

有时候,战争的胜负并不完全取决于兵力,而是决策者的判断力和执行力。秦基伟用一台报话机、一群勇敢的战士,书写了一个堪称经典的军事案例。

对于他来说,胜利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战场,而在于对那些仍坚守信仰的人的尊重和承诺。

参考资料:

180师:六十年,一口气.中华读书报.2015-09-23

0 阅读:1